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关于印发《上海市长宁区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评价工作方案》的通知
政策
发布部门:上海市长宁区建设和管理委员会
发布时间:2023年08月10日
政策文号:长水务〔2023〕7号
有效性:政策是否有效未知,请慎用
区河道管理所及有关单位:根据《上海市水务局关于做好2023年水利工程标准化创建的通知》(沪水务〔2023〕429号)的要求,为科学评价本区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水平,保障工程运行安全和效益充分发挥,现结合《上海市水务局关于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的实施意见〉<上海市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评价细则〉及其评价标准的通知》(沪水务〔2022〕450号),制定了《上海市长宁区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评价工作方案》,并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特此通知。附件:《上海市长宁区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评价工作方案》上海市长宁区水务局2023年8月7日上海市长宁区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评价工作方案为科学评价本区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水平,保障工程运行安全和效益充分发挥,根据《上海市水务局关于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的实施意见〉<上海市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评价细则〉及其评价标准的通知》(沪水务〔2022〕450号)及《上海市水务局关于做好2023年水利工程标准化创建的通知》(沪水务〔2023〕429号)等有关文件,制定本区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评价工作方案。一、评价内容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评价是按照评价标准对工程管理标准化建设成效开展全面考核评价,主要包括工程状况、安全管理、运行管护、管理保障、信息化建设等内容。二、评价对象区管已建成并运行的泵闸、堤防等具有防洪功能的水利工程,并应满足以下条件:工程(包括新建、除险加固、更新改造等)通过竣工验收或完工验收投入运行,工程运行正常;水闸(泵站)工程按照《水闸注册登记管理办法》的要求完成注册登记;水闸(泵站)工程按照《水闸安全鉴定管理办法》的要求进行安全鉴定,鉴定结果达到二类及以上标准或已完成除险加固,堤防工程达到设计标准。三、评价小组评价小组从市水利工程标准化评价专家库抽取,且抽取的专家不得来自长宁区。四、评价方法评价分为自评、集中汇报、现场踏看、内业检查和赋分评价五个部分。(一)自评工程管理单位根据《上海市长宁区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评价标准》(附件1)相关要求开展自评后向长宁区水务局进行申报。(二)集中汇报工程管理单位准备书面工作总结和PPT汇报材料,由相关负责同志现场汇报,工作总结及PPT汇报材料提交长宁区水务局备存。(三)现场踏看专家组成员现场踏看管理区域,了解工程状况、运行情况等,管理单位和运行企业派1-2名工作人员现场答疑。(四)内业检查专家组采取集中检查的方式进行内业检查,各管理单位按照附件1和实际情况准备相关资料。(五)赋分评价标准化评价采取千分制评分,专家组根据现场实效和内业资料,综合考评赋分。五、评价结果评价结果将以区水务局发文形式予以公布。通过本区评价的水利工程,将择优选送参加市级考核评定。存在下列情况之一,评价不予通过:(一)评价年度内发生生产安全事故;(二)未落实管理单位或管理责任主体;(三)未落实工程运行管护经费;(四)没有数据互联互通的运管平台。六、后续管理通过标准化评价的工程管理单位应加强运行管理标准化建设,根据评价标准每年进行年度自评,并将年度自评结果报长宁区水务局。通过标准化管理评价的工程,凡出现以下情况之一的,予以取消:未开展年度自评工作;工程安全鉴定为三类及以下(不可抗力造成的险情除外),且三年内未完成除险加固;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监督检查发现存在严重运行管理问题;(五)发生其他造成社会不良影响的重大事件。附件1:上海市长宁区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评价标准表1泵闸工程标准化管理评价标准类别项目标准化基本要求评价标准评价内容及要求标准分评价指标及赋分工程状况(250分)1.工程面貌与环境①工程整体完好。②工程管理范围整洁有序。③工程管理范围绿化、水土保持良好。工程整体完好、外观整洁,工程管理范围整洁有序;工程管理范围绿化程度较高,水土保持良好,水质和水生态环境良好。25①工程形象面貌较差,扣8分。②工程管理范围杂乱,存在垃圾杂物堆放问题,扣5分。③工程管理范围宜绿化区域绿化率60%~80%扣2分,低于60%扣5分。④管理范围存在水土流失现象,水生态环境差,扣5分。⑤缺少工程铭牌,工程概况、主要参数信息不全,扣2分。2.闸室(泵房①闸室结构(闸墩、底板、边墙等)及两岸连接建筑物安全,无明显倾斜、开裂、不均匀沉降等重大缺陷。②消能防冲及防渗排水设施运行正常。③泵房底板、电机层以下建筑物挡水结构、混凝土墙体、进出水混凝土管道等结构完好。闸室结构(闸墩、底板、边墙等)及两岸连接建筑物安全,无倾斜、开裂、不均匀沉降等安全缺陷;消能防冲及防渗排水设施完整、运行正常;闸室结构表面无破损、露筋、剥蚀、开裂;闸室无漂浮物,上下游连接段无明显淤积;泵房混凝土墙体无渗水、漏水、破损。50①闸室结构(闸墩、底板、边墙等)或泵房结构及两岸连接建筑物不安全,存在明显倾斜、开裂、不均匀沉降等重大缺陷,此项不得分。②消能防冲及防渗排水设施破损,影响正常运行,扣10分。③混凝土结构破损、露筋、剥蚀等,每处扣2分,最高扣10分;闸室结构存在贯穿裂缝,每处扣5分,最高扣20分。④闸室有成堆漂浮物,扣5分;闸室(泵房)上下游连接段淤积明显,扣5分。一、工程状况(250分)3.闸门①闸门能正常启闭。②闸门无裂纹,无明显变形、卡阻,止水正常。闸门启闭顺畅,止水正常,表面整洁,无裂纹,无明显变形、卡阻、锈蚀,埋件、承载构件、行走支承零部件无缺陷,止水装置密封可靠;吊耳无裂纹或锈损;按规定开展安全检测及设备等级评定;冰冻期间对闸门采取防冰冻措施。45①闸门无法正常启闭,此项不得分。②闸门表面不整洁,扣5分;止水效果差,漏水严重,扣10分。③门体存在变形、锈蚀、卡阻等缺陷,扣10分。④行走支承有缺陷,扣3分;埋件、承载构件变形,扣5分;吊耳存在裂纹或锈损,扣2分。⑤未按规定开展闸门安全检测及设备等级评定,扣5分。⑥冰冻期间未对闸门采取防冰冻措施,扣5分。4.启闭机、水泵及机电设备①启闭设施完好,运行正常。②水泵设施完好,运行正常。③机电设备运行正常,指示准确。启闭设备整洁,启闭机运行顺畅,无锈蚀、漏油、损坏等,钢丝绳、螺杆或液压部件等无异常,保护和限位装置有效;水泵运行顺畅,无锈蚀漏油,在规定的电压、电流、功率、扬程范围内运行;机电设备完好、运行正常,按规定对电气设备、指示仪表、避雷设施、接地等进行定期检验,无安全隐患;线路整齐、牢固、标注清晰;按规定开展安全检测及设备等级评定;备用电源可靠。45①启闭设施、水泵或机电设备无法正常运行,此项不得分。②启闭机、水泵有明显锈蚀扣5分;漏油严重扣5分;无保护或限位装置扣5分;保护或限位装置安装不到位,扣5分;钢丝绳有断丝、缠绕厚度等不满足规范要求,螺杆有弯曲或液压部件存在严重缺陷,扣5分;启闭机房开裂、漏水、环境卫生差等,扣5分。③电气设备、指示仪表、避雷设施、接地等未定期检验,扣5分;线路凌乱、松动、标注不清晰,扣5分。④未按规定开展设施设备安全检测及设备等级评定,扣5分。⑤备用电源未按有关规定维护,扣5分。一、工程状况(250分)5.上下游河道和堤防①河道无影响运行安全的严重冲刷或淤积。②两岸堤防规整。上下游河道无明显淤积或冲刷;两岸堤防完整、完好。40①管理范围内上下游河道冲刷或淤积严重,影响运行安全,扣20分;冲刷或淤积明显,尚不影响安全,扣10分。②两岸堤防存在渗漏、塌陷、开裂等现象,每个缺陷扣5分,最高扣20分。6.管理设施①安全监测设施满足运行管理要求。②防汛道路、通信条件、电力供应满足防汛抢险要求。安全监测、视频监视、警报设施,防汛道路、通信条件、电力供应、管理用房满足运行管理和防汛抢险要求。30①安全监测设施设置不足,扣10分。