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招商】沪伦金融合作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金融业
实体经济
所属地区:上海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31日
上海通过深化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正大力推动招商引资工作,吸引全球优质资本参与城市发展。通过优化金融市场体系、拓展人民币产品深度、集聚高端金融机构等措施,有效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为产业升级注入金融活水。
一、完善多层级金融市场架构
近年来,上海持续健全涵盖证券、期货、保险等多元化市场体系。2023年跨境人民币结算规模突破新高,大宗商品"上海价格"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证券交易所在科创板试点注册制改革,已支持近600家科技企业融资近万亿元。期货交易所推出原油期货、20号胶等国际化品种,为实体企业提供风险管理工具。
二、构建功能性金融机构集群
2022年上海新增持牌金融机构86家,外资资管机构达118家。全球中央对手方协会、国际再保险平台等国际金融组织相继落地。陆家嘴金融城聚集超1000家持牌金融机构,形成涵盖银行理财子、金融科技、绿色金融的完整产业链,为先进制造、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提供专属金融服务方案。
三、优化金融发展生态环境
借鉴国际经验构建全周期人才培育体系,推出金融科技产学研基地12个。完善信用信息共享平台覆盖企业超300万户,实现不动产抵押登记线上办理。设立金融法院建立专业审判机制,国际仲裁中心年处理金融纠纷超5000件。营商环境评估显示,企业信贷获取效率提升40%。
四、深化自贸区金融改革创新
临港新片区试点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累计跨境资金收付超万亿元。自由贸易账户为科创企业提供跨境融资便利,生物医药研发保险等创新产品相继落地。2023年科技信贷余额突破8000亿元,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增长65%,形成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产业集群的金融支持范式。
五、拓展国际金融合作空间
依托沪伦通机制双向挂牌48只ETF产品,绿色债券跨境发行规模居全球前列。与伦敦金融城联合成立离岸人民币中心,共建金融科技实验室。国际金融领袖投资峰会永久落户上海,促成62个中外合作项目签约。跨境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助推国产大飞机、新能源装备等高端制造出口增长。
上海金融要素市场年度成交额突破3000万亿元,实体经济贷款占比连续五年超七成。通过精准匹配产业需求与金融供给,形成科技-产业-金融高效循环体系,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核心支撑。未来将进一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建设更具韧性的现代化金融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