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临港空管产业园迎发展契机 国产化进程激活产业链潜能

产业集聚区
所属地区:上海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12日
在民航强国战略指引下,空管技术装备国产化已成为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抓手。近期多地启动空管产业招商引资工作,以上海临港为代表的航空产业园区正加速集聚上下游企业,通过政策扶持与技术协同,推动导航通信、流量管理等核心装备自主创新,为保障航空安全与效率提供硬支撑。
一、政策驱动构建国产化发展框架
2017年民航空管系统工作会议明确将技术装备自主可控列为重点任务,随后发布的《民航中长期战略发展纲要》提出阶段性目标:2030年前实现中小型装备国产化率超80%、大型装备超50%。2023年多地出台配套措施,北京市通过专项资金支持空管雷达研发,陕西省设立航空电子专项基金,重点突破高精度导航芯片等"卡脖子"环节。
二、关键技术攻关取得实质突破
基于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完成,2022年起民航领域启动卫星导航替代计划。成都某企业研发的ADS-B地面站通过国际认证,实现亚米级航空器定位;深圳研制的自动化指挥系统在华东地区完成测试,数据处理延迟降至毫秒级。此外,全国流量管理系统已完成三期建设,2024年将实现跨区域飞行计划智能调配。
三、产业链协同效应逐步显现
长三角地区形成空管装备制造集群,上海临港园区引进70余家配套企业,涵盖射频组件、航电软件等细分领域。中西部省份通过"整机+零部件"联动模式,推动中小型空管设备规模化生产。行业数据显示,2023年国产空管通信设备采购占比同比提升12个百分点。
四、市场空间与挑战并存
尽管500亿元规模投资预期带动产业扩容,但核心传感器、适航认证体系等环节仍需补强。2023年国际民航组织新规实施后,国内企业加快兼容性测试实验室建设。专家建议,需强化产学研合作,重点提升软件算法与硬件集成的协同创新能力。
当前空管装备国产化已从单点突破迈向系统替代,随着测试验证体系完善与应用场景拓展,具备全链条服务能力的企业将在新一轮行业洗牌中占据先机。多地产业园正优化土地、税收等政策,为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能。

上海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上海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上海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园区招商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