②视频监视、警报设施设置不足,稳定性、可靠性存在缺陷,扣5分。③防汛道路路况差、通信条件不可靠、电力供应不稳定,扣10分。④管理用房存在不足,扣5分。7.标识标牌①设置有责任人公示牌。②设置有安全警示标牌。③通航水闸告示栏。工程管理区域内设置必要的工程简介牌、责任人公示牌、安全警示、通航告示等标牌,内容准确清晰,设置合理。15①工程简介、保护要求、宣传标识错乱、模糊,扣5分。②责任人公示牌内容不实、损坏模糊,扣5分。③安全警示标牌布局不合理、埋设不牢固,扣5分。二、安全管理(230分)8.注册登记①按规定完成注册登记。按照《水闸注册登记管理办法》完成注册登记;登记信息完整准确,更新及时。30①未按规定注册登记,此项不得分。②注册登记信息不完整、不准确,存在虚假或错误问题等,扣20分。③注册登记信息变更不及时,信息与工程实际存在差异,扣10分。二、安全管理(230分)9.工程划界①工程管理范围完成划定,完成公告并设有界桩。②工程保护范围和保护要求明确。按照规定划定工程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管理范围设有界桩(实地桩或电子桩)和公告牌,保护范围和保护要求明确;管理范围内土地使用权属明确。35①未完成工程管理范围划定,此项不得分。②工程管理范围界桩和公告牌设置不合理、不齐全,扣10分。③工程保护范围划定率不足50%扣10分,未划定扣15分。④土地使用证领取率低于60%,每低10%扣2分,最高扣10分。10.保护管理①开展水事巡查工作,处置发现问题,做好巡查记录。②工程管理范围内无违规建设行为,工程保护范围内无危害工程运行安全的活动。依法开展工程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巡查,发现水事违法行为予以制止,并做好调查取证、及时上报、配合查处工作,工程管理范围内无违规建设行为,工程保护范围内无危害工程安全活动。25①未有效开展水事巡查工作,巡查不到位、记录不规范,扣5分。②发现问题未及时有效制止,调查取证、报告投诉、配合查处不力,扣5分。③工程管理范围内存在违规建设行为或危害工程安全活动,扣10分;工程保护范围内存在危害工程安全活动,扣5分。11.安全鉴定①按规定开展安全鉴定。②鉴定发现问题落实处理措施。按照《水闸安全鉴定管理办法》及《水闸安全评价导则》开展安全鉴定;鉴定成果用于指导水闸的安全运行管理和除险加固、更新改造。50①未在规定期限内开展安全鉴定,此项不得分。②鉴定承担单位不符合规定,扣20分。③鉴定成果未用于指导水闸安全运行、更新改造和除险加固等,扣15分。④末次安全鉴定中存在的问题,整改不到位,有遗留问题未整改,扣15分。二、安全管理(230分)12.防汛管理①有防汛抢险应急预案并演练。②有必要防汛物资。③预警、预报信息畅通。防汛组织体系健全;防汛责任制和防汛抢险应急预案落实并演练;按规定开展汛前检查;配备必要的抢险工具、器材设备,明确大宗防汛物资存放方式和调运线路,物资管理资料完备;预警、预报信息畅通。40①防汛组织体系不健全,防汛责任制不落实,扣10分。②无防汛抢险应急预案,扣10分;防汛抢险应急预案编制质量差,可操作性不强,未开展演练,扣5分;防汛抢险队伍组织、人员、任务、培训未落实,扣5分。③未开展汛前检查,扣5分。④抢险工具、器材配备不完备、大宗防汛物资存放方式或调运线路不明确,扣3分;物资管理资料不完备,扣2分。⑤警、报汛、调度体系不完善,扣5分。13.安全生产①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②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建立台账记录。③编制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并开展演练。④1年内无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排查治理记录规范;开展安全生产宣传和培训,安全设施及器具配备齐全并定期检验,安全警示标识、危险源辨识牌等设置规范;编制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并完成报备,开展演练;1年内无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50①1年内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此项不得分。②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不到位,制度不健全,扣10分。③安全生产隐患排查不及时,隐患整改治理不彻底,台账记录不规范,扣10分。④安全设施及器具不齐全,未定期检验或不能正常使用,安全警示标识、危险源辨识牌设置不规范,扣5分。⑤安全生产应急预案未编制、未报备,扣5分。⑥未按要求开展安全生产宣传、培训和演练,扣5分。⑦3年内发生一般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扣15分。三、运行管护(240分)14.管理细则①制订有关技术管理实施细则。结合工程具体情况,及时制订完善水闸、泵站技术管理实施细则(如工程巡视检查和安全监测制度、工程调度运用制度、闸门启闭机操作规程、水泵运行操作规程、船舶过闸操作规程、工程维修养护制度等),内容清晰,要求明确。30①未制定管理实施细则,此项不得分。②细则内容不完善,扣10分。③未及时修订技术管理实施细则,扣10分。④细则针对性、可操作性不强,扣10分15.工程巡查①开展工程巡查。②做好巡查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按照水闸技术管理规程、泵站技术管理规程开展日常检查、定期检查和专项检查,巡查路线、频次和内容符合要求,记录规范,发现问题处理及时到位。40①未开展工程巡查,此项不得分。②巡查不规范,巡查路线、频次和内容不符合规定,扣15分。③巡查记录不规范、不准确,扣10分。④巡查发现问题处理不及时到位,扣15分。16.安全监测①开展安全监测。②做好监测数据记录、整编、分析工作。按照《水闸安全监测技术规范》要求开展安全监测,监测项目、频次符合要求;数据可靠,记录完整,资料整编分析有效;定期开展监测设备校验和比测。40①未开展安全监测,此项不得分。②监测项目、频次、记录等不规范,扣15分。③缺测严重,数据可靠性差,整编分析不及时,扣15分。④监测设施考证资料缺失或不可靠,未定期开展监测设备校准,未定期对自动化监测项目进行人工比测,扣10分。三、运行管护(240分)17.维修养护①开展工程维修养护。②有维修养护记录。按照有关规定开展维修养护,制定维修养护计划,实施过程规范,维修养护到位,工作记录完整;加强项目实施过程管理和验收,项目资料齐全。40①未开展维修养护,此项不得分。②维修养护不及时、不到位,扣15分。③未制定维修养护计划,实施过程不规范,未按计划完成,扣10分。④维修养护工作验收标准不明确,过程管理不规范,扣5分。⑤大修项目无设计、无审批,验收不及时,扣5分。⑥维修养护记录缺失或混乱,扣5分。18.控制运用①有按规定批复或备案的水闸、泵站调度方案。②调度运行方案和指令执行到位。③有调度运用记录。有水闸、泵站控制调度方案并按规定申请批复或备案;按控制调度方案或上级主管部门的指令组织实施,并做好记录。50①无水闸、泵站调度方案,此项不得分。②调度方案未按规定报批或备案,扣15分;调度方案编制质量差,调度原则、调度权限不清晰,扣5分;修订不及时,调度指标和调度方式变动未履行程序,扣10分。③未按方案或指令实施水闸控制运用,扣15分;调度过程记录不完整、不规范等,扣5分。19.操作运行①有闸门、水泵及启闭设备操作规程,并明示。②操作流程规范,有操作记录。按照规定编制闸门、水泵及启闭设备操作规程,并明示;根据工程实际,编制详细的操作手册,内容应包括闸门启闭机、水泵及机电设备等操作流程等;严格按规程和调度指令操作运行,操作人员固定,定期培训;无人为事故;操作记录规范。40①无闸门、水泵及启闭设备操作规程,此项不得分。②操作规程未明示,扣5分;未按规程进行操作,扣15分;操作人员不固定,不能定期培训,扣5分。③有记录不规范,无负责人签字或别人代签,扣5分;操作完成后,未按要求及时反馈操作结果,每发现一次扣1分,最高扣5分。④未编制详细操作手册,扣5分。四、管理保障(180分)20.管理体制①管理主体明确,责任落实到人。②岗位设置和人员满足运行管理需要。管理体制顺畅,权责明晰,责任落实;管养机制健全,岗位设置合理,人员满足工程管理需要;管理单位有职工培训计划并按计划落实。35①管理体制不顺畅,扣10分。②管理机构不健全,岗位设置与职责不清晰,扣10分。③运行管护机制不健全,未实现管养分离,扣10分。④年度未开展业务培训,人员专业技能不足,扣5分21.标准化工作手册①编制标准化管理工作手册,满足运行管理需要。按照有关标准及文件要求,编制标准化管理工作手册,细化到管理事项、管理程序和管理岗位,针对性和执行性强。20①未编制标准化管理工作手册,此项不得分。②标准化管理手册编制质量差,不能满足相关标准及文件要求,扣10分。