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新区招商】央地融合平台助力上海打造全球资源配置新高地
所属地区:上海-浦东新区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31日
上海通过招商引资新举措推动央地协同发展迈入新阶段。近日,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央地融合发展平台在浦东世博地区正式启动,标志着上海在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促进央地资源整合方面取得重要突破。该平台将聚焦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全球要素资源配置优化等关键领域,为上海"五个中心"建设注入新动能。
一、构建央地协同发展新机制
作为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重要实践,该平台首批吸引24家中央企业参与,涵盖能源、装备制造、金融等多个领域。平台创新采用"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模式,通过建立常态化对接机制,打破传统条块分割,实现产业链上下游资源高效整合。在平台框架下,相关部门已联合出台配套支持政策,包括跨境资金便利化、高端人才引进等专项措施。
二、重点领域合作取得实质进展
启动仪式现场签约的六个重点项目具有显著示范效应。其中,航空产业领域将设立专业化金融机构,助力国产大飞机产业链完善;海洋工程领域聚焦绿色船舶技术研发,推动环保装备全球化布局;核能应用方面设立专项基金,促进军民融合技术转化。这些项目均选址世博片区,将形成产业集群效应。
三、双向赋能服务国家战略
对内功能方面,平台重点推动央企技术优势与地方市场资源结合,已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领域形成20余个合作意向。对外功能突出"一带一路"节点作用,通过建立国际商务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沿线国家投资政策、法律咨询等一站式服务。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央企业在沪跨国经营指数年均提升约15%。
四、制度创新释放改革红利
平台将率先试点跨境数据流动、国际职业资格互认等开放政策。在金融支持方面,探索建立央地联合的产业投资基金运作模式,目前已储备30余个优质项目。营商环境优化方面,推出"一企一策"精准服务机制,缩短重点项目落地周期约40%。
五、空间载体优化产业布局
世博片区作为核心承载区,重点规划建设央企总部集聚区、跨国研发中心区等功能板块。区域内配套建设国际人才社区、跨境贸易服务平台等设施,形成"15分钟创新生态圈"。预计未来三年将带动相关领域投资超500亿元。
该平台的建立是上海落实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通过创新央地合作模式,既增强了本土产业链韧性,又提升了全球资源调配能力。随着更多实质性合作的展开,上海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战略支点作用将进一步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