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扎根上海 深化招商助推航天强国建设
航空航天产业
所属地区:上海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09日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在上海正式成立,这一重要举措将进一步优化上海航天科技领域的招商引资环境,促进创新资源集聚,推动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为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提供关键支撑,助力我国航天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成立背景:响应国家战略与上海科创需求
当前,我国正处于从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迈进的关键阶段,航天科技作为国家科技实力的重要象征,亟需强化原始创新能力和产业转化效能。上海作为我国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是重要发展目标,而集聚高水平科研机构、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核心任务。在此背景下,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的成立,既是响应国家航天战略的具体行动,也是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重要布局,将有效填补区域内微小卫星领域高端研发与产业化的协同空白。
二、发展根基:从工程中心到创新研究院的跨越
研究院的前身是2003年由中科院与上海市合作共建的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自成立以来,该中心始终聚焦微小卫星技术研发与应用,逐步形成了从关键技术攻关到卫星研制、发射、应用的完整链条。2014年,该中心成为中科院“率先行动”计划研究所分类改革首批试点单位之一,通过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激发了创新活力,为后续升级为创新研究院奠定了坚实基础。多年来,团队在微小卫星平台技术、载荷集成、在轨管理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构建了一支专业素养过硬、创新能力突出的人才队伍。
三、核心定位:四大功能助力航天科技发展
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明确了四大核心定位。一是先进卫星科学技术的创新引擎,重点围绕微小卫星领域的前沿技术和关键瓶颈开展攻关,推动原创性技术突破;二是航天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示范基地,加快将实验室技术转化为可应用的产品和服务,培育航天科技产业新增长点;三是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桥梁纽带,整合科研机构、高校、企业等多方资源,形成协同创新合力;四是国际交流合作的开放平台,积极参与全球航天科技合作项目,提升我国在微小卫星领域的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
四、技术成果:打造高成功率的卫星研制标杆
依托深厚的技术积累和严格的质量管控,研究院在卫星研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多年来,先后成功研制并发射了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以及中国首颗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等一系列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卫星。这些卫星覆盖了导航、空间科学、环境监测等多个领域,且所有发射任务均实现圆满成功,充分彰显了研究院在微小卫星总体设计、系统集成、在轨测试等方面的高水平技术能力,成为我国航天领域高可靠性研制的典范。
五、人才队伍:构建创新型航天科研梯队
人才是创新发展的第一资源。研究院始终将人才队伍建设放在核心位置,通过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的方式,打造了一支结构合理、富有创新精神的科研团队。团队成员涵盖卫星总体设计、有效载荷研发、姿轨控制、热控、通信等多个专业领域,其中既有经验丰富的航天领域专家,也有朝气蓬勃的青年科研人员。通过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和激励机制,研究院为科研人员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形成了“老中青”结合、传帮带有序的良好科研氛围,为持续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提供了人才保障。
六、服务国家战略:支撑重大科学突破与应用需求
研究院坚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多个国家级重大科技项目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在空间科学领域,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等项目的成功实施,为我国在暗物质研究、量子通信等基础科学领域取得突破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在民用航天领域,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的发射和运行,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开展全球环境监测提供了精准的数据支持;在导航领域,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的研制,进一步提升了我国卫星导航系统的性能和服务能力,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七、助力上海科创:融入张江科学城建设大局
上海正着力提升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集中度和显示度,加快建设世界级大科学设施群和世界一流的张江科学城。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作为张江科学城的重要科研机构,将深度融入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研究院将与张江科学城内的大科学设施、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开展紧密合作,共享资源、协同攻关,推动微小卫星技术与其他学科领域的交叉融合,形成“基础研究-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的完整创新链,为张江科学城打造世界级科技创新高地贡献力量。
八、未来规划:深化创新驱动与军民融合发展
面向未来,研究院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以提升核心技术竞争力为目标,重点在微小卫星平台小型化、智能化、低成本化,以及新型载荷技术、在轨服务技术等领域加大研发投入,力争取得更多原创性突破。同时,研究院将积极推动军民两用技术的转化应用,促进航天科技成果在民用领域的规模化应用,培育新的产业增长点。此外,研究院还将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参与国际空间科学计划和航天技术合作项目,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人才,提升我国在全球航天领域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为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和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作出更大贡献。
一、成立背景:响应国家战略与上海科创需求
当前,我国正处于从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迈进的关键阶段,航天科技作为国家科技实力的重要象征,亟需强化原始创新能力和产业转化效能。上海作为我国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是重要发展目标,而集聚高水平科研机构、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核心任务。在此背景下,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的成立,既是响应国家航天战略的具体行动,也是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重要布局,将有效填补区域内微小卫星领域高端研发与产业化的协同空白。
