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浦东新区打造青年创新创业展示交流与招商引资高地
创新创业
所属地区:上海-浦东新区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07日
上海浦东新区积极搭建青年创新创业展示交流平台,通过举办国家级赛事、发起区域协作联盟、建设示范园区等举措,强化资源对接与招商引资,为青年创业者提供多元化支持,助力培育科技含量高、商业模式新的创业团队,推动区域创新创业生态优化升级。
一、构建多层次赛事体系,畅通青年创业展示渠道。上海依托国家级创新创业赛事,面向不超过35周岁的创业青年及平均年龄35周岁以下的创业团队,搭建综合赛、分组赛与专项赛相结合的展示平台。赛事设置涵盖商工、现代农业与农村电子商务、互联网等多个领域,并根据项目发展阶段细分创意组、初创组和成长组,为不同阶段的青年创业者提供项目展示、经验交流的机会,引导青年聚焦国家产业转型升级方向,开展创新性强、前瞻性好的创业实践。通过赛事平台,创业青年得以近距离接触投资机构、行业专家,加速项目落地与市场对接。
二、深化区域协同创新,打造跨区域资源共享平台。以上海为核心,联合长三角地区相关城市共同发起青年创业者协作联盟,整合长三角城市群创业资源,构建青年创业者相互激励、资源共享的合作机制。该联盟打破地域壁垒,促进人才、技术、资本等要素跨区域流动,通过联合孵化、项目对接、经验交流等方式,助力发现和培育具有高成长潜力的创业企业。联盟聚焦长三角产业优势,推动青年创业项目与区域产业链深度融合,为未来“独角兽”企业的成长提供土壤,形成区域联动的青年创新创业生态网络。
三、强化示范引领,打造创新创业核心载体。上海浦东新区被授予“全国青年创新创业示范区”称号,成为青年创新创业的重要示范窗口。示范区以政策创新为引领,优化创业服务体系,搭建集展示交流、资源对接、项目孵化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区内设置专门的青年创业孵化空间,提供低成本办公场地、政策咨询、工商注册等一站式服务;同时引入专业导师团队,为创业项目提供技术指导、商业模式优化等定制化支持,着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青年创新创业高地,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注入新动能。
四、丰富配套活动与服务,完善创业生态支撑体系。上海在推动青年创新创业过程中,同步举办系列创业论坛、双创峰会等活动,邀请行业专家、创业导师围绕产业趋势、技术创新、商业模式等主题开展交流分享,为青年创业者提供前沿理念与实践指导。通过官方信息发布渠道实时更新创业服务动态,畅通报名咨询渠道,确保创业青年及时获取赛事信息、政策解读与资源对接机会。此外,配套开展创业技能培训、法律财税讲座等活动,全方位提升青年创业者的综合能力,形成“赛事+论坛+服务”的一体化创业服务模式。
五、构建全方位政策扶持体系,优化青年创业环境。上海针对青年创新创业推出系列支持政策,涵盖资金补贴、场地保障、人才引进等多个方面。对符合条件的青年创业项目,给予初创期补贴、贷款贴息等资金支持,降低创业初期资金压力;在重点产业园区设立青年创业孵化基地,提供租金减免、水电补贴等场地优惠;实施人才引进计划,为创业团队核心成员提供户籍办理、住房保障等便利,通过政策组合拳降低青年创业门槛,增强城市对青年创业者的吸引力。
六、打造专业化孵化平台,提升项目培育能力。上海加快建设一批国家级、市级青年创业孵化基地,整合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多方资源,为青年创业项目提供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市场推广等全流程服务。孵化基地引入专业运营团队,建立“创业导师+技术专家+金融顾问”的多维度辅导机制,定期开展项目诊断、路演培训、市场对接等活动,帮助青年创业者解决技术瓶颈、产品定位、市场拓展等实际问题。通过专业化孵化服务,提高创业项目的存活率和成长速度,助力优质项目从创意走向市场。
七、强化招商引资与资本对接,破解融资难题。上海充分发挥金融中心优势,搭建青年创业项目与投资机构对接平台,定期举办投融资对接会、项目路演等活动,促进创业项目与天使投资、风险投资、产业资本的精准对接。引导银行、担保机构开发针对青年创业者的专项金融产品,优化信贷审批流程,降低融资利率和担保门槛,为不同发展阶段的创业项目提供债权融资支持。同时,支持创业投资机构设立青年创业专项基金,加大对早期创业项目的投资力度,构建“天使+VC+产业资本”的多层次融资服务体系。
