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招商】绿色创新平台加速申城低碳产业融合

所属地区:上海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31日
上海市正通过搭建高层次产学研协同机制,积极推动绿色技术产业化进程。新成立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平台将整合碳排放核算、绿色金融创新与循环经济研究等核心功能,为清洁技术企业提供全链条支持,有效带动清洁能源、碳资产管理等领域的招商引资工作。该平台还将构建覆盖长三角的碳中和技术转化网络,强化区域绿色产业竞争优势。
一、国家级战略指引平台定位
根据生态环境部2021年公布的全国碳市场建设路线图,区域研究机构需承担技术支撑枢纽功能。新平台依托碳排放权登记结算系统技术基础,重点突破碳足迹认证标准、碳金融衍生品设计等关键技术瓶颈。该机构设置的国际专家委员会已吸纳12个国家的低碳领域学者,定期发布全球碳定价机制比较研究报告。2023年度将完成首份长三角工业企业碳中和路径白皮书。
二、市场机制创新实践基地
统计数据显示,上海试点碳市场运行五年来创造多项全国纪录:率先实现控排企业100%履约目标,累计配额交易量突破亿吨规模。当前市场正探索扩大交易主体范围,将航空、数据中心等新兴排放源纳入管控体系。在碳金融创新方面,本市已落地碳配额质押融资、碳中和债券等八大类绿色金融产品。2022年启动的碳普惠体系,通过商业积分兑换机制引导超百万市民参与减排实践。
三、产业技术孵化中枢建设
平台下设三个专项实验室,分别聚焦氢能储运技术、工业碳捕集利用和建筑节能材料领域。在宝山高新技术园区内,首栋零碳示范建筑将于今年完成封顶,集成光伏建筑一体化等12项创新技术。配套建设的绿色技术验证中心,已为48家环保企业提供减排效果评估服务。通过建立的产学研专利共享池,两年来累计转化低碳技术专利37项。
四、