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贸区自由贸易账户突破5.1万 金融开放再上新台阶

贸易业 自贸区
所属地区:上海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12日
上海自贸试验区扩区以来,金融改革创新持续深化,有力促进招商引资与国际经贸往来。自由贸易账户作为开放核心载体,规模与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企业跨境投融资便利度显著提升,为推动区域实体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一、 自由贸易账户体系效能持续释放
截至2024年4月末,上海自贸试验区自由贸易账户总数已超过5.1万个,参与机构涵盖银行、财务公司、证券、交易所等44家持牌金融机构,形成多层次服务网络。依托该账户开展的跨境本外币结算规模达人民币5.8万亿元,为企业高效办理经常项下结算、资本项下投资及资金归集提供一体化通道。账户功能从基础结算扩展至双向资金池、跨境融资、汇率风险管理等领域,显著降低企业国际业务成本。
二、 “金改40条”驱动制度型开放纵深推进
以“金改40条”为核心的金融开放政策稳步落地,形成13项可复制推广的全国性经验。宏观审慎跨境融资框架成效显著:企业通过全口径模式自主融入低成本境外资金,优化债务结构,融资规模较试点初期增长超30%。利率市场化改革取得关键进展,16家境内外机构累计发行跨境同业存单47.5亿元,募集资金重点投向自贸区内先进制造、科技创新等实体领域。
三、 跨境金融服务能级系统性升级
金融交易平台国际辐射力不断增强:上海黄金交易所国际板累计成交5600吨黄金,规模达1.34万亿元人民币,吸引全球投资者参与定价;外汇交易中心完成首单自贸区利率互换业务,为企业锁定远期利率风险提供工具;上海清算所推出大宗商品现货集中清算业务,覆盖有色金属、能源等品类,提升跨境贸易链金融安全。国际金融资产配置平台建设提速,离岸债券发行、QDLP试点等项目有序推进。
四、 开放红利加速向全国溢出
自贸区创新政策形成“上海方案—全国推广”模式。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于2024年拓展至全国,使企业跨境融资成本下降20%以上;自由贸易账户部分功能在粤港澳、海南自贸港复制应用。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绿色金融产品标准等新兴领域试点落地,进一步强化上海在全球金融开放中的枢纽地位。
上海自贸区将持续完善以自由贸易账户为基石的跨境金融生态,拓展国际再保险、碳金融等开放场景,打造衔接国际规则的资金流动通道,为中国经济高水平开放提供制度样本。

上海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上海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上海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园区招商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