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临港启建海洋创新综合平台促进招商引资

海洋经济产业
所属地区:上海-浦东新区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28日
浦东新区依托临港海洋科技广场打造国家级海洋经济创新载体,通过引进智能制造龙头企业与科研平台协同发力,显著提升区域招商引资吸引力。该项目构建"政产学研用金"联动体系,深化海陆产业融合,为长三角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核心支撑。

一、"政产学研用金"六位一体模式架构
作为国家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承载区,浦东新区整合政策引导、科研院所、企业主体、金融资本等要素,形成闭环创新生态。临港海洋科技广场聚焦深海探测装备、智能船舶制造、海洋资源利用三大领域,首批引入的科研机构与企业合作建立实验室,实现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国家级海洋经济示范区政策为入驻机构提供制度保障,联动银行、基金等金融机构设立专项信贷通道,降低科创企业融资成本。

二、三大公共服务平台强化产业赋能
2.7万平方米载体空间规划创新科技服务、海洋产业经济、金融创新服务三大平台。科技服务平台配置工业4.0智能工厂实验室集群,为海洋装备制造商提供仿真测试环境;产业经济平台搭建技术交易中心,促进海洋传感器、水下机器人等专利成果转化;金融平台引入风险投资评估机制,建立科技成果产业化分级授信体系。目前平台已推动12项深海技术进入中试阶段。

三、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耦合
以"深海技术+智能装备"双链驱动,构建从研发到应用的完整体系。在海洋观测领域,形成声学探测设备研发—海工装备制造—海洋数据中心产业链条;船舶装备环节实现数字孪生技术全流程覆盖;海洋生物医药板块建设基因库共享平台。产学研项目占入驻机构总量的78%,其中高校技术转化中心直接服务园区企业关键技术需求。

四、区域协同构建海洋经济生态圈
临港地区纳入长三角海洋创新联盟节点,建立海洋高端装备共性技术共享库。通过海陆联动发展模式,实现港口智能化管理系统与海上风电运维技术的跨领域应用。国际智造中心吸引德国工业4.0认证机构设立联合实验室,开展海洋装备国际标准研究,推动国产深海潜航器等设备进入全球采购体系。

五、创新引擎激活蓝色经济动能
海洋高新园区升级企业孵化机制,建立科技成果转化"首购首用"制度。国家科技兴海示范基地建成以来,带动海洋经济年均增长率达19.2%,船舶电子、海洋遥感等细分领域产值突破百亿。园区通过ISO 56005创新管理体系认证,形成可复制的海洋产业创新治理范式,为全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浦东样本。

上海浦东新区产业园区

上海浦东新区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上海浦东新区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