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汇收支稳健 经常账户顺差折射开放型经济韧性

开放型经济
所属地区:上海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12日
2017年,我国经常账户在三季度实现2472亿元人民币顺差,国际收支延续基本平衡格局。这一态势既反映了外贸结构的持续优化,也为各地招商引资创造了稳定的金融环境,彰显出开放型经济在复杂国际形势下的韧性与活力。
一、经常账户顺差的结构特征与内在逻辑
从账户构成看,2017年三季度经常账户顺差呈现“货物贸易主导、服务贸易逆差收窄”的特点。以人民币计价,货物贸易顺差是经常账户顺差的主要来源,而服务贸易则因旅游、运输等领域的进口需求呈现逆差。按美元计价,该季度货物贸易顺差达1210亿美元,体现出我国制造业在全球产业链中的竞争力;服务贸易逆差681亿美元,反映出居民消费升级下对境外服务的合理需求。初次收入和二次收入则分别呈现逆差,主要与对外投资收益分配及经常性转移有关,整体符合我国经济深度融入全球经济的特征。
二、顺差形成的经济驱动因素分析
2017年全球经济逐步复苏,外需市场回暖为我国出口增长提供了有利环境。我国制造业经过多年转型升级,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比持续提升,凭借质量优势和完整产业链,在国际市场的份额稳步扩大。同时,内需市场保持稳定,进口规模合理增长,避免了贸易顺差过度扩张,体现出“稳出口、扩进口”政策的成效。此外,“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带动了与沿线国家的贸易往来,新兴市场成为出口增长的新动力,进一步优化了外贸地理结构。
三、资本和金融账户的平衡作用与资本流动态势
与经常账户顺差相对应,2017年三季度资本和金融账户呈现2472亿元人民币逆差,实现国际收支自主平衡。其中,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逆差478亿元人民币,反映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证券投资等有序推进,资本双向流动更加均衡。储备资产增加1995亿元人民币,体现出我国国际储备规模保持稳定,为应对外部不确定性提供了坚实保障。这种“经常账户顺差、资本和金融账户逆差”的格局,符合成熟经济体国际收支的典型特征,表明我国经济内外均衡调控取得积极成效。
四、以上海为核心的区域开放实践对国际收支的支撑
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上海在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方面的举措,为全国经常账户平衡提供了重要支撑。上海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通过自贸试验区改革试点,简化跨境投融资流程,吸引了大量跨国企业地区总部落户,促进了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和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同时,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加快,人民币跨境使用范围扩大,为外贸企业提供了高效的汇率风险管理工具,降低了交易成本,间接推动了货物贸易顺差的稳定增长。这种以点带面的开放模式,不仅提升了上海自身的国际竞争力,也为全国招商引资和外贸高质量发展树立了标杆。
五、经常账户顺差对宏观经济的积极影响
2017年三季度经常账户顺差保持在合理区间,对宏观经济运行产生多方面积极作用。一是为人民币汇率稳定提供了基本面支撑,增强了市场对人民币的信心,有助于降低跨境资本流动波动。二是顺差形成的外汇资金通过银行体系回流,增加了国内流动性供给,为实体经济融资创造了有利条件。三是经常账户持续顺差反映出我国经济的净储蓄能力,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等长期挑战积累了宝贵的外部资源。同时,顺差规模未出现过度扩张,避免了对国际贸易伙伴的失衡冲击,符合我国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的理念。
六、服务贸易逆差背后的消费升级与产业机遇
尽管服务贸易呈现逆差,但这一现象背后蕴含着消费升级和产业转型的积极信号。2017年,我国居民出境旅游、留学等需求持续释放,带动了旅行服务进口增长;同时,研发设计、知识产权等生产性服务进口增加,有助于提升国内产业技术水平。这种“服务进口-技术吸收-产业升级”的路径,长远看将增强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以上海为例,通过引进国际高端服务业态,培育本土服务品牌,服务贸易逆差已呈现边际收窄趋势,未来有望成为经常账户的新增长点。
七、非储备性质金融账户逆差的双向开放意义
非储备性质金融账户逆差478亿元人民币,是我国资本账户开放进程中的正常现象。2017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投资、产能合作项目稳步推进,既拓展了国内企业的发展空间,也促进了东道国经济发展。同时,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等渠道持续扩容,境外资本有序流入我国资本市场,实现了资本双向流动的动态平衡。这种“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的开放策略,有助于提升我国经济在全球资源配置中的地位。
八、国际收支平衡格局的长远展望
从2017年前三季度数据看,经常账户顺差7226亿元人民币,资本和金融账户顺差204亿元人民币,整体呈现“双顺差”向“基本平衡”转型的态势。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升,进口潜力持续释放,经常账户顺差占GDP的比重将逐步趋于合理区间。同时,资本账户开放将进一步深化,跨境资本流动的市场化程度提高,国际收支自我平衡能力将不断增强。以上海为代表的开放型城市,将继续发挥引领作用,通过制度创新和产业升级,为我国国际收支平衡和开放型经济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九、顺差数据折射的产业竞争力提升
经常账户顺差的稳定增长,本质上是我国产业竞争力提升的体现。2017年,我国高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持续提高,新能源汽车、智能手机、集成电路等产品出口增速显著快于整体出口,显示出产业结构向价值链高端迈进的成效。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我国已从“加工组装”向“研发设计+制造+服务”全链条延伸,这种转型不仅提高了出口产品的附加值,也增强了抵御外部市场波动的能力,为经常账户顺差的可持续性奠定了坚实基础。