八、推动产业链协同创新,促进产业融合发展。上海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重点产业领域,引导青年创业项目融入区域产业链体系,鼓励创业团队与龙头企业开展合作,参与产业链配套研发、技术攻关、市场拓展等项目。通过建立产业创新联盟,整合上下游资源,为青年创业者提供技术支撑、零部件供应、市场渠道等配套服务,推动创新成果与产业需求有效对接。支持青年创业项目利用龙头企业的供应链、品牌和渠道优势,加速产品商业化进程,形成“龙头企业引领、创业团队协同”的产业发展格局。
九、培育浓厚创业文化,营造良好社会氛围。上海通过举办创业主题展览、青年创业故事分享会等活动,宣传优秀青年创业者典型案例,弘扬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创业精神。利用公共文化场所、媒体平台等普及创业知识,解读创业政策,提高青年群体的创业意识和能力;同时,加强对创业失败者的关怀与支持,建立容错纠错机制,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环境。通过学校、社区、企业联动,开展创业教育进高校、进园区、进社区活动,激发青年创业热情,形成全社会共同支持青年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
十、深化长三角创新创业一体化,拓展发展空间。以上海为枢纽,联合长三角其他城市共同推进青年创新创业资源共享、政策互通、服务联动。建立跨区域创业项目库和人才库,实现创业信息实时共享;推动长三角创业孵化基地互联互通,开展异地孵化、飞地孵化等合作模式,为青年创业项目提供跨区域发展空间;联合举办区域创新创业大赛、论坛等活动,促进人才跨区域流动和项目跨区域合作。通过深化长三角创新创业一体化,打破地域限制,为青年创业者拓展市场、整合资源提供更广阔的平台,打造长三角青年创新创业共同体。
十一、加强创新创业服务数字化建设,提升服务效能。上海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建设青年创新创业服务数字化平台,整合政策查询、场地对接、导师预约、融资申请等功能,为青年创业者提供“一站式”在线服务。通过平台分析创业项目数据,精准匹配政策资源和市场需求,实现服务精准化、个性化;同时,利用数字化手段开展远程创业培训、在线路演等活动,打破时空限制,扩大服务覆盖面,让更多青年创业者享受便捷高效的创业服务。
十二、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强化创新源头支撑。上海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向青年创业者开放科研设施、技术成果等创新资源,支持青年创业团队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联合研发,共同攻克技术难题。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推动科研成果向创业项目转化,缩短技术产业化周期;高校开设创业相关课程,邀请成功创业者担任校外导师,培养青年学生的创业思维和实践能力,从源头激发青年创新创业活力,为创业项目提供持续的技术和人才支撑。
十三、优化创新创业人才发展环境,集聚青年才俊。上海实施青年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计划,通过举办高级研修班、海外游学等活动,提升青年创业者的战略思维和国际视野;建立青年创业人才评价体系,将创业项目成果、市场潜力等纳入人才评价标准,为优秀青年创业人才提供职称评定、荣誉表彰等激励;加强与国际创新创业机构的合作,吸引海外青年人才来沪创业,打造国际化青年创新创业人才高地,为城市创新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十四、完善创新创业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发展基础。上海加大对创新创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建设一批集办公、研发、展示、生活于一体的青年创业社区,配套建设人才公寓、商业服务、休闲设施等,营造宜居宜业的创业环境。在重点区域布局5G基站、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为科技型创业项目提供高速网络和技术支撑;优化交通、物流等配套设施,降低创业项目运营成本,提升城市创新创业承载能力。