③标准化管理手册未细化,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强,扣5分。④未按标准化管理手册执行,扣5分。22.规章制度①管理制度满足需要,明示关键制度和规程。建立健全并不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内容完整,要求明确,按规定明示关键制度和规程。30①管理制度不健全,扣10分。②管理制度针对性和操作性不强,落实或执行效果差,扣10分。③闸门(水泵)操作等关键制度和规程未明示,扣10分.23.经费保障①工程运行管理经费和维修养护经费满足工程管护需要。②人员工资足额兑现。管理单位运行管理经费和工程维修养护经费及时足额保障,满足工程管护需要,来源渠道畅通稳定,财务管理规范;人员工资按时足额兑现,福利待遇不低于当地平均水平,按规定落实职工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45①运行管理、维修养护等费用不能及时足额到位,扣20分。②运行管理、维修养护等经费使用不规范,扣10分。③人员工资不能按时发放,福利待遇低于当地平均水平,扣10分。④未按规定落实职工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扣5分。四、管理保障(180分24.精神文明①基层党建工作扎实,领导班子团结。②单位秩序良好,职工爱岗敬业。重视党建工作,注重精神文明和水文化建设,管理单位内部秩序良好,领导班子团结,职工爱岗敬业,文体活动丰富。20①领导班子成员受到党纪政纪处分,且在影响期内,此项不得分。②上级主管部门对单位领导班子的年度考核结果不合格,扣10分。③单位秩序一般,精神文明和水文化建设不健全,扣6分。④未参加行业服务品牌、服务明星争创活动扣4分。25.档案管理①档案有集中存放场所,档案管理人员落实,档案设施完好。②档案资料规范齐。档案管理制度健全,配备档案管理人员;档案设施完好,各类档案分类清楚,存放有序,管理规范;档案管理信息化程度高。30①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规范,设施不足,扣10分。②档案管理人员不明确,扣5分。③档案内容不完整、资料缺失,扣10分。④工程档案信息化程度低,扣5分。五、信息化建设(100分)26.信息化平台建设①应用工程信息化平台。②实现工程信息动态管理。建立工程管理信息化平台,实现工程在线监管和自动化控制;工程信息及时动态更新,与水利部相关平台实现信息融合共享、上下贯通。40①未应用工程信息化平台,此项不得分。②未建立工程管理信息化数据库或平台,扣10分。③未实现在线监管或自动化控制,扣10分。④工程信息不全面、不准确,或未及时更新,扣10分。⑤工程信息未与上级单位相关平台信息融合共享,扣10分。27.自动化监测预警①监测监控基本信息录入平台。②监测监控出现异常时及时采取措施。雨水情、安全监测、视频监控等关键信息接入信息化平台,实现动态管理;监测监控数据异常时,能够自动识别险情,及时预报预警。30①雨水情、安全监测、视频监控等关键信息未接入信息化平台,扣10分。②数据异常时,无法自动识别险情,扣10分。③出现险情时,无法及时预警预报,扣10分。五、信息化建设(100分)28.网络安全管理①制定并落实网络平台管理制度。网络平台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健全;网络安全防护措施完善。30①网络平台安全管理制度体系不健全,扣10分。②网络平台运行无经费保障,扣5分;管理人员不明确扣5分。③网络安全防护措施存在漏洞,扣10分。说明:1.本区标准化评价采用千分制考核,总分达到900分(含)以上,且工程状况、安全管理、运行管护、管理保障四个类别评价得分均不低于该类别总分85%的为合格。评价中若出现合理缺项,合理缺项评价得分计算方法为“合理缺项得分=[项目所在类别评价得分/(项目所在类别标准分-合理缺项标准分)]×合理缺项标准分”。2.表中扣分值为评分要点的最高扣分值,评分时可依据具体情况在该分值范围内酌情扣分。表2堤防工程标准化管理评价标准类别项目标准化基本要求评价标准评价内容及要求标准分评价指标及赋分一、工程状况(240分)1.堤(墙)身①堤顶、堤肩完整平顺,无杂草、垃圾。墙体完好、立面干净整洁。②堤坡无明显凹陷、起伏等。堤(墙)身断面、护堤地宽度保持设计或竣工验收的尺度;堤肩线直、弧圆,堤坡平顺;堤(墙)身无裂缝、冲沟、无洞穴、无杂物垃圾堆放;护堤地边界明确。40①堤(墙)身断面(高程、顶宽、堤坡)、护堤地(面积)未保持设计或竣工验收尺度,每项(处)扣5分,最高扣20分。②堤顶、堤肩线、不顺畅,扣5分。③堤坡不平顺,有明显凹陷、起伏等,扣5分。④发现堤(墙)身裂缝、冲沟、洞穴、堆放杂物垃圾或立面不整洁等情况,每处扣5分,最高扣10分。2.堤防道路(防汛通道)①堤防道路(防汛通道)完整、平坦。②满足防汛抢险通车要求。堤防道路(防汛通道)畅通可达,满足防汛抢险通车要求;堤顶(后戗、防汛路)路面完整、平坦,无坑、无明显凹陷和波状起伏,雨后无积水;上堤辅道与堤坡交线顺直、规整,未侵蚀堤身。30①堤防道路(防汛通道)路面不平,明显凹陷,雨后有积水,扣10分。②堤顶路面或上堤辅道路面有裂缝、坑洼等情况,扣10分。③上堤辅道与堤坡交线不规整,每处扣5分,最高扣10分。3.堤岸防护工程①堤岸防护工程封顶严密。②表面无明显缺陷、洼坑及局部砌石松动变形或脱落等现象。堤岸防护工程(护坡、护岸、护脚等)无缺损、无坍塌、无松动;堤面平整;护坡平顺;工程整洁美观。40①工程有缺损、坍塌、松动,每处扣5分,最高扣10分。②堤面不平整,扣10分;护坡不平顺,扣10分。③工程上杂草丛生,脏、乱、差,扣5分。一、工程状况(240分)4.穿堤建筑物①穿堤建筑物堤段无明显沉降、裂缝、空隙等重大缺陷和隐患。穿堤建筑物堤段无重大隐患;穿堤建筑物(桥梁、涵闸、各类管线等)符合安全运行要求;金属结构及启闭设备养护良好、运转灵活;混凝土无老化、破损现象;堤身与建筑物联结可靠,接合部无隐患、无不均匀沉降裂缝、空隙、渗漏现象;非直管穿堤建筑物情况清楚、责任明确、安全监管到位。40①穿堤建筑物不符合安全运行要求,扣10分。②启闭机运转不灵活、金属构件严重锈蚀,扣5分。③混凝土老化、破损、裂缝,每处扣5分,最高扣10分。④发现明显沉降、渗漏等现象,扣10分。⑤非直管穿堤建筑物情况不清楚、责任不明确、安全监管不到位,扣5分。5.生物防护工程①堤(坝)坡草皮整齐无缺失,无高杆杂草。②工程管理范围内,林木种类、布局符合《堤防工程管理设计规范》要求,宜绿化区域绿化率达80%以上。工程管理范围内树、草种植合理,宜植防护林的地段形成生物防护体系;堤(坝)坡草皮整齐,无高杆杂草;堤肩草皮(有堤肩边埂的除外)每侧宽0.5m以上;林木缺损率小于5%,无病虫害;有计划对林木进行间伐更新。30①堤(坝)坡草皮不整齐、有高杆杂草等,扣5分。②宜植地段未形成生物防护体系,扣2分。③宜绿化区域绿化率达不到80%,扣3分。④堤肩草皮不满足要求,扣2分。⑤林木缺损率高于5%,每缺损5%扣5分,最高扣10分。⑥发现病虫害未及时处理或处理效果不好,扣5分。⑦林木间伐更新无计划,扣3分。6.工程排水系统①排水设施齐全,系统完善。②堤防工程排水畅通。工程排水畅通;按规定各类工程排水沟、减压井、排渗沟齐全、畅通,沟内杂草、杂物清理及时,无堵塞、破损现象。20①工程排水系统不完善,扣15分。②排水沟、减压井、排渗沟堵塞、破损,扣5分。一、工程状况(240分)7.办公设施和环境①有必要的办公场所。管理用房及配套设施完善,管理有序;管理单位庭院整洁,环境优美,绿化程度高;按《堤防工程管理设计规范》配备相应的管理设施设备。20①管理用房及文体等配套设施不完善或管理混乱,扣5分。②管理单位(包括基层站、所、段等)办公、生产、生活等环境较差,扣5分。③环境绿化不足或存在乱放垃圾杂物现象,扣5分。④未按规范配置相应的管理设施设备,扣5分。8.标识标牌①设置有工程简介牌。②设置有安全警示标牌。③设置有堤防里程桩牌。标志标牌设置合理;按照《堤防工程管理设计规范》《防汛墙工程设计标准》要求设置各类工程管理标志标牌,标志标牌规范统一、布局合理、埋设牢固、齐全醒目。20①标志标牌(里程桩、禁行杆、限速(重)牌、分界牌、险工险段及工程标牌、工程简介牌等)不规范、不统一,扣10分。②标志标牌布局不醒目、不美观,扣5分。③标志标牌布局不合理、埋设不牢固,扣5分。二、安全管理(340分)9.信息登记①按规定完成堤防信息登记。开展堤防信息登记;登记信息完整准确,更新及时。30①未开展信息登记,此项不得分。②登记信息不完整、不准确,扣10分。③登记信息更新不及时,扣10分。④险工险段信息未及时上报更新,扣10分。10.工程标准①堤防工程达到设计防洪标准。堤防工程已完工或已达标加固,堤身断面、堤顶(后戗、防汛通道)满足设计要求。20①达不到设计防洪(或竣工验收)标准,按长度计,每10%扣5分,最高扣20分。二、安全管理(340分)11.隐患排查治理及险工险段管理①险点隐患记录清楚,险工险段判别准确。②险点隐患及时处理。③险工险段落实度汛措施和应急处置方案。按规定开展隐患排查和险工险段判别,工程险点隐患和险工险段情况清楚;险点隐患及时处理,险工险段落实度汛措施和应急处置方案;根据需要及时开展安全评价。