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宏观经济研究院展望:2018年GDP增速预计保持6.7%
经济发展
所属地区:上海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08日
2018年中国经济预计延续稳健增长态势,实际GDP增速约为6.7%。在工业企业盈利改善、进出口双回暖等因素支撑下,经济总量指标向好,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带动制造业投资回升,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较突出,需通过深化改革推动资源优化配置与高质量发展。
一、经济稳健增长的支撑因素
2017年以来,中国经济呈现多维度向好态势,为2018年增长奠定基础。工业领域盈利状况持续改善,企业利润实现较快增长,带动制造业投资信心回升。进出口增速双双回暖,外贸结构优化,出口商品附加值提升,进口对国内产业升级的支撑作用增强,共同推动外向型经济活力释放。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保持在较高水平,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为消费市场提供坚实支撑。价格水平基本平稳,CPI和PPI涨幅处于合理区间,未出现明显通胀或通缩压力,宏观经济运行环境温和。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外汇储备规模回升,跨境资本流动更趋平衡,为经济增长营造了稳定的外部金融环境。招商引资方面,各地通过优化营商环境、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吸引内外资投向高端制造、现代服务等领域,有效拉动投资增长,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表现
尽管经济总量指标向好,但发展中的结构性矛盾依然严峻。实体经济领域,收入分配差距问题对消费升级形成制约。部分群体收入增长放缓,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有待扩大,导致消费市场出现分层特征,中高端消费潜力未能充分释放,对第二产业转型升级的拉动作用不足。第三产业内部投资结构不均衡,国有资本主导的传统服务领域投资占比偏高,而新兴消费相关的医疗、教育、文化等服务业投资不足,供给质量与居民需求之间存在缺口,新兴消费市场发展不充分。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依然存在,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部分地区在产业基础、创新能力、基础设施等方面差距明显,要素流动不畅导致资源配置效率有待提升。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持续,农村消费市场规模与城市存在差距,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制约内需潜力释放。
三、金融与债务领域的风险挑战
金融系统结构性问题对经济可持续增长构成潜在压力。金融资源分配存在不均衡现象,部分资金流向低效领域,国有僵尸企业占用过多金融资源,而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尚未根本解决。直接融资市场发展相对滞后,股票、债券等资本市场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不足,企业融资渠道仍以间接融资为主,融资成本刚性较强。银行体系抗风险能力面临考验,部分银行不良贷款压力上升,风险溢出效应有所显现,需警惕局部风险向系统性风险传导。债务结构有待优化,地方政府债务和企业债务增速得到一定控制,但家庭债务率持续攀升,居民部门杠杆率上升较快,而家庭可支配收入可持续增长机制尚不健全,可能对消费能力和长期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
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策路径
为实现经济平衡充分发展,需在防范风险基础上推进结构性改革。税收政策调整是短期内见效较快的重要手段,推进个人所得税改革,提高中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能够直接释放消费活力,改善财富分配不均问题。有序推进房地产税制度建设,有助于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减少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引导地方政府加大公共服务投入,优化营商环境。加大企业税费减免力度,重点减轻中小微企业负担,对冲劳动力、土地等要素成本上升的压力,激发企业创新动力和市场竞争力。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引导资金流向实体经济特别是民营和中小微企业,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加强债务风险防控,建立健全家庭债务监测机制,通过促进就业、提高居民收入等方式,增强家庭部门债务偿还能力,同时继续规范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严控企业杠杆率过快上升。通过一系列政策组合,推动中国经济逐步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实现速度与质量、结构、效益的统一。
一、经济稳健增长的支撑因素
2017年以来,中国经济呈现多维度向好态势,为2018年增长奠定基础。工业领域盈利状况持续改善,企业利润实现较快增长,带动制造业投资信心回升。进出口增速双双回暖,外贸结构优化,出口商品附加值提升,进口对国内产业升级的支撑作用增强,共同推动外向型经济活力释放。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保持在较高水平,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为消费市场提供坚实支撑。价格水平基本平稳,CPI和PPI涨幅处于合理区间,未出现明显通胀或通缩压力,宏观经济运行环境温和。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外汇储备规模回升,跨境资本流动更趋平衡,为经济增长营造了稳定的外部金融环境。招商引资方面,各地通过优化营商环境、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吸引内外资投向高端制造、现代服务等领域,有效拉动投资增长,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表现