二、发展根基:从工程中心到创新研究院的跨越
研究院的前身是2003年由中科院与上海市合作共建的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自成立以来,该中心始终聚焦微小卫星技术研发与应用,逐步形成了从关键技术攻关到卫星研制、发射、应用的完整链条。2014年,该中心成为中科院“率先行动”计划研究所分类改革首批试点单位之一,通过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激发了创新活力,为后续升级为创新研究院奠定了坚实基础。多年来,团队在微小卫星平台技术、载荷集成、在轨管理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构建了一支专业素养过硬、创新能力突出的人才队伍。
三、核心定位:四大功能助力航天科技发展
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明确了四大核心定位。一是先进卫星科学技术的创新引擎,重点围绕微小卫星领域的前沿技术和关键瓶颈开展攻关,推动原创性技术突破;二是航天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示范基地,加快将实验室技术转化为可应用的产品和服务,培育航天科技产业新增长点;三是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桥梁纽带,整合科研机构、高校、企业等多方资源,形成协同创新合力;四是国际交流合作的开放平台,积极参与全球航天科技合作项目,提升我国在微小卫星领域的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
四、技术成果:打造高成功率的卫星研制标杆
依托深厚的技术积累和严格的质量管控,研究院在卫星研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多年来,先后成功研制并发射了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以及中国首颗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等一系列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卫星。这些卫星覆盖了导航、空间科学、环境监测等多个领域,且所有发射任务均实现圆满成功,充分彰显了研究院在微小卫星总体设计、系统集成、在轨测试等方面的高水平技术能力,成为我国航天领域高可靠性研制的典范。
五、人才队伍:构建创新型航天科研梯队
人才是创新发展的第一资源。研究院始终将人才队伍建设放在核心位置,通过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的方式,打造了一支结构合理、富有创新精神的科研团队。团队成员涵盖卫星总体设计、有效载荷研发、姿轨控制、热控、通信等多个专业领域,其中既有经验丰富的航天领域专家,也有朝气蓬勃的青年科研人员。通过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和激励机制,研究院为科研人员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形成了“老中青”结合、传帮带有序的良好科研氛围,为持续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提供了人才保障。
六、服务国家战略:支撑重大科学突破与应用需求
研究院坚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多个国家级重大科技项目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在空间科学领域,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等项目的成功实施,为我国在暗物质研究、量子通信等基础科学领域取得突破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在民用航天领域,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的发射和运行,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开展全球环境监测提供了精准的数据支持;在导航领域,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的研制,进一步提升了我国卫星导航系统的性能和服务能力,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七、助力上海科创:融入张江科学城建设大局
上海正着力提升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集中度和显示度,加快建设世界级大科学设施群和世界一流的张江科学城。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作为张江科学城的重要科研机构,将深度融入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研究院将与张江科学城内的大科学设施、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开展紧密合作,共享资源、协同攻关,推动微小卫星技术与其他学科领域的交叉融合,形成“基础研究-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的完整创新链,为张江科学城打造世界级科技创新高地贡献力量。
八、未来规划:深化创新驱动与军民融合发展
面向未来,研究院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以提升核心技术竞争力为目标,重点在微小卫星平台小型化、智能化、低成本化,以及新型载荷技术、在轨服务技术等领域加大研发投入,力争取得更多原创性突破。同时,研究院将积极推动军民两用技术的转化应用,促进航天科技成果在民用领域的规模化应用,培育新的产业增长点。此外,研究院还将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参与国际空间科学计划和航天技术合作项目,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人才,提升我国在全球航天领域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为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和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作出更大贡献。
上海招商项目
更多项目
长三角一体化三年行动计划出炉 沪苏浙皖共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2025-08-10
上海浦东软件园蝉联中国服务外包园区十强
2025-08-10
浦东下半年商业新地标齐亮相 六项目聚力城市消费升级
2025-08-10
嘉定智能工厂启航:新时达万台机器人基地奠基加速上海智造升级
2025-08-10
上海自贸区释放引资新政信号:外资民资双轮驱动构筑开放新高地
2025-08-10
紫竹高新区摘获版权领域国家级殊荣 驱动产业创新与招商新动能
2025-08-10
国家发改委:四方面推进对外投资规范管理 上海自贸区探索实践
2025-08-10
静安区:审批流程“做减法” 政策服务“做加法”优化营商环境
2025-08-10
上海园区更新升级:土地瓶颈下的供需逻辑重塑与招商引资新机遇
2025-08-10
上海自贸区外汇创新再突破:人民币对卢布同步交收机制正式落地
2025-08-10
北京上海等四地试点增值税电子发票升级 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
2025-08-10
纽约金融区:IBM与华尔街巨头合作开发区块链CDS交易网络
2025-08-10
上海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上海市崇明区长兴镇人民政府关于新凤翔公司西侧围墙修缮工程项目的批复
2025-03-14
崇明关于印发《东平镇镇属企业、民非组织负责人考核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
2025-02-25
上海黄浦关于明确黄浦江沿岸E06-1地块公共绿地设施接管单位的批复
2024-11-19
长宁关于同意上海长宁中山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收购上海菱腾置业有限公司的批复
2024-04-10
上海黄浦关于黄浦江沿岸E10单元E02-7地块公共绿地工程初步设计方案的批复
2024-03-28
长宁关于同意无偿划转上海长宁中山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股权的批复
2024-03-15
长宁关于同意上海长宁中山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增资的批复
2024-02-20
上海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上海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立即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