50①工程险点隐患和险工险段情况不清楚,扣15分。②险点隐患未及时处理,险工险段未落实度汛措施和应急处置预案,扣20分。③重点堤段或险工险段未按《堤防工程安全评价导则》要求开展堤防安全评价,扣15分。12.工程划界①工程管理范围完成划定,完成公告并设有界桩。②工程保护范围和保护要求。按照规定划定工程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管理范围设有界桩(实地桩或电子桩)和公告牌,保护范围和保护要求明确;管理范围内土地使用权属明确。35①未完成工程管理范围划定,此项不得分。②工程管理范围界桩和公告牌设置不合理、不齐全,扣10分。③工程保护范围划定率不足50%扣10分,未划定扣15分。④土地使用证领取率低于60%,每低10%扣2分,最高扣10分。13.涉河建设项目和活动管理①掌握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和活动情况,开展巡查。依法对涉河项目和活动开展巡查;河道滩地、岸线开发利用符合流域综合规划和有关规定;掌握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和活动情况;建设项目审查、审批及竣工验收资料齐全;发现违法违规建设项目和活动,及时制止、上报、配合查处工作。25①违法违规利用岸线和滩地,扣10分。②对河道内建设项目和活动情况不掌握,扣5分。③日常巡查工作不力,扣5分。④建设项目资料不全,扣5分。二、安全管理(340分)14.河道清障①对河道内阻水林木和高秆作物、阻水建筑物构筑物的基本情况清楚,并已采取相关措施。对河道内阻水林木和高秆作物、阻水建筑物构筑物的种类、规模、位置、设障单位等情况清楚;及时提出清障方案并督促完成清障任务;无违规设障现象。20①对河道内阻水林木和高秆作物、阻水建筑物构筑物情况不清楚,扣10分。②无清障计划或方案,扣5分。③对违规设障制止不力,扣5分。15.保护管理①开展日常巡查,处置发现问题,做好巡查记录。②工程管理范围内无违规建设行为。③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内无危害工程运行安全的活动。依法开展工程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巡查,发现违法行为予以制止并做好调查取证、及时上报、配合查处工作,工程管理范围内无违规建设行为;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内无危害工程运行安全的活动。30①未有效开展日常巡查工作,巡查不到位、记录不规范,扣5分。②发现问题未及时有效制止,扣5分;调查取证、报告投诉、配合查处不力,扣5分。③未开展必要的水法规宣传培训,扣5分。④工程管理范围内有违规建设行为,扣5分。⑤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内有危害工程运行安全的活动,扣5分。16.防汛组织①建立防汛责任制。②防汛抢险队伍落实,职责明确。防汛责任制落实,组织体系健全;防汛抢险队伍落实,职责清晰,任务明确,定期培训。20①防汛责任制不落实,组织体系不健全,扣10分。②防汛抢险队伍不落实,职责不清晰,任务不明确,扣5分。③防汛抢险队伍未开展培训,扣5分。二、安全管理(340分)17.防汛准备①按要求编制所辖范围的防洪预案。②适时开展防汛演练。按规定做好汛前防汛检查;根据防洪预案,落实各项度汛措施,开展防汛演练;基础资料齐全,图表(包括防汛组织体系图表、运行调度图表及险工险段等图表)准确规范;及时检修维护通信线路、设备,保障通信畅通。20①未开展汛前检查,扣5分。②防洪预案、度汛措施不落实,未开展防汛演练,扣5分。③基础资料不全、图表不规范,扣5分。④通信线路、设备检修不及时,通信系统运行不可靠,扣5分。18.防汛物料①有明确的防汛物料储备制度,落实管理人员。②防汛物料储备满足要求,管理有序。防汛物料储备制度健全,落实专人管理;物料储备满足要求,仓储规范,齐备完好,存放有序,建档立卡;抢险设备、器具完好;有防汛物资储备分布图或防汛物资抢险调运图,调运及时、方便。20①防汛物料储备制度不健全,调用规则不明确,未落实专人管理,扣5分。②防汛物料储备不满足要求,存放不当,台账混乱,扣5分。③抢险设备、器具保障率低,扣5分。④无防汛物资储备分布图或防汛物资抢险调运图,扣5分。19.工程抢险①及时发现险情,并且报告准确。②制定防汛抢险应急预案。制定防汛抢险应急预案;险情发现及时,报告准确;抢险方(预)案落实;险情抢护及时,措施得当。20①无防汛抢险应急预案,或预案操作性不强,抢险方(预)案不落实扣10分。②险情抢护不及时,措施不得当,扣10分。二、安全管理(340分)20.安全生产①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②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建立台账记录。③编制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并开展演练。④1年内无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排查治理记录规范;开展安全生产宣传和培训,安全设施及器具配备齐全并定期检验,安全警示标识、危险源辨识牌等设置规范;编制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并完成报备,开展演练;1年内无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50①1年内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此项不得分。②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不到位,制度不健全,扣10分。③安全生产隐患排查不及时,隐患整改治理不彻底,台账记录不规范,扣10分。④安全设施及器具不齐全,未定期检验或不能正常使用,安全警示标识、危险源辨识牌设置不规范,扣5分。⑤安全生产应急预案未编制、未报备,扣5分。⑥未按要求开展安全生产宣传、培训和演练,扣5分。⑧3年内发生一般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扣15分。三、运行管护(190分)21.工程巡查①开展工程巡查工作。②做好检查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按照相关规程规定开展经常检查、定期检查和特别检查工作,检查内容全面,记录详细规范;发现处理及时到位。50①未开展工程巡查,此项不得分。②巡查不规范,巡查路线、频次和内容不符合规定,扣15分。③巡查记录不规范、不准确,扣15分。④巡查发现问题处理不及时到位,扣20分。三、运行管护(190分)22.工程观测与监测①对重点河段开展河势(深泓)等观测。②观测设施完好。按要求对工程及河势(深泓)开展观测;观测资料及时分析,整编成册;观测设施完好率达90%以上;按规定有计划的进行堤防隐患探查和河道防护工程根石探测;对重要堤段、重点部位按规定开展安全监测,沉降位移等监测项目、频次符合要求,数据可靠,记录完整,资料整编分析及时,定期开展设备校验和比测。50①未开展观测或监测,此项不得分。②观测频次不满足要求,扣5分。③观测资料未分析,或整编不规范扣10分。④观测设施完好率低于90%,每低5%扣1分,最高扣5分。⑤未对堤防进行隐患探查和根石探测,扣10分。⑥监测设施资料缺失或不可靠,扣5分。⑦监测项目、记录等不符合要求,缺测严重或可靠性差,扣5分;整编分析质量差,扣5分。⑧未定期开展设备校准和比测,扣5分。23.维修养护①开展工程维修养护。②有维修养护记录。按照有关规定开展维修养护,制定养护计划,实施过程规范,维修养护到位,工作记录完整;大修项目有设计和审批,按计划完成;加强项目实施过程管理和验收,项目资料齐全。60①未开展维修养护,此项不得分。②维修养护不及时、不到位,扣20分。③未制定维修养护计划,实施过程不规范,未按计划完成,扣10分。④维修养护工作验收标准不明确,过程管理不规范,扣10分。⑤大修项目无设计、无审批,验收不及时,扣10分。⑥维修养护记录缺失或混乱,扣10分。24.害堤动物防治①对害堤动物基本情况清楚。②对害堤动物有防治措施。在害堤动物活动区有防治措施,防治效果好;无獾狐、白蚁等洞穴。30①害堤动物防治措施不落实,或防治效果不好,扣15分。②发现獾狐、白蚁等洞穴未及时处理,每处扣5分,最高扣15分。四、管理保障(180分)25.管理体制①管理主体明确,责任落实到人。②岗位设置和人员满足运行管理需要,建立市场化管养机制。管理体制顺畅,权责明晰,责任落实;管养机制健全,岗位设置合理,人员满足工程管理需要;单位有职工培训计划并按计划落实;建立市场化机制实现管养分离。35①管理体制不顺,扣10分。②机构不健全,岗位设置与职责不清晰,扣10分。③管养机制不健全,未实现管养分离,扣10分。④未开展业务培训,人员专业技能不足,扣5分。26.