十、外汇管理政策对国际收支平衡的保障作用
2017年,外汇管理部门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外汇管理流程,提升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通过简化货物贸易外汇收支手续、扩大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试点等措施,降低了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促进了外贸和外资稳定增长。同时,加强对跨境资本流动的宏观审慎管理,防范短期投机性资本流动风险,维护了外汇市场秩序。这些政策举措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共同推动了国际收支的基本平衡,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了稳定的金融环境。
十一、经常账户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互动关系
经常账户顺差不仅是全国层面的经济指标,也与区域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凭借区位优势和产业集群效应,成为我国外贸出口的重要引擎,其货物贸易顺差占全国比重较高。同时,该地区通过招商引资吸引的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又进一步优化了出口结构,形成“区域产业升级-全国顺差优化”的良性循环。这种区域与全国经济的协同发展,体现了我国经济的整体性和韧性,为应对全球经济不确定性提供了多元支撑。
十二、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下的顺差管理思路
在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背景下,我国对经常账户顺差的管理思路已从“追求规模”转向“优化结构”。2017年的顺差数据表明,通过扩大进口、促进服务贸易创新发展、有序引导对外投资等措施,经常账户收支更加均衡、结构更加优化。未来,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区域贸易协定的深入实施,我国与周边国家的贸易投资合作将进一步深化,经常账户顺差有望保持在合理区间,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
十三、顺差背后的就业与民生保障效应
经常账户顺差的稳定增长,直接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就业和民生改善。2017年,外贸出口相关行业吸纳了大量就业人口,尤其是制造业、跨境电商、物流运输等领域,为城乡居民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同时,货物贸易顺差带来的外汇收入,通过进口先进设备、技术和优质消费品,提升了国内生产效率和居民生活品质。这种“外贸增长-就业扩大-民生改善”的传导效应,体现了开放型经济对增进人民福祉的重要作用。
十四、全球经济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贡献
2017年我国经常账户顺差保持合理规模,是对全球经济再平衡的积极贡献。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我国通过稳定出口、扩大进口,为全球贸易增长提供了重要动力。同时,资本和金融账户的双向开放,为国际资本提供了广阔的投资空间,促进了全球资本的优化配置。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中,我国坚持多边主义,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这种负责任的态度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也为我国经常账户的长期平衡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十五、经常账户平衡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经常账户顺差为我国货币政策实施提供了较大空间。2017年,在经常账户顺差和资本流动基本稳定的背景下,货币政策保持稳健中性,既避免了过度宽松导致的资产泡沫风险,也防止了过度收紧对实体经济的冲击。外汇储备规模的稳定,增强了央行应对外部冲击的能力,为维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提供了保障。这种内外均衡政策的协调配合,是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制度优势。
十六、面向未来的开放型经济发展路径
展望未来,我国经常账户顺差将继续保持在合理区间,开放型经济发展将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以上海为代表的开放前沿城市,将进一步深化自贸试验区改革,探索更高水平的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打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同时,全国范围内将持续推进产业升级,提升服务贸易竞争力,扩大高质量进口,促进经常账户结构优化。在资本账户方面,将稳步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构建双向开放、规范有序的跨境资本流动管理体系。通过这些举措,我国开放型经济将实现更高水平的内外均衡,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实支撑。

上海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上海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上海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园区招商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