十五、强化创新创业知识产权保护,激发创新动力。上海加强对青年创业项目知识产权的保护与服务,建立知识产权快速审查、快速授权、快速维权绿色通道,缩短专利申请周期;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宣传培训,提高青年创业者的知识产权意识和运用能力;设立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为创业项目提供法律咨询、纠纷调解等服务,保障创业成果不受侵犯,激发青年创业者的创新积极性,促进创新成果转化应用。
十六、健全创新创业统计监测体系,提升管理水平。上海建立青年创新创业统计监测机制,定期收集创业项目数量、就业带动、产值贡献等数据,分析创业发展趋势和存在问题,为政策制定和服务优化提供数据支撑。通过统计监测及时掌握青年创业需求变化,调整创业服务重点,提高服务精准度和有效性;同时,发布创新创业发展报告,向社会公开创业数据和成果,增强创业环境透明度,吸引更多青年来沪创业发展。
一、构建多层次赛事体系,畅通青年创业展示渠道。上海依托国家级创新创业赛事,面向不超过35周岁的创业青年及平均年龄35周岁以下的创业团队,搭建综合赛、分组赛与专项赛相结合的展示平台。赛事设置涵盖商工、现代农业与农村电子商务、互联网等多个领域,并根据项目发展阶段细分创意组、初创组和成长组,为不同阶段的青年创业者提供项目展示、经验交流的机会,引导青年聚焦国家产业转型升级方向,开展创新性强、前瞻性好的创业实践。通过赛事平台,创业青年得以近距离接触投资机构、行业专家,加速项目落地与市场对接。
二、深化区域协同创新,打造跨区域资源共享平台。以上海为核心,联合长三角地区相关城市共同发起青年创业者协作联盟,整合长三角城市群创业资源,构建青年创业者相互激励、资源共享的合作机制。该联盟打破地域壁垒,促进人才、技术、资本等要素跨区域流动,通过联合孵化、项目对接、经验交流等方式,助力发现和培育具有高成长潜力的创业企业。联盟聚焦长三角产业优势,推动青年创业项目与区域产业链深度融合,为未来“独角兽”企业的成长提供土壤,形成区域联动的青年创新创业生态网络。
三、强化示范引领,打造创新创业核心载体。上海浦东新区被授予“全国青年创新创业示范区”称号,成为青年创新创业的重要示范窗口。示范区以政策创新为引领,优化创业服务体系,搭建集展示交流、资源对接、项目孵化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区内设置专门的青年创业孵化空间,提供低成本办公场地、政策咨询、工商注册等一站式服务;同时引入专业导师团队,为创业项目提供技术指导、商业模式优化等定制化支持,着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青年创新创业高地,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注入新动能。
四、丰富配套活动与服务,完善创业生态支撑体系。上海在推动青年创新创业过程中,同步举办系列创业论坛、双创峰会等活动,邀请行业专家、创业导师围绕产业趋势、技术创新、商业模式等主题开展交流分享,为青年创业者提供前沿理念与实践指导。通过官方信息发布渠道实时更新创业服务动态,畅通报名咨询渠道,确保创业青年及时获取赛事信息、政策解读与资源对接机会。此外,配套开展创业技能培训、法律财税讲座等活动,全方位提升青年创业者的综合能力,形成“赛事+论坛+服务”的一体化创业服务模式。
五、构建全方位政策扶持体系,优化青年创业环境。上海针对青年创新创业推出系列支持政策,涵盖资金补贴、场地保障、人才引进等多个方面。对符合条件的青年创业项目,给予初创期补贴、贷款贴息等资金支持,降低创业初期资金压力;在重点产业园区设立青年创业孵化基地,提供租金减免、水电补贴等场地优惠;实施人才引进计划,为创业团队核心成员提供户籍办理、住房保障等便利,通过政策组合拳降低青年创业门槛,增强城市对青年创业者的吸引力。
六、打造专业化孵化平台,提升项目培育能力。上海加快建设一批国家级、市级青年创业孵化基地,整合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多方资源,为青年创业项目提供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市场推广等全流程服务。孵化基地引入专业运营团队,建立“创业导师+技术专家+金融顾问”的多维度辅导机制,定期开展项目诊断、路演培训、市场对接等活动,帮助青年创业者解决技术瓶颈、产品定位、市场拓展等实际问题。通过专业化孵化服务,提高创业项目的存活率和成长速度,助力优质项目从创意走向市场。