标准化工作手册①编制标准化管理工作手册,满足运行管理需要。按照有关标准及文件要求,编制标准化管理工作手册,细化到管理事项、管理程序和管理岗位,针对性和执行性强。20①未编制标准化管理工作手册,此项不得分。②标准化管理手册编制质量差,不能满足相关标准及文件要求,扣10分。③标准化管理手册未细化,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强,扣5分。④未按标准化管理手册执行,扣5分。27.规章制度①管理制度满足需要。建立健全并不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内容完整,要求明确。30①管理制度不健全,扣20分。②管理制度针对性和操作性不强,落实或执行效果差,扣10分。28.经费保障①工程运行管理经费和维修养护经费满足工程管护需要。②人员工资足额兑现。管理单位运行管理经费和工程维修养护经费及时足额保障,满足工程管护需要,来源渠道畅通稳定,财务管理规范;人员工资按时足额兑现,福利待遇不低于当地平均水平,按规定落实职工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45①运行管理、维修养护等费用不能及时足额到位,扣20分。②运行管理、维修养护等经费使用不规范,扣10分。③人员工资不能按时发放,福利待遇低于当地平均水平,扣10分。④未按规定落实职工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扣5分。四、管理保障(180分)29.精神文明①基层党建工作扎实。②领导班子团结,职工爱岗敬业。③单位秩序良好。重视党建工作,注重精神文明和水文化建设,管理单位内部秩序良好,领导班子团结,职工爱岗敬业,文体活动丰富。20①领导班子成员受到党纪政纪处分,且在影响期内,此项不得分。②上级主管部门对单位领导班子的年度考核结果不合格,扣10分。③单位秩序一般,精神文明和水文化建设不健全,扣10分。30.档案管理①档案有集中存放场所,档案管理人员落实,档案设施完好。②档案资料规范齐全,存放管理有序。档案管理制度健全,配备档案管理人员;档案设施完好,各类档案分类清楚,存放有序,管理规范;档案管理信息化程度高。30①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规范,设施不足,扣10分。②档案管理人员不明确,扣5分。③档案内容不完整、资料缺失。④工程档案信息化程度低,扣5分。五、信息化建设(50分)31.信息化平台建设①应用工程信息化平台。②实现工程信息动态管理。建立工程管理信息化平台,实现工程在线监管;工程信息及时动态更新,与上级管理部门相关平台实现信息融合共享、上下贯通。20①未应用工程信息化平台,此项不得分。②未建立工程管理信息化平台,扣5分。③未实现在线监管,扣5分。④工程信息不全面、不准确,或未及时更新,扣5分。⑤工程信息未与上级管理部门相关平台实现共享,扣5分。32.自动化监测预警①监测监控基本信息录入平台。②监测监控出现异常时及时采取措施。雨水情、安全监测、视频监控等关键信息接入信息化平台,实现动态管理;监测监控数据。15①雨水情、安全监测、视频监控等关键信息未接入信息化平台,扣5分。②数据异常时,无法自动识别险情,扣5分。③出现险情时,无法及时预警预报,扣5分33.网络安全管理①制定并落实网络平台管理制度。网络平台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健全;网络安全防护措施完善。15①网络平台安全管理制度体系不健全,扣5分。②网络安全防护措施存在漏洞,扣10分。说明:1.本区标准化评价采用千分制考核,总分达到920分(含)以上,且工程状况、安全管理、运行管护、管理保障四个类别评价得分均不低于该类别总分85%的为合格。评价中若出现合理缺项,合理缺项评价得分计算方法为“合理缺项得分=[项目所在类别评价得分/(项目所在类别标准分-合理缺项标准分)]×合理缺项标准分”。2.表中扣分值为评分要点的最高扣分值,评分时可依据具体情况在该分值范围内酌情扣分。区河道管理所及有关单位:根据《上海市水务局关于做好2023年水利工程标准化创建的通知》(沪水务〔2023〕429号)的要求,为科学评价本区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水平,保障工程运行安全和效益充分发挥,现结合《上海市水务局关于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的实施意见〉<上海市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评价细则〉及其评价标准的通知》(沪水务〔2022〕450号),制定了《上海市长宁区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评价工作方案》,并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特此通知。附件:《上海市长宁区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评价工作方案》上海市长宁区水务局2023年8月7日长宁区建设和管理委员会2023年8月9日印发上海市长宁区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评价工作方案为科学评价本区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水平,保障工程运行安全和效益充分发挥,根据《上海市水务局关于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的实施意见〉<上海市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评价细则〉及其评价标准的通知》(沪水务〔2022〕450号)及《上海市水务局关于做好2023年水利工程标准化创建的通知》(沪水务〔2023〕429号)等有关文件,制定本区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评价工作方案。一、评价内容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评价是按照评价标准对工程管理标准化建设成效开展全面考核评价,主要包括工程状况、安全管理、运行管护、管理保障、信息化建设等内容。二、评价对象区管已建成并运行的泵闸、堤防等具有防洪功能的水利工程,并应满足以下条件:工程(包括新建、除险加固、更新改造等)通过竣工验收或完工验收投入运行,工程运行正常;水闸(泵站)工程按照《水闸注册登记管理办法》的要求完成注册登记;水闸(泵站)工程按照《水闸安全鉴定管理办法》的要求进行安全鉴定,鉴定结果达到二类及以上标准或已完成除险加固,堤防工程达到设计标准。三、评价小组评价小组从市水利工程标准化评价专家库抽取,且抽取的专家不得来自长宁区。四、评价方法评价分为自评、集中汇报、现场踏看、内业检查和赋分评价五个部分。(一)自评工程管理单位根据《上海市长宁区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评价标准》(附件1)相关要求开展自评后向长宁区水务局进行申报。(二)集中汇报工程管理单位准备书面工作总结和PPT汇报材料,由相关负责同志现场汇报,工作总结及PPT汇报材料提交长宁区水务局备存。(三)现场踏看专家组成员现场踏看管理区域,了解工程状况、运行情况等,管理单位和运行企业派1-2名工作人员现场答疑。(四)内业检查专家组采取集中检查的方式进行内业检查,各管理单位按照附件1和实际情况准备相关资料。(五)赋分评价标准化评价采取千分制评分,专家组根据现场实效和内业资料,综合考评赋分。五、评价结果评价结果将以区水务局发文形式予以公布。通过本区评价的水利工程,将择优选送参加市级考核评定。存在下列情况之一,评价不予通过:(一)评价年度内发生生产安全事故;(二)未落实管理单位或管理责任主体;(三)未落实工程运行管护经费;(四)没有数据互联互通的运管平台。六、后续管理通过标准化评价的工程管理单位应加强运行管理标准化建设,根据评价标准每年进行年度自评,并将年度自评结果报长宁区水务局。通过标准化管理评价的工程,凡出现以下情况之一的,予以取消:未开展年度自评工作;工程安全鉴定为三类及以下(不可抗力造成的险情除外),且三年内未完成除险加固;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监督检查发现存在严重运行管理问题;(五)发生其他造成社会不良影响的重大事件。附件1:上海市长宁区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评价标准表1泵闸工程标准化管理评价标准类别项目标准化基本要求评价标准评价内容及要求标准分评价指标及赋分工程状况(250分)1.工程面貌与环境①工程整体完好。②工程管理范围整洁有序。③工程管理范围绿化、水土保持良好。工程整体完好、外观整洁,工程管理范围整洁有序;工程管理范围绿化程度较高,水土保持良好,水质和水生态环境良好。