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软件园携手上海联通打造NB-IoT智慧园区标杆
软件产业
所属地区:上海-浦东新区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08日
作为上海市数字化转型的重点招商引资项目,浦东软件园与上海联通合作建设的窄带物联网智慧园区近期取得阶段性成果。该项目通过NB-IoT技术实现全域物联感知,成为国内首个运营商级商用智慧园区示范案例,为产业园区智慧化升级提供可复制的解决方案。
一、技术创新驱动园区管理效能提升
浦东软件园自2023年起全面部署NB-IoT智能终端系统,覆盖停车、安防、环保等九大核心场景。相较于传统物联网技术,NB-IoT具备广覆盖、低功耗、大连接等特性,单基站可支持超过5万个终端设备。在智慧停车场景中,园区采用地磁传感与智能地锁组合方案,使车位周转率提升40%,高峰期寻位时间缩短至3分钟内。
二、全景协同中心构建数字孪生体系
通过整合13个异构子系统数据,园区建成可视化指挥中枢,实现16000个物联节点的实时监测。该中心可动态分析环境温湿度、水质指标等数据,2024年试运行期间成功预警3起潜在安全隐患。在消防管理方面,智能烟感系统将报警响应时间压缩至15秒,较传统模式效率提升80%。
三、生态化应用场景持续拓展
除基础设施智能化外,项目还探索人员定位管理等创新应用。通过佩戴NB-IoT工牌,可实时掌握园区内人员分布,在应急疏散时提供最优路径规划。智能井盖监测系统已预防多起管道异常事件,维修成本降低60%。这些实践为长三角地区智慧园区建设提供了技术验证样本。
四、标准体系输出赋能行业升级
该项目的实施形成《智慧园区NB-IoT设备接入规范》等5项技术标准,其中3项已被纳入上海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指南。浦东新区计划2025年前推广该模式至20个重点产业园区,预计带动相关产业链投资超50亿元。
目前,浦东软件园已吸引30余家物联网企业入驻形成产业集聚,其经验正通过长三角一体化机制向周边城市复制。这种"技术+场景+生态"的创新模式,为城市数字治理提供了可量化的实践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