七、强化招商引资与资本对接,破解融资难题。上海充分发挥金融中心优势,搭建青年创业项目与投资机构对接平台,定期举办投融资对接会、项目路演等活动,促进创业项目与天使投资、风险投资、产业资本的精准对接。引导银行、担保机构开发针对青年创业者的专项金融产品,优化信贷审批流程,降低融资利率和担保门槛,为不同发展阶段的创业项目提供债权融资支持。同时,支持创业投资机构设立青年创业专项基金,加大对早期创业项目的投资力度,构建“天使+VC+产业资本”的多层次融资服务体系。
八、推动产业链协同创新,促进产业融合发展。上海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重点产业领域,引导青年创业项目融入区域产业链体系,鼓励创业团队与龙头企业开展合作,参与产业链配套研发、技术攻关、市场拓展等项目。通过建立产业创新联盟,整合上下游资源,为青年创业者提供技术支撑、零部件供应、市场渠道等配套服务,推动创新成果与产业需求有效对接。支持青年创业项目利用龙头企业的供应链、品牌和渠道优势,加速产品商业化进程,形成“龙头企业引领、创业团队协同”的产业发展格局。
九、培育浓厚创业文化,营造良好社会氛围。上海通过举办创业主题展览、青年创业故事分享会等活动,宣传优秀青年创业者典型案例,弘扬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创业精神。利用公共文化场所、媒体平台等普及创业知识,解读创业政策,提高青年群体的创业意识和能力;同时,加强对创业失败者的关怀与支持,建立容错纠错机制,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环境。通过学校、社区、企业联动,开展创业教育进高校、进园区、进社区活动,激发青年创业热情,形成全社会共同支持青年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
十、深化长三角创新创业一体化,拓展发展空间。以上海为枢纽,联合长三角其他城市共同推进青年创新创业资源共享、政策互通、服务联动。建立跨区域创业项目库和人才库,实现创业信息实时共享;推动长三角创业孵化基地互联互通,开展异地孵化、飞地孵化等合作模式,为青年创业项目提供跨区域发展空间;联合举办区域创新创业大赛、论坛等活动,促进人才跨区域流动和项目跨区域合作。通过深化长三角创新创业一体化,打破地域限制,为青年创业者拓展市场、整合资源提供更广阔的平台,打造长三角青年创新创业共同体。
十一、加强创新创业服务数字化建设,提升服务效能。上海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建设青年创新创业服务数字化平台,整合政策查询、场地对接、导师预约、融资申请等功能,为青年创业者提供“一站式”在线服务。通过平台分析创业项目数据,精准匹配政策资源和市场需求,实现服务精准化、个性化;同时,利用数字化手段开展远程创业培训、在线路演等活动,打破时空限制,扩大服务覆盖面,让更多青年创业者享受便捷高效的创业服务。
十二、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强化创新源头支撑。上海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向青年创业者开放科研设施、技术成果等创新资源,支持青年创业团队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联合研发,共同攻克技术难题。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推动科研成果向创业项目转化,缩短技术产业化周期;高校开设创业相关课程,邀请成功创业者担任校外导师,培养青年学生的创业思维和实践能力,从源头激发青年创新创业活力,为创业项目提供持续的技术和人才支撑。
十三、优化创新创业人才发展环境,集聚青年才俊。上海实施青年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计划,通过举办高级研修班、海外游学等活动,提升青年创业者的战略思维和国际视野;建立青年创业人才评价体系,将创业项目成果、市场潜力等纳入人才评价标准,为优秀青年创业人才提供职称评定、荣誉表彰等激励;加强与国际创新创业机构的合作,吸引海外青年人才来沪创业,打造国际化青年创新创业人才高地,为城市创新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十四、完善创新创业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发展基础。上海加大对创新创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建设一批集办公、研发、展示、生活于一体的青年创业社区,配套建设人才公寓、商业服务、休闲设施等,营造宜居宜业的创业环境。在重点区域布局5G基站、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为科技型创业项目提供高速网络和技术支撑;优化交通、物流等配套设施,降低创业项目运营成本,提升城市创新创业承载能力。
