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进博会央企签约释放混改新信号:全球资本迎深度合作机遇

进博会
所属地区:上海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11日
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成为央企深化改革的重要窗口,95家中央企业通过集中采购洽谈开启多领域国际合作,释放出鼓励国内外资本参与混改的积极信号。此次展会不仅促成大量跨境交易,更推动产业链、技术链的深度融合,为全球企业参与中国国企改革提供了市场化平台。
一、央企采购升级为战略合作
在展会期间,央企交易分团与国际企业达成多项合作协议,涵盖高端装备制造、能源、医药等领域。其中,船舶工业集团与欧美企业签署大型邮轮建造合同,华电集团与多家国际能源企业建立长期供应关系。这些合作突破传统贸易模式,更注重技术共享与产业协同,体现了央企从单一采购向全链条合作的转型。
二、混改试点扩容吸引多元资本
随着第三批混改试点方案陆续获批,央企子企业与地方国企同步推进股权多元化改革。金融、制造、基础设施等领域外资准入限制进一步放宽,部分央企子公司外资持股比例已超过50%。通过合作基金、供应链整合等模式,民企与外企正深度参与央企专业化重组与科技创新项目。
三、制度创新构建长效合作机制
相关部门明确表示,将建立市场化机制保障各类资本权益。在“一带一路”合作中,央企探索第三方联合投资模式,与境外企业共建产业园区。国内改革方面,混合所有制企业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优化治理结构,部分试点企业已形成可复制的管理经验。
四、双向赋能推动产业升级
国际企业通过进博会平台对接中国市场需求,央企则借助国际合作加速技术迭代。宝武集团等企业将进口高端设备与自主创新结合,提升全球产业链位势。专家指出,这种“技术引进+本土转化”模式,正在航天、轨道交通等领域形成示范效应。
五、全球化竞争倒逼改革深化
面对国际市场变化,央企通过进博会检验自身竞争力。部分企业联合国际合作伙伴开发联合品牌,同时输出中国标准。在能源、通信等领域,中外企业组建的创新联盟已开始攻克行业共性技术难题。
本届进博会彰显了央企改革的开放姿态,通过制度型开放吸引全球优质要素。随着混改深度推进,国内外资本将在股权合作、技术协同、市场开拓等方面获得更广阔空间,共同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上海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上海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上海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园区招商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