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引领长三角打造世界级城市群核心引擎
长三角
所属地区:上海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12日
上海作为长江三角洲世界级城市群核心城市,正以强化创新驱动、深化区域协同、优化招商引资环境为抓手,全面推进世界级城市群建设。《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明确其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和文化大都市定位,通过构建内外聚合创新网络、制定区域协同发展行动计划,引领长三角实现更高水平一体化发展。
一、战略定位:锚定卓越全球城市目标
上海的城市性质被定为长江三角洲世界级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同时明确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和文化大都市。在全球城市定位中,"卓越"的定语既呼应城市精神,也体现参与国际竞争合作的追求。发展指标对标纽约、伦敦、东京等全球城市,从创新、人文、生态等维度确立卓越标准,规划到2035年重要发展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到2050年各项指标全面实现国际领先。这一战略定位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建设提供了核心引领方向。
二、创新驱动:共建内外聚合创新网络
长三角地区正强化创新对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功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通过充分发挥区域创新资源优势,持续开展科技联合攻关,共建内外聚合的创新网络。上海作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其建设是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上海正率先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通过科创中心建设为区域发展提供核心技术支撑和创新动能,推动长三角成为全球创新网络的重要节点。
三、区域协同:制定三年行动计划推进一体化
上海主动融入长三角区域协同发展,明确将进一步深入区域合作,制定长三角区域协同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该计划聚焦合理分工、错位竞争与协同发展,推动区域内产业基础夯实与公共服务深度融合。通过促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携手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上海在其中发挥核心引领作用,推动区域形成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发展格局。
四、产业协同:构建错位发展产业体系
长三角地区正推动产业协同发展,上海凭借自身在金融、科技、高端制造等领域的优势,与周边城市形成合理产业分工。通过强化产业链上下游联动,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避免同质化竞争,提升区域产业整体竞争力。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中,上海发挥龙头作用,带动长三角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夯实世界级城市群的产业基础。
五、公共服务:推进民生领域深度融合
长三角区域协同发展注重公共服务一体化,聚焦群众关心的社保、医保、看病联网等民生领域,推进深度融合。通过打破行政壁垒,实现公共服务资源共享与互联互通,提升区域居民生活便利度和获得感。上海在公共服务标准制定、资源整合等方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动长三角公共服务水平整体提升,为世界级城市群建设提供民生保障。
六、基础设施:强化互联互通与能源保障
上海在长三角基础设施共建中发挥主导作用,重点提升区域互联互通和能源保障水平。通过加强交通网络建设,包括高铁、城际铁路、高速公路等,构建便捷高效的区域交通体系;同时推进能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提升区域能源供应安全性和稳定性。基础设施的协同建设为长三角要素流动、产业协作和人员往来提供了有力支撑。
七、生态治理:加强环境监管联动
长三角地区强化生态联合治理,上海发挥主导作用推动环境监管联动。通过建立区域环境协同治理机制,加强大气、水、土壤等污染联防联控,共同守护区域生态环境。在绿色发展理念指引下,长三角正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为世界级城市群建设奠定可持续发展基础。
八、大都市圈构建:拓展城市发展空间
上海正构建上海大都市圈,通过辐射带动周边城市发展,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大都市圈建设注重优化城市空间布局,促进人口、产业、资源等要素合理配置,推动城市间功能互补与协调发展。这一举措有助于拓展上海发展空间,增强对长三角的辐射带动能力,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
九、金融中心建设:强化资源配置功能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是国家战略,通过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强化全球资源配置功能。在长三角协同发展中,上海金融中心辐射带动区域金融一体化,促进资金、资本等要素在区域内高效流动,为科技创新、产业升级提供金融支撑,助力长三角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
十、航运中心升级:提升全球航运枢纽地位
作为国际航运中心,上海正推动航运功能升级,提升全球航运枢纽地位。通过加强港口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航运服务体系、发展航运金融、航运保险等高端航运服务业,增强对长三角乃至全球的航运资源集聚和辐射能力。航运中心的升级为长三角国际贸易发展和对外开放提供了重要保障。
十一、文化大都市建设:增强区域文化软实力
上海文化大都市建设注重传承与创新,通过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发展现代文化产业、举办国际文化活动等,增强城市文化吸引力和影响力。在长三角协同发展中,上海推动区域文化交流与合作,促进文化资源共享,提升长三角整体文化软实力,为世界级城市群建设注入文化内涵。
十二、招商引资优化:营造一流营商环境
