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区远洋渔业转型升级成效显著 现代化发展引领产业新格局

渔业
所属地区:上海-普陀区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04日
“十二五”期间,普陀区以远洋渔业为核心抓手,通过招商引资与产业升级双轮驱动,实现了从传统捕捞向现代化全产业链的跨越式发展。五年间,全区远洋渔业产量、船舶规模及作业范围显著扩大,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成为全国远洋渔业高质量发展的典型示范区。
一、产业规模实现历史性突破
普陀区远洋渔业在“十二五”期间呈现爆发式增长。2015年,全区远洋渔业总产量达34.99万吨,较2010年增长近3倍,年均增速高达27%,远超传统渔业7%的增幅。产业占比从17.6%跃升至41.6%,成为区域渔业经济的第一支柱。船舶装备水平同步提升,远洋渔船数量增至320艘,总吨位突破20万吨,较“十一五”末实现翻番,其中大型金枪鱼围网船、超低温冷藏船等现代化船型占比超60%。
二、全球作业布局持续深化
通过拓展公海及国际渔业合作,普陀区远洋作业渔场从传统的北太平洋延伸至西南大西洋、印度洋等新兴海域。2015年,全区在境外建立远洋基地12个,覆盖10余个国家的专属经济区,形成鱿钓、金枪鱼捕捞、深海围网等多元化作业体系。与此同时,企业参与国际渔业资源管理的主动性增强,先后加入5个区域性渔业管理组织,履约评估优良率保持100%。
三、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
普陀区将技术革新作为远洋渔业现代化的核心动力。期间累计投入科研经费超3亿元,研发推广北斗导航系统、电子围栏等智能装备,实现渔船动态监控全覆盖。水产品精深加工率从28%提升至45%,开发即食海产品、生物制剂等高附加值产品20余类。舟山国家远洋渔业基地建成冷链物流中心,年吞吐能力达50万吨,形成从捕捞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
四、政策体系构建发展保障
地方政府出台专项规划,整合财政、金融、土地等资源支持远洋渔业发展。设立产业引导基金,对船舶改造、人才培训等项目给予30%的补贴;开通远洋渔业金融服务绿色通道,累计发放低息贷款15亿元。此外,建立远洋渔业风险预警机制,为出海企业提供法律咨询、纠纷调解等全周期服务。
五、生态效益与社会价值凸显
在产量提升的同时,普陀区远洋渔业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2015年,全区渔船全部安装选择性渔具,兼捕物种保护措施落实率达95%,获国际海洋管理委员会认证企业数量居全国首位。产业升级带动就业1.2万人,渔民人均收入较2010年增长180%,远洋渔业成为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载体。
“十二五”的实践表明,普陀区通过统筹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规模扩张与质量提升,探索出一条具有特色的远洋渔业现代化路径,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借鉴。未来,该区将进一步深化远洋渔业国际合作,强化科技赋能,推动产业向绿色化、智能化方向持续迈进。

上海普陀区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上海普陀区产业园区

上海普陀区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上海普陀区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