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产业结构优化释放发展新动能 招商引资迎机遇

所属地区:上海-普陀区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22日
上海市通过持续优化产业结构,释放出显著的环境效益和土地资源,为高质量发展和招商引资创造了广阔空间。近年来,产业调整战略聚焦空间重组与价值链升级,在生态改善和资源高效利用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效,为高端产业导入提供了强支撑。
一、产业转型系统性推进成效突出。2009年启动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以来,上海建立项目化推进机制,强化区块统筹和责任分解。2023年实施产业结构调整项目1236项,超额完成年度计划。此次调整涵盖两大路径:一是重点区域连片转型,涉及地块680宗;二是行业性退出项目556宗,覆盖落后产能和环境污染领域。通过集中攻坚,部分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完成整体退出,例如铁合金、平板玻璃制造已全部关停转型,皮革鞣制生产彻底退出。铅酸蓄电池产业经整顿提升,全行业仅保留合规企业。
二、产业层级向中高端跃升明显。聚焦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现代化,全市持续推进"四个锁定"工作法:锁定重点转型区域、锁定时间表路线图、锁定实施主体、锁定责任归属。在此框架下,传统制造领域加速向智能制造升级,外环线内全面实现纺织印染企业清退,危险化学品生产存储设施完成空间转移布局。中心城区重点发展高附加值生产性服务业,工业区通过"工业上楼"实现垂直化利用,临港新片区、张江科学城等平台成为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集聚区。产业布局优化带动了能源结构改善和污染源头减量。
三、资源要素实现高效再配置。土地集约利用成效显著,累计腾挪释放低效工业用地规模相当于普陀区与虹口区面积总和。其中2023年实现土地收储再利用面积达3万余亩。原传统工业区域逐步转化为科技创新走廊、生态绿地及高端产业载体,例如嘉定汽车城转型为新能源汽车研发基地,吴淞工业区地块导入文化创意产业。空间重构与资源循环利用形成良性互动,能源消耗强度持续降低。
四、发展安全底线全面筑牢。危化品生产存储风险大幅降低,2023年实现减量近10万吨。其中外环线内全面退出危化品生产企业布局,易燃易爆化学品减量超7万吨,有毒有害品削减2万余吨。同时建立污染协同治理长效机制,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主要空气污染物减排成效突出。安全生产和环保管理的协同机制不断完善,为后续产业项目落地筑牢安全根基。
五、低碳发展路径加速构建。通过能效提升和绿色技改,系统推进碳排放控制工程。工业领域开展锅炉清洁化改造、余热余压梯级利用等技术应用,服务业领域推进建筑节能改造。清洁能源供给体系持续完善,光伏、氢能等新能源设施在宝山、奉贤等区域形成规模化应用。全市逐步建立覆盖工业、建筑、交通领域的碳账户管理体系,环境监测网络不断加密,助力双碳目标稳步推进。
六、产业生态持续优化提升。在严格环保准入条件下,新兴产业载体建设提质加速。2023年全市重点产业项目库动态更新,新增入库项目实现能耗强度下降。绿色技术成果转化基地相继启用,循环经济示范园区覆盖率提升。通过完善土地弹性出让、产业用地全生命周期管理等制度创新,市场主体创新活力持续激发。
当前,全市制造业加速向研发设计、系统集成方向延伸。产业链整合延伸带动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科技创新赋能产业深度转型。空间资源盘活为高端项目预留载体,生态环境改善持续提升城市竞争力。面向未来,上海将进一步统筹产业布局、资源集约与环境承载力,以产业结构深度调整持续释放发展潜能,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

上海普陀区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上海普陀区产业园区

上海普陀区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上海普陀区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园区招商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