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智能制造产业学院揭牌 深化产教融合育人才

所属地区:上海-浦东新区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01日
2024年,上海市首批重点现代产业学院建设项目——浦东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在金桥创客天地正式揭牌成立。该学院由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牵头,联合上海市浦东新区科技和经济委员会、上海市浦东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上海金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及智能制造领域龙头企业共建,将通过政企校深度协同探索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新路径,为上海浦东智能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助力区域招商引资与产业生态优化。
(一)立足产业需求 定位市级重点产教融合平台
作为上海市教委、上海市经济与信息化委员会2024年年初批准的首批市级重点现代产业学院建设项目,浦东智能制造产业学院的成立是上海深化产教融合、服务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上海作为全国智能制造创新高地,近年来持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智能制造作为重点发展领域,对高素质应用型、创新型人才需求迫切。浦东作为上海产业发展的核心承载区,集聚了大量智能制造相关企业,产业基础雄厚,但人才供给与企业实际需求间仍存在结构性矛盾。该学院的建设正是瞄准这一痛点,以“服务产业、协同育人”为核心,整合政府、高校、企业三方资源,打造集人才培养、技术创新、产业服务于一体的产教融合平台,为上海乃至全国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探索可复制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构建政企校协同 创新多元合作机制
学院采用“政府指导、高校牵头、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共建模式,形成多元主体协同发力的合作机制。上海市浦东新区科技和经济委员会、上海市浦东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上海金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从政策支持、资源协调、产业引导等方面提供指导,为学院建设营造良好环境;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发挥应用型高校办学优势,负责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构建、师资队伍建设等核心工作,将学科优势与产业需求紧密对接;以上海浦东新区现代产教融合促进中心为纽带,整合中科新松有限公司等智能制造行业龙头企业资源,企业深度参与学院建设,包括提供实训基地、派遣企业导师、参与课程设计、联合开展科研项目等。龙头企业将其生产一线的技术标准、工艺流程转化为教学内容,共建“教室连着车间、课程对接岗位”的实践教学体系,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无缝衔接。
(三)聚焦应用型创新 探索人才培养新路径
学院以培养“懂技术、会创新、能实践”的智能制造领域应用型创新人才为目标,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多项创新。一是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课程体系,打破传统学科界限,将企业真实项目、技术难题融入教学过程,开设工业机器人技术、智能产线运维、数字化工厂设计等产业急需课程,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是推行“双导师制”育人模式,每名学生配备高校学术导师和企业实践导师,学术导师负责理论基础教学,企业导师指导实践技能训练,形成“理论+实践”双轮驱动的培养机制;三是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学院与共建企业合作建设智能制造实训中心,引入先进的工业机器人、智能仓储系统、数字孪生平台等设备,让学生在模拟真实生产环境中开展实训,同时组织学生参与企业技术改造、项目研发等实践活动,积累产业经验;四是拓展人才培养层次,除全日制学历教育外,还将面向区域企业在职人员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技术升级研修等非学历教育,助力产业工人队伍素质提升,服务企业持续发展需求。
(四)赋能产业升级 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浦东智能制造产业学院的成立,将为上海浦东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从人才供给看,学院培养的毕业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快速适应企业岗位需求,缓解企业“用工难”问题,为产业发展提供稳定的人才保障;从技术创新看,政企校三方联合开展科研攻关,可将高校的科研优势与企业的市场需求结合,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推动智能制造领域关键技术突破;从产业生态看,学院的建设将进一步完善浦东智能制造产业的“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协同体系,增强区域产业吸引力,助力招商引资工作,吸引更多上下游企业集聚,形成产业集群效应。未来,学院还将持续深化与更多企业、科研机构的合作,探索建立产教融合长效机制,努力建设成为上海现代产业学院的示范样板,为全国产教融合发展贡献“浦东经验”。

上海浦东新区产业园区

上海浦东新区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上海浦东新区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获取园区招商政策资料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