尽管经济总量指标向好,但发展中的结构性矛盾依然严峻。实体经济领域,收入分配差距问题对消费升级形成制约。部分群体收入增长放缓,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有待扩大,导致消费市场出现分层特征,中高端消费潜力未能充分释放,对第二产业转型升级的拉动作用不足。第三产业内部投资结构不均衡,国有资本主导的传统服务领域投资占比偏高,而新兴消费相关的医疗、教育、文化等服务业投资不足,供给质量与居民需求之间存在缺口,新兴消费市场发展不充分。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依然存在,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部分地区在产业基础、创新能力、基础设施等方面差距明显,要素流动不畅导致资源配置效率有待提升。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持续,农村消费市场规模与城市存在差距,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制约内需潜力释放。
三、金融与债务领域的风险挑战
金融系统结构性问题对经济可持续增长构成潜在压力。金融资源分配存在不均衡现象,部分资金流向低效领域,国有僵尸企业占用过多金融资源,而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尚未根本解决。直接融资市场发展相对滞后,股票、债券等资本市场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不足,企业融资渠道仍以间接融资为主,融资成本刚性较强。银行体系抗风险能力面临考验,部分银行不良贷款压力上升,风险溢出效应有所显现,需警惕局部风险向系统性风险传导。债务结构有待优化,地方政府债务和企业债务增速得到一定控制,但家庭债务率持续攀升,居民部门杠杆率上升较快,而家庭可支配收入可持续增长机制尚不健全,可能对消费能力和长期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
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策路径
为实现经济平衡充分发展,需在防范风险基础上推进结构性改革。税收政策调整是短期内见效较快的重要手段,推进个人所得税改革,提高中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能够直接释放消费活力,改善财富分配不均问题。有序推进房地产税制度建设,有助于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减少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引导地方政府加大公共服务投入,优化营商环境。加大企业税费减免力度,重点减轻中小微企业负担,对冲劳动力、土地等要素成本上升的压力,激发企业创新动力和市场竞争力。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引导资金流向实体经济特别是民营和中小微企业,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加强债务风险防控,建立健全家庭债务监测机制,通过促进就业、提高居民收入等方式,增强家庭部门债务偿还能力,同时继续规范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严控企业杠杆率过快上升。通过一系列政策组合,推动中国经济逐步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实现速度与质量、结构、效益的统一。
上海招商项目
更多项目
浦东"互联网+产业"政策十月落地 赋能电商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2025-08-08
浦东招商引资再迈新台阶 二十个龙头项目汇聚超1700亿投资源
2025-08-08
上海ChinaJoy VR专区引全球关注 内容生态成布局核心
2025-08-08
上海漕河泾开发区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挂牌 赋能科创资源转化与招商
2025-08-08
上海大虹桥商务区引进美国百老汇商业综合体 打造文化商业新地标
2025-08-08
上海新能源汽车推广实现跨越式发展 招商引资与产业升级协同推进
2025-08-08
上海张江园区引领互联网医疗创新浪潮 五大领域重塑健康产业格局
2025-08-08
上海自贸区加速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 年底前实现全国口岸全覆盖
2025-08-08
香港上海迪士尼扩建漫威与玩具总动员主题园区 加速文旅招商引资
2025-08-08
浦软孵化器科创盛典在沪举行:产业集聚平台赋能科技企业创新发展
2025-08-08
上海电影产业融合新路径探索:各界共议中心北移背景下的发展机遇
2025-08-08
上海愚园里:弄堂深处的文创园区以特色招商引资助推国际企业集聚
2025-08-08
上海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上海市崇明区长兴镇人民政府关于新凤翔公司西侧围墙修缮工程项目的批复
2025-03-14
崇明关于印发《东平镇镇属企业、民非组织负责人考核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
2025-02-25
上海黄浦关于明确黄浦江沿岸E06-1地块公共绿地设施接管单位的批复
2024-11-19
长宁关于同意上海长宁中山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收购上海菱腾置业有限公司的批复
2024-04-10
上海黄浦关于黄浦江沿岸E10单元E02-7地块公共绿地工程初步设计方案的批复
2024-03-28
长宁关于同意无偿划转上海长宁中山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股权的批复
2024-03-15
长宁关于同意上海长宁中山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增资的批复
2024-02-20
上海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上海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立即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