上海持续优化招商引资环境,通过深化"放管服"改革、完善政策支持体系、提升政务服务效率等,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在长三角协同发展背景下,上海发挥核心城市优势,吸引全球高端产业、创新资源和人才集聚,并推动招商引资资源在区域内合理分配,促进长三角共同发展。
十三、人才集聚:构建区域人才高地
长三角地区正加强人才协同发展,上海凭借科创中心、金融中心等优势,打造全球人才集聚高地。通过完善人才政策、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推进区域人才资格互认等,吸引和留住各类高端人才。人才的集聚为长三角创新驱动发展和产业升级提供了智力支撑,助力世界级城市群建设。
十四、开放合作:提升国际竞争合作水平
上海主动参与国际竞争合作,通过举办进博会、建设自贸试验区等,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在长三角协同发展中,上海引领区域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区域内企业参与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增强长三角在全球经济格局中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十五、数字化转型:推动区域数字经济发展
上海正加快数字化转型,推动数字技术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在长三角协同发展中,上海引领区域数字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促进数据要素跨区域流动,推动数字经济产业协同发展,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为世界级城市群建设注入数字动能。
十六、可持续发展:平衡发展与生态保护
上海在发展过程中注重可持续发展,平衡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保护。通过推动绿色产业发展、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加强生态修复等,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在长三角协同发展中,上海推动区域形成绿色低碳的发展模式,为世界级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一、战略定位:锚定卓越全球城市目标
上海的城市性质被定为长江三角洲世界级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同时明确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和文化大都市。在全球城市定位中,"卓越"的定语既呼应城市精神,也体现参与国际竞争合作的追求。发展指标对标纽约、伦敦、东京等全球城市,从创新、人文、生态等维度确立卓越标准,规划到2035年重要发展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到2050年各项指标全面实现国际领先。这一战略定位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建设提供了核心引领方向。
二、创新驱动:共建内外聚合创新网络
长三角地区正强化创新对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功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通过充分发挥区域创新资源优势,持续开展科技联合攻关,共建内外聚合的创新网络。上海作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其建设是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上海正率先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通过科创中心建设为区域发展提供核心技术支撑和创新动能,推动长三角成为全球创新网络的重要节点。
三、区域协同:制定三年行动计划推进一体化
上海主动融入长三角区域协同发展,明确将进一步深入区域合作,制定长三角区域协同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该计划聚焦合理分工、错位竞争与协同发展,推动区域内产业基础夯实与公共服务深度融合。通过促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携手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上海在其中发挥核心引领作用,推动区域形成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发展格局。
四、产业协同:构建错位发展产业体系
长三角地区正推动产业协同发展,上海凭借自身在金融、科技、高端制造等领域的优势,与周边城市形成合理产业分工。通过强化产业链上下游联动,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避免同质化竞争,提升区域产业整体竞争力。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中,上海发挥龙头作用,带动长三角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夯实世界级城市群的产业基础。
五、公共服务:推进民生领域深度融合
长三角区域协同发展注重公共服务一体化,聚焦群众关心的社保、医保、看病联网等民生领域,推进深度融合。通过打破行政壁垒,实现公共服务资源共享与互联互通,提升区域居民生活便利度和获得感。上海在公共服务标准制定、资源整合等方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动长三角公共服务水平整体提升,为世界级城市群建设提供民生保障。
六、基础设施:强化互联互通与能源保障
上海在长三角基础设施共建中发挥主导作用,重点提升区域互联互通和能源保障水平。通过加强交通网络建设,包括高铁、城际铁路、高速公路等,构建便捷高效的区域交通体系;同时推进能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提升区域能源供应安全性和稳定性。基础设施的协同建设为长三角要素流动、产业协作和人员往来提供了有力支撑。
七、生态治理:加强环境监管联动
长三角地区强化生态联合治理,上海发挥主导作用推动环境监管联动。通过建立区域环境协同治理机制,加强大气、水、土壤等污染联防联控,共同守护区域生态环境。在绿色发展理念指引下,长三角正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为世界级城市群建设奠定可持续发展基础。
八、大都市圈构建:拓展城市发展空间