25①工程形象面貌较差,扣8分。②工程管理范围杂乱,存在垃圾杂物堆放问题,扣5分。③工程管理范围宜绿化区域绿化率60%~80%扣2分,低于60%扣5分。④管理范围存在水土流失现象,水生态环境差,扣5分。⑤缺少工程铭牌,工程概况、主要参数信息不全,扣2分。2.闸室(泵房①闸室结构(闸墩、底板、边墙等)及两岸连接建筑物安全,无明显倾斜、开裂、不均匀沉降等重大缺陷。②消能防冲及防渗排水设施运行正常。③泵房底板、电机层以下建筑物挡水结构、混凝土墙体、进出水混凝土管道等结构完好。闸室结构(闸墩、底板、边墙等)及两岸连接建筑物安全,无倾斜、开裂、不均匀沉降等安全缺陷;消能防冲及防渗排水设施完整、运行正常;闸室结构表面无破损、露筋、剥蚀、开裂;闸室无漂浮物,上下游连接段无明显淤积;泵房混凝土墙体无渗水、漏水、破损。50①闸室结构(闸墩、底板、边墙等)或泵房结构及两岸连接建筑物不安全,存在明显倾斜、开裂、不均匀沉降等重大缺陷,此项不得分。②消能防冲及防渗排水设施破损,影响正常运行,扣10分。③混凝土结构破损、露筋、剥蚀等,每处扣2分,最高扣10分;闸室结构存在贯穿裂缝,每处扣5分,最高扣20分。④闸室有成堆漂浮物,扣5分;闸室(泵房)上下游连接段淤积明显,扣5分。一、工程状况(250分)3.闸门①闸门能正常启闭。②闸门无裂纹,无明显变形、卡阻,止水正常。闸门启闭顺畅,止水正常,表面整洁,无裂纹,无明显变形、卡阻、锈蚀,埋件、承载构件、行走支承零部件无缺陷,止水装置密封可靠;吊耳无裂纹或锈损;按规定开展安全检测及设备等级评定;冰冻期间对闸门采取防冰冻措施。45①闸门无法正常启闭,此项不得分。②闸门表面不整洁,扣5分;止水效果差,漏水严重,扣10分。③门体存在变形、锈蚀、卡阻等缺陷,扣10分。④行走支承有缺陷,扣3分;埋件、承载构件变形,扣5分;吊耳存在裂纹或锈损,扣2分。⑤未按规定开展闸门安全检测及设备等级评定,扣5分。⑥冰冻期间未对闸门采取防冰冻措施,扣5分。4.启闭机、水泵及机电设备①启闭设施完好,运行正常。②水泵设施完好,运行正常。③机电设备运行正常,指示准确。启闭设备整洁,启闭机运行顺畅,无锈蚀、漏油、损坏等,钢丝绳、螺杆或液压部件等无异常,保护和限位装置有效;水泵运行顺畅,无锈蚀漏油,在规定的电压、电流、功率、扬程范围内运行;机电设备完好、运行正常,按规定对电气设备、指示仪表、避雷设施、接地等进行定期检验,无安全隐患;线路整齐、牢固、标注清晰;按规定开展安全检测及设备等级评定;备用电源可靠。45①启闭设施、水泵或机电设备无法正常运行,此项不得分。②启闭机、水泵有明显锈蚀扣5分;漏油严重扣5分;无保护或限位装置扣5分;保护或限位装置安装不到位,扣5分;钢丝绳有断丝、缠绕厚度等不满足规范要求,螺杆有弯曲或液压部件存在严重缺陷,扣5分;启闭机房开裂、漏水、环境卫生差等,扣5分。③电气设备、指示仪表、避雷设施、接地等未定期检验,扣5分;线路凌乱、松动、标注不清晰,扣5分。④未按规定开展设施设备安全检测及设备等级评定,扣5分。⑤备用电源未按有关规定维护,扣5分。一、工程状况(250分)5.上下游河道和堤防①河道无影响运行安全的严重冲刷或淤积。②两岸堤防规整。上下游河道无明显淤积或冲刷;两岸堤防完整、完好。40①管理范围内上下游河道冲刷或淤积严重,影响运行安全,扣20分;冲刷或淤积明显,尚不影响安全,扣10分。②两岸堤防存在渗漏、塌陷、开裂等现象,每个缺陷扣5分,最高扣20分。6.管理设施①安全监测设施满足运行管理要求。②防汛道路、通信条件、电力供应满足防汛抢险要求。安全监测、视频监视、警报设施,防汛道路、通信条件、电力供应、管理用房满足运行管理和防汛抢险要求。30①安全监测设施设置不足,扣10分。②视频监视、警报设施设置不足,稳定性、可靠性存在缺陷,扣5分。③防汛道路路况差、通信条件不可靠、电力供应不稳定,扣10分。④管理用房存在不足,扣5分。7.标识标牌①设置有责任人公示牌。②设置有安全警示标牌。③通航水闸告示栏。工程管理区域内设置必要的工程简介牌、责任人公示牌、安全警示、通航告示等标牌,内容准确清晰,设置合理。15①工程简介、保护要求、宣传标识错乱、模糊,扣5分。②责任人公示牌内容不实、损坏模糊,扣5分。③安全警示标牌布局不合理、埋设不牢固,扣5分。二、安全管理(230分)8.注册登记①按规定完成注册登记。按照《水闸注册登记管理办法》完成注册登记;登记信息完整准确,更新及时。30①未按规定注册登记,此项不得分。②注册登记信息不完整、不准确,存在虚假或错误问题等,扣20分。③注册登记信息变更不及时,信息与工程实际存在差异,扣10分。二、安全管理(230分)9.工程划界①工程管理范围完成划定,完成公告并设有界桩。②工程保护范围和保护要求明确。按照规定划定工程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管理范围设有界桩(实地桩或电子桩)和公告牌,保护范围和保护要求明确;管理范围内土地使用权属明确。35①未完成工程管理范围划定,此项不得分。②工程管理范围界桩和公告牌设置不合理、不齐全,扣10分。③工程保护范围划定率不足50%扣10分,未划定扣15分。④土地使用证领取率低于60%,每低10%扣2分,最高扣10分。10.保护管理①开展水事巡查工作,处置发现问题,做好巡查记录。②工程管理范围内无违规建设行为,工程保护范围内无危害工程运行安全的活动。依法开展工程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巡查,发现水事违法行为予以制止,并做好调查取证、及时上报、配合查处工作,工程管理范围内无违规建设行为,工程保护范围内无危害工程安全活动。25①未有效开展水事巡查工作,巡查不到位、记录不规范,扣5分。②发现问题未及时有效制止,调查取证、报告投诉、配合查处不力,扣5分。③工程管理范围内存在违规建设行为或危害工程安全活动,扣10分;工程保护范围内存在危害工程安全活动,扣5分。11.安全鉴定①按规定开展安全鉴定。②鉴定发现问题落实处理措施。按照《水闸安全鉴定管理办法》及《水闸安全评价导则》开展安全鉴定;鉴定成果用于指导水闸的安全运行管理和除险加固、更新改造。50①未在规定期限内开展安全鉴定,此项不得分。②鉴定承担单位不符合规定,扣20分。③鉴定成果未用于指导水闸安全运行、更新改造和除险加固等,扣15分。④末次安全鉴定中存在的问题,整改不到位,有遗留问题未整改,扣15分。二、安全管理(230分)12.防汛管理①有防汛抢险应急预案并演练。②有必要防汛物资。③预警、预报信息畅通。防汛组织体系健全;防汛责任制和防汛抢险应急预案落实并演练;按规定开展汛前检查;配备必要的抢险工具、器材设备,明确大宗防汛物资存放方式和调运线路,物资管理资料完备;预警、预报信息畅通。40①防汛组织体系不健全,防汛责任制不落实,扣10分。②无防汛抢险应急预案,扣10分;防汛抢险应急预案编制质量差,可操作性不强,未开展演练,扣5分;防汛抢险队伍组织、人员、任务、培训未落实,扣5分。③未开展汛前检查,扣5分。④抢险工具、器材配备不完备、大宗防汛物资存放方式或调运线路不明确,扣3分;物资管理资料不完备,扣2分。⑤警、报汛、调度体系不完善,扣5分。13.安全生产①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②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建立台账记录。③编制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并开展演练。④1年内无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排查治理记录规范;开展安全生产宣传和培训,安全设施及器具配备齐全并定期检验,安全警示标识、危险源辨识牌等设置规范;编制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并完成报备,开展演练;1年内无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50①1年内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此项不得分。②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不到位,制度不健全,扣10分。③安全生产隐患排查不及时,隐患整改治理不彻底,台账记录不规范,扣10分。④安全设施及器具不齐全,未定期检验或不能正常使用,安全警示标识、危险源辨识牌设置不规范,扣5分。⑤安全生产应急预案未编制、未报备,扣5分。⑥未按要求开展安全生产宣传、培训和演练,扣5分。⑦3年内发生一般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扣15分。三、运行管护(240分)14.管理细则①制订有关技术管理实施细则。结合工程具体情况,及时制订完善水闸、泵站技术管理实施细则(如工程巡视检查和安全监测制度、工程调度运用制度、闸门启闭机操作规程、水泵运行操作规程、船舶过闸操作规程、工程维修养护制度等),内容清晰,要求明确。30①未制定管理实施细则,此项不得分。②细则内容不完善,扣10分。③未及时修订技术管理实施细则,扣10分。