【浦东新区招商】上海自贸试验区深化一带一路服务新机制

所属地区:上海-浦东新区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31日
上海自贸试验区深入推进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战略部署,聚焦制度型开放创新,构建多领域合作载体,有效促进了区域互联互通和双向投资合作。通过搭建国际合作平台、优化跨境服务机制、畅通贸易投资通道等举措,显著增强了自贸区的招商引资功能和全球资源配置能力,为中外企业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提供全方位支撑。
一、搭建高标准国际合作平台体系
2023年上海自贸试验区启动建设全球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联合德国、美国等国际权威机构及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等国内技术机构,构建"一次检测、多国互认"机制。该平台已覆盖沿线国家70余项产品准入标准,累计签发国际互认证书逾万份。同步设立的技术贸易措施企业服务中心建立动态预警数据库,涵盖沿线54个国家技术法规更新,月均发布风险提示60余项,有效帮助企业规避贸易摩擦风险。
二、创新制度型开放先行先试机制
自贸区实施全国首份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在专业服务、金融服务等8大领域推出48项开放举措。2023年推出的"离岸通"平台整合海关、外汇等14个监管部门数据,实现离岸贸易电子单证闭环管理,季度业务规模突破百亿元。通过建设国际法律服务中心,引入12家国际仲裁机构,建立涉"一带一路"案件绿色通道,案件平均审理周期缩短35%。
三、强化金融枢纽支撑功能
建立"一带一路"投融资服务中心,创设跨境人民币创新业务试点。2023年上线"丝路汇"跨境支付系统,支持沿线18种货币直接清算,单日处理能力达十亿元级别。创新开展国际银团贷款、供应链金融等业务,年内为基建项目提供融资超五百亿元。建立外债便利化额度试点,惠及企业三百余家。
四、完善陆海空立体联通网络
建设国际中转集拼中心,创新"海铁联运"+"电子围网"监管模式,2023年中转效率提升40%。开通贯通欧亚的"空中丝绸之路"货运航线,周均执飞60余班次。联合港口集团打造数字化航运平台,整合全球60个港口作业数据,船舶在港时间缩减28%。建设冷链物流枢纽,实现东南亚水果48小时直达华东市场。
五、构建产业协同发展新格局
建立国际产能合作促进中心,打造"两国双园"合作范式,已在东南亚国家建成3个境外经贸合作区。设立科技创新联合基金,推进北斗导航、5G技术在沿线国家落地应用。2023年启动中医药国际标准化基地,推动23项中药标准纳入沿线国家药典。通过建立跨境产业链"链长制",促进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产业深度融入全球价值链。
六、深化人文交流合作机制
建设"一带一路"技术转移中心,促成国际联合实验室15个。实施"新丝路"人才计划,累计培养技术标准专业人才千余人次。创新国际职业资格互认模式,完成12类职业资格比对。建立公共卫生合作机制,实现56种传染病数据实时共享。
该系列改革创新举措推动上海自贸区形成"平台+通道+机制"三位一体的服务体系,2023年实现对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长13.8%,新设外资项目中涉及共建国家占比达34.5%。随着国际检验检测互认机制、离岸贸易枢纽等重点项目持续深化,自贸区正加速建设成为连接国内市场与国际规则的战略支点。

上海浦东新区产业园区

上海浦东新区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上海浦东新区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获取园区招商政策资料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