上海正构建上海大都市圈,通过辐射带动周边城市发展,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大都市圈建设注重优化城市空间布局,促进人口、产业、资源等要素合理配置,推动城市间功能互补与协调发展。这一举措有助于拓展上海发展空间,增强对长三角的辐射带动能力,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
九、金融中心建设:强化资源配置功能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是国家战略,通过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强化全球资源配置功能。在长三角协同发展中,上海金融中心辐射带动区域金融一体化,促进资金、资本等要素在区域内高效流动,为科技创新、产业升级提供金融支撑,助力长三角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
十、航运中心升级:提升全球航运枢纽地位
作为国际航运中心,上海正推动航运功能升级,提升全球航运枢纽地位。通过加强港口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航运服务体系、发展航运金融、航运保险等高端航运服务业,增强对长三角乃至全球的航运资源集聚和辐射能力。航运中心的升级为长三角国际贸易发展和对外开放提供了重要保障。
十一、文化大都市建设:增强区域文化软实力
上海文化大都市建设注重传承与创新,通过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发展现代文化产业、举办国际文化活动等,增强城市文化吸引力和影响力。在长三角协同发展中,上海推动区域文化交流与合作,促进文化资源共享,提升长三角整体文化软实力,为世界级城市群建设注入文化内涵。
十二、招商引资优化:营造一流营商环境
上海持续优化招商引资环境,通过深化"放管服"改革、完善政策支持体系、提升政务服务效率等,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在长三角协同发展背景下,上海发挥核心城市优势,吸引全球高端产业、创新资源和人才集聚,并推动招商引资资源在区域内合理分配,促进长三角共同发展。
十三、人才集聚:构建区域人才高地
长三角地区正加强人才协同发展,上海凭借科创中心、金融中心等优势,打造全球人才集聚高地。通过完善人才政策、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推进区域人才资格互认等,吸引和留住各类高端人才。人才的集聚为长三角创新驱动发展和产业升级提供了智力支撑,助力世界级城市群建设。
十四、开放合作:提升国际竞争合作水平
上海主动参与国际竞争合作,通过举办进博会、建设自贸试验区等,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在长三角协同发展中,上海引领区域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区域内企业参与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增强长三角在全球经济格局中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十五、数字化转型:推动区域数字经济发展
上海正加快数字化转型,推动数字技术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在长三角协同发展中,上海引领区域数字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促进数据要素跨区域流动,推动数字经济产业协同发展,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为世界级城市群建设注入数字动能。
十六、可持续发展:平衡发展与生态保护
上海在发展过程中注重可持续发展,平衡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保护。通过推动绿色产业发展、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加强生态修复等,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在长三角协同发展中,上海推动区域形成绿色低碳的发展模式,为世界级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上海招商项目
更多项目
上海进博会引领行业升级 展览业招商引资与国际合作双提升
2025-08-12
上海举办人工智能与工业互联网专题会 赋能产业升级与招商
2025-08-12
上海科创导师项目与虹桥e谷签约 共促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
2025-08-12
上海科技金融赋能创新发展 科技型企业贷款规模突破两千亿
2025-08-12
上海临港新片区发布总部经济新政 强化金融创新与招商引资
2025-08-12
上海陆家嘴携手伦敦金融城深化双城联动助力招商引资创新篇
2025-08-12
上海软件产业创新高地崛起 漕河泾紫竹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
2025-08-12
上海首店经济持续领跑 一季度新增72家彰显消费市场活力
2025-08-12
上海推出营商环境4.0版改革方案 打造国际一流投资高地
2025-08-12
上海吴淞口邮轮港跻身全球第四大母港 打造邮轮经济新高地
2025-08-12
上海迎来首批白俄罗斯牛肉 "一带一路"农业合作再结硕果
2025-08-12
上海张江集成电路产业迎投资热潮 全球半导体市场景气攀升
2025-08-12
上海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上海市崇明区长兴镇人民政府关于新凤翔公司西侧围墙修缮工程项目的批复
2025-03-14
崇明关于印发《东平镇镇属企业、民非组织负责人考核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
2025-02-25
上海黄浦关于明确黄浦江沿岸E06-1地块公共绿地设施接管单位的批复
2024-11-19
长宁关于同意上海长宁中山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收购上海菱腾置业有限公司的批复
2024-04-10
上海黄浦关于黄浦江沿岸E10单元E02-7地块公共绿地工程初步设计方案的批复
2024-03-28
长宁关于同意无偿划转上海长宁中山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股权的批复
2024-03-15
长宁关于同意上海长宁中山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增资的批复
2024-02-20
上海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上海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立即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