④细则针对性、可操作性不强,扣10分15.工程巡查①开展工程巡查。②做好巡查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按照水闸技术管理规程、泵站技术管理规程开展日常检查、定期检查和专项检查,巡查路线、频次和内容符合要求,记录规范,发现问题处理及时到位。40①未开展工程巡查,此项不得分。②巡查不规范,巡查路线、频次和内容不符合规定,扣15分。③巡查记录不规范、不准确,扣10分。④巡查发现问题处理不及时到位,扣15分。16.安全监测①开展安全监测。②做好监测数据记录、整编、分析工作。按照《水闸安全监测技术规范》要求开展安全监测,监测项目、频次符合要求;数据可靠,记录完整,资料整编分析有效;定期开展监测设备校验和比测。40①未开展安全监测,此项不得分。②监测项目、频次、记录等不规范,扣15分。③缺测严重,数据可靠性差,整编分析不及时,扣15分。④监测设施考证资料缺失或不可靠,未定期开展监测设备校准,未定期对自动化监测项目进行人工比测,扣10分。三、运行管护(240分)17.维修养护①开展工程维修养护。②有维修养护记录。按照有关规定开展维修养护,制定维修养护计划,实施过程规范,维修养护到位,工作记录完整;加强项目实施过程管理和验收,项目资料齐全。40①未开展维修养护,此项不得分。②维修养护不及时、不到位,扣15分。③未制定维修养护计划,实施过程不规范,未按计划完成,扣10分。④维修养护工作验收标准不明确,过程管理不规范,扣5分。⑤大修项目无设计、无审批,验收不及时,扣5分。⑥维修养护记录缺失或混乱,扣5分。18.控制运用①有按规定批复或备案的水闸、泵站调度方案。②调度运行方案和指令执行到位。③有调度运用记录。有水闸、泵站控制调度方案并按规定申请批复或备案;按控制调度方案或上级主管部门的指令组织实施,并做好记录。50①无水闸、泵站调度方案,此项不得分。②调度方案未按规定报批或备案,扣15分;调度方案编制质量差,调度原则、调度权限不清晰,扣5分;修订不及时,调度指标和调度方式变动未履行程序,扣10分。③未按方案或指令实施水闸控制运用,扣15分;调度过程记录不完整、不规范等,扣5分。19.操作运行①有闸门、水泵及启闭设备操作规程,并明示。②操作流程规范,有操作记录。按照规定编制闸门、水泵及启闭设备操作规程,并明示;根据工程实际,编制详细的操作手册,内容应包括闸门启闭机、水泵及机电设备等操作流程等;严格按规程和调度指令操作运行,操作人员固定,定期培训;无人为事故;操作记录规范。40①无闸门、水泵及启闭设备操作规程,此项不得分。②操作规程未明示,扣5分;未按规程进行操作,扣15分;操作人员不固定,不能定期培训,扣5分。③有记录不规范,无负责人签字或别人代签,扣5分;操作完成后,未按要求及时反馈操作结果,每发现一次扣1分,最高扣5分。④未编制详细操作手册,扣5分。四、管理保障(180分)20.管理体制①管理主体明确,责任落实到人。②岗位设置和人员满足运行管理需要。管理体制顺畅,权责明晰,责任落实;管养机制健全,岗位设置合理,人员满足工程管理需要;管理单位有职工培训计划并按计划落实。35①管理体制不顺畅,扣10分。②管理机构不健全,岗位设置与职责不清晰,扣10分。③运行管护机制不健全,未实现管养分离,扣10分。④年度未开展业务培训,人员专业技能不足,扣5分21.标准化工作手册①编制标准化管理工作手册,满足运行管理需要。按照有关标准及文件要求,编制标准化管理工作手册,细化到管理事项、管理程序和管理岗位,针对性和执行性强。20①未编制标准化管理工作手册,此项不得分。②标准化管理手册编制质量差,不能满足相关标准及文件要求,扣10分。③标准化管理手册未细化,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强,扣5分。④未按标准化管理手册执行,扣5分。22.规章制度①管理制度满足需要,明示关键制度和规程。建立健全并不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内容完整,要求明确,按规定明示关键制度和规程。30①管理制度不健全,扣10分。②管理制度针对性和操作性不强,落实或执行效果差,扣10分。③闸门(水泵)操作等关键制度和规程未明示,扣10分.23.经费保障①工程运行管理经费和维修养护经费满足工程管护需要。②人员工资足额兑现。管理单位运行管理经费和工程维修养护经费及时足额保障,满足工程管护需要,来源渠道畅通稳定,财务管理规范;人员工资按时足额兑现,福利待遇不低于当地平均水平,按规定落实职工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45①运行管理、维修养护等费用不能及时足额到位,扣20分。②运行管理、维修养护等经费使用不规范,扣10分。③人员工资不能按时发放,福利待遇低于当地平均水平,扣10分。④未按规定落实职工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扣5分。四、管理保障(180分24.精神文明①基层党建工作扎实,领导班子团结。②单位秩序良好,职工爱岗敬业。重视党建工作,注重精神文明和水文化建设,管理单位内部秩序良好,领导班子团结,职工爱岗敬业,文体活动丰富。20①领导班子成员受到党纪政纪处分,且在影响期内,此项不得分。②上级主管部门对单位领导班子的年度考核结果不合格,扣10分。③单位秩序一般,精神文明和水文化建设不健全,扣6分。④未参加行业服务品牌、服务明星争创活动扣4分。25.档案管理①档案有集中存放场所,档案管理人员落实,档案设施完好。②档案资料规范齐。档案管理制度健全,配备档案管理人员;档案设施完好,各类档案分类清楚,存放有序,管理规范;档案管理信息化程度高。30①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规范,设施不足,扣10分。②档案管理人员不明确,扣5分。③档案内容不完整、资料缺失,扣10分。④工程档案信息化程度低,扣5分。五、信息化建设(100分)26.信息化平台建设①应用工程信息化平台。②实现工程信息动态管理。建立工程管理信息化平台,实现工程在线监管和自动化控制;工程信息及时动态更新,与水利部相关平台实现信息融合共享、上下贯通。40①未应用工程信息化平台,此项不得分。②未建立工程管理信息化数据库或平台,扣10分。③未实现在线监管或自动化控制,扣10分。④工程信息不全面、不准确,或未及时更新,扣10分。⑤工程信息未与上级单位相关平台信息融合共享,扣10分。27.自动化监测预警①监测监控基本信息录入平台。②监测监控出现异常时及时采取措施。雨水情、安全监测、视频监控等关键信息接入信息化平台,实现动态管理;监测监控数据异常时,能够自动识别险情,及时预报预警。30①雨水情、安全监测、视频监控等关键信息未接入信息化平台,扣10分。②数据异常时,无法自动识别险情,扣10分。③出现险情时,无法及时预警预报,扣10分。五、信息化建设(100分)28.网络安全管理①制定并落实网络平台管理制度。网络平台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健全;网络安全防护措施完善。30①网络平台安全管理制度体系不健全,扣10分。②网络平台运行无经费保障,扣5分;管理人员不明确扣5分。③网络安全防护措施存在漏洞,扣10分。说明:1.本区标准化评价采用千分制考核,总分达到900分(含)以上,且工程状况、安全管理、运行管护、管理保障四个类别评价得分均不低于该类别总分85%的为合格。评价中若出现合理缺项,合理缺项评价得分计算方法为“合理缺项得分=[项目所在类别评价得分/(项目所在类别标准分-合理缺项标准分)]×合理缺项标准分”。2.表中扣分值为评分要点的最高扣分值,评分时可依据具体情况在该分值范围内酌情扣分。表2堤防工程标准化管理评价标准类别项目标准化基本要求评价标准评价内容及要求标准分评价指标及赋分一、工程状况(240分)1.堤(墙)身①堤顶、堤肩完整平顺,无杂草、垃圾。墙体完好、立面干净整洁。②堤坡无明显凹陷、起伏等。堤(墙)身断面、护堤地宽度保持设计或竣工验收的尺度;堤肩线直、弧圆,堤坡平顺;堤(墙)身无裂缝、冲沟、无洞穴、无杂物垃圾堆放;护堤地边界明确。40①堤(墙)身断面(高程、顶宽、堤坡)、护堤地(面积)未保持设计或竣工验收尺度,每项(处)扣5分,最高扣20分。②堤顶、堤肩线、不顺畅,扣5分。③堤坡不平顺,有明显凹陷、起伏等,扣5分。④发现堤(墙)身裂缝、冲沟、洞穴、堆放杂物垃圾或立面不整洁等情况,每处扣5分,最高扣10分。2.堤防道路(防汛通道)①堤防道路(防汛通道)完整、平坦。②满足防汛抢险通车要求。堤防道路(防汛通道)畅通可达,满足防汛抢险通车要求;堤顶(后戗、防汛路)路面完整、平坦,无坑、无明显凹陷和波状起伏,雨后无积水;上堤辅道与堤坡交线顺直、规整,未侵蚀堤身。30①堤防道路(防汛通道)路面不平,明显凹陷,雨后有积水,扣10分。②堤顶路面或上堤辅道路面有裂缝、坑洼等情况,扣10分。③上堤辅道与堤坡交线不规整,每处扣5分,最高扣10分。3.堤岸防护工程①堤岸防护工程封顶严密。②表面无明显缺陷、洼坑及局部砌石松动变形或脱落等现象。堤岸防护工程(护坡、护岸、护脚等)无缺损、无坍塌、无松动;堤面平整;护坡平顺;工程整洁美观。