十五、强化创新创业知识产权保护,激发创新动力。上海加强对青年创业项目知识产权的保护与服务,建立知识产权快速审查、快速授权、快速维权绿色通道,缩短专利申请周期;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宣传培训,提高青年创业者的知识产权意识和运用能力;设立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为创业项目提供法律咨询、纠纷调解等服务,保障创业成果不受侵犯,激发青年创业者的创新积极性,促进创新成果转化应用。
十六、健全创新创业统计监测体系,提升管理水平。上海建立青年创新创业统计监测机制,定期收集创业项目数量、就业带动、产值贡献等数据,分析创业发展趋势和存在问题,为政策制定和服务优化提供数据支撑。通过统计监测及时掌握青年创业需求变化,调整创业服务重点,提高服务精准度和有效性;同时,发布创新创业发展报告,向社会公开创业数据和成果,增强创业环境透明度,吸引更多青年来沪创业发展。
上海浦东新区招商项目
更多项目
张江GPCR科研集群引领新药研发突破
2025-09-09
张江健康产业生态升级 逸思产业园聚力康桥高地
2025-09-09
张江四大创新创业集聚区构建全球科创资源引力场
2025-09-09
上海自贸区扩容升级 陆家嘴金桥张江纳入新蓝图
2025-09-09
张江人工智能岛揭牌 打造全球科创中心智能引擎
2025-09-09
金砖银行总部落沪 浦东世博园区开启国际金融合作新篇章
2025-09-09
浦东"注册官"创新服务助力自贸区招商引资跑出加速度
2025-09-08
上海浦东优化消费环境 普通化妆品消费税政策迎新调整
2025-09-08
浦东服务业首季营收利润双增 新兴动能引领高质量发展
2025-09-08
浦东软件园双企登新三板 创新引擎助力招商引资新突破
2025-09-08
浦东软件园携手上海联通打造NB-IoT智慧园区标杆
2025-09-08
浦东打造国际影视全产业链高地 赋能上海文化品牌建设
2025-09-08
上海浦东新区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上海浦东关于川沙新镇浦东运河西侧D04A-23等地块绿地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批复
2025-02-12
上海浦东关于下达上海市浦东新区塘桥街道城市建设管理事务中心2025年预算的通知
2025-02-11
上海浦东关于祝桥镇江镇社区E3-2地块新建绿化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批复
2025-01-27
上海浦东关于祝桥镇江镇社区E3-3地块新建绿化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批复
2025-01-27
上海浦东关于编报2024年度浦东新区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报告的通知
2025-01-23
上海浦东关于明确周家渡16-03等地块项目绿地设施接管单位的批复
2025-01-22
浦东新区民政局关于开展区级社会组织2024年度检查和年度报告的通知
2025-01-20
浦东新区民政局关于协同做好区级社会组织2024年度检查的函
2025-01-20
上海浦东关于同意浦东新区田野农产品加工配送中心能力提升项目列入2025年立项计划的批复
2025-01-20
上海浦东新区产业园区
-
上海浦东合庆工业园区
上海-浦东新区
-
上海南汇工业园区
上海-浦东新区
-
达之路钻石文化创意产业园
上海-浦东新区
-
张江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
上海-浦东新区
-
芳华德必运动LOFT
上海-浦东新区
-
国际传媒产业园
上海-浦东新区
上海浦东新区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上海浦东新区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立即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