40①工程有缺损、坍塌、松动,每处扣5分,最高扣10分。②堤面不平整,扣10分;护坡不平顺,扣10分。③工程上杂草丛生,脏、乱、差,扣5分。一、工程状况(240分)4.穿堤建筑物①穿堤建筑物堤段无明显沉降、裂缝、空隙等重大缺陷和隐患。穿堤建筑物堤段无重大隐患;穿堤建筑物(桥梁、涵闸、各类管线等)符合安全运行要求;金属结构及启闭设备养护良好、运转灵活;混凝土无老化、破损现象;堤身与建筑物联结可靠,接合部无隐患、无不均匀沉降裂缝、空隙、渗漏现象;非直管穿堤建筑物情况清楚、责任明确、安全监管到位。40①穿堤建筑物不符合安全运行要求,扣10分。②启闭机运转不灵活、金属构件严重锈蚀,扣5分。③混凝土老化、破损、裂缝,每处扣5分,最高扣10分。④发现明显沉降、渗漏等现象,扣10分。⑤非直管穿堤建筑物情况不清楚、责任不明确、安全监管不到位,扣5分。5.生物防护工程①堤(坝)坡草皮整齐无缺失,无高杆杂草。②工程管理范围内,林木种类、布局符合《堤防工程管理设计规范》要求,宜绿化区域绿化率达80%以上。工程管理范围内树、草种植合理,宜植防护林的地段形成生物防护体系;堤(坝)坡草皮整齐,无高杆杂草;堤肩草皮(有堤肩边埂的除外)每侧宽0.5m以上;林木缺损率小于5%,无病虫害;有计划对林木进行间伐更新。30①堤(坝)坡草皮不整齐、有高杆杂草等,扣5分。②宜植地段未形成生物防护体系,扣2分。③宜绿化区域绿化率达不到80%,扣3分。④堤肩草皮不满足要求,扣2分。⑤林木缺损率高于5%,每缺损5%扣5分,最高扣10分。⑥发现病虫害未及时处理或处理效果不好,扣5分。⑦林木间伐更新无计划,扣3分。6.工程排水系统①排水设施齐全,系统完善。②堤防工程排水畅通。工程排水畅通;按规定各类工程排水沟、减压井、排渗沟齐全、畅通,沟内杂草、杂物清理及时,无堵塞、破损现象。20①工程排水系统不完善,扣15分。②排水沟、减压井、排渗沟堵塞、破损,扣5分。一、工程状况(240分)7.办公设施和环境①有必要的办公场所。管理用房及配套设施完善,管理有序;管理单位庭院整洁,环境优美,绿化程度高;按《堤防工程管理设计规范》配备相应的管理设施设备。20①管理用房及文体等配套设施不完善或管理混乱,扣5分。②管理单位(包括基层站、所、段等)办公、生产、生活等环境较差,扣5分。③环境绿化不足或存在乱放垃圾杂物现象,扣5分。④未按规范配置相应的管理设施设备,扣5分。8.标识标牌①设置有工程简介牌。②设置有安全警示标牌。③设置有堤防里程桩牌。标志标牌设置合理;按照《堤防工程管理设计规范》《防汛墙工程设计标准》要求设置各类工程管理标志标牌,标志标牌规范统一、布局合理、埋设牢固、齐全醒目。20①标志标牌(里程桩、禁行杆、限速(重)牌、分界牌、险工险段及工程标牌、工程简介牌等)不规范、不统一,扣10分。②标志标牌布局不醒目、不美观,扣5分。③标志标牌布局不合理、埋设不牢固,扣5分。二、安全管理(340分)9.信息登记①按规定完成堤防信息登记。开展堤防信息登记;登记信息完整准确,更新及时。30①未开展信息登记,此项不得分。②登记信息不完整、不准确,扣10分。③登记信息更新不及时,扣10分。④险工险段信息未及时上报更新,扣10分。10.工程标准①堤防工程达到设计防洪标准。堤防工程已完工或已达标加固,堤身断面、堤顶(后戗、防汛通道)满足设计要求。20①达不到设计防洪(或竣工验收)标准,按长度计,每10%扣5分,最高扣20分。二、安全管理(340分)11.隐患排查治理及险工险段管理①险点隐患记录清楚,险工险段判别准确。②险点隐患及时处理。③险工险段落实度汛措施和应急处置方案。按规定开展隐患排查和险工险段判别,工程险点隐患和险工险段情况清楚;险点隐患及时处理,险工险段落实度汛措施和应急处置方案;根据需要及时开展安全评价。50①工程险点隐患和险工险段情况不清楚,扣15分。②险点隐患未及时处理,险工险段未落实度汛措施和应急处置预案,扣20分。③重点堤段或险工险段未按《堤防工程安全评价导则》要求开展堤防安全评价,扣15分。12.工程划界①工程管理范围完成划定,完成公告并设有界桩。②工程保护范围和保护要求。按照规定划定工程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管理范围设有界桩(实地桩或电子桩)和公告牌,保护范围和保护要求明确;管理范围内土地使用权属明确。35①未完成工程管理范围划定,此项不得分。②工程管理范围界桩和公告牌设置不合理、不齐全,扣10分。③工程保护范围划定率不足50%扣10分,未划定扣15分。④土地使用证领取率低于60%,每低10%扣2分,最高扣10分。13.涉河建设项目和活动管理①掌握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和活动情况,开展巡查。依法对涉河项目和活动开展巡查;河道滩地、岸线开发利用符合流域综合规划和有关规定;掌握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和活动情况;建设项目审查、审批及竣工验收资料齐全;发现违法违规建设项目和活动,及时制止、上报、配合查处工作。25①违法违规利用岸线和滩地,扣10分。②对河道内建设项目和活动情况不掌握,扣5分。③日常巡查工作不力,扣5分。④建设项目资料不全,扣5分。二、安全管理(340分)14.河道清障①对河道内阻水林木和高秆作物、阻水建筑物构筑物的基本情况清楚,并已采取相关措施。对河道内阻水林木和高秆作物、阻水建筑物构筑物的种类、规模、位置、设障单位等情况清楚;及时提出清障方案并督促完成清障任务;无违规设障现象。20①对河道内阻水林木和高秆作物、阻水建筑物构筑物情况不清楚,扣10分。②无清障计划或方案,扣5分。③对违规设障制止不力,扣5分。15.保护管理①开展日常巡查,处置发现问题,做好巡查记录。②工程管理范围内无违规建设行为。③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内无危害工程运行安全的活动。依法开展工程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巡查,发现违法行为予以制止并做好调查取证、及时上报、配合查处工作,工程管理范围内无违规建设行为;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内无危害工程运行安全的活动。30①未有效开展日常巡查工作,巡查不到位、记录不规范,扣5分。②发现问题未及时有效制止,扣5分;调查取证、报告投诉、配合查处不力,扣5分。③未开展必要的水法规宣传培训,扣5分。④工程管理范围内有违规建设行为,扣5分。⑤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内有危害工程运行安全的活动,扣5分。16.防汛组织①建立防汛责任制。②防汛抢险队伍落实,职责明确。防汛责任制落实,组织体系健全;防汛抢险队伍落实,职责清晰,任务明确,定期培训。20①防汛责任制不落实,组织体系不健全,扣10分。②防汛抢险队伍不落实,职责不清晰,任务不明确,扣5分。③防汛抢险队伍未开展培训,扣5分。
上海长宁区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长宁关于同意上海长宁中山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收购上海菱腾置业有限公司的批复
2024-04-10
长宁关于同意无偿划转上海长宁中山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股权的批复
2024-03-15
长宁关于同意上海长宁中山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增资的批复
2024-02-20
长宁关于同意上海中山建设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协议转让长宁路3333号整幢房屋的批复
2022-09-27
长宁关于上海中山万博房屋租赁有限公司无偿划转的批复
2021-07-02
长宁关于对上海中山建设实业发展总公司进行公司制改革的批复
2021-04-14
长宁关于印发《长宁区住宅修缮行业“红心向党匠心修缮”党建领航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2025-02-21
长宁关于开展2025年度社会组织评估工作的通知
2025-02-17
上海长宁区产业园区
-
映巷创意工场
上海-长宁区
-
愚园1890
上海-长宁区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科技园
上海-长宁区
-
上海上生慧谷生物科技园
上海-长宁区
-
临空经济园区
上海-长宁区
-
法华525创意树林
上海-长宁区
上海长宁区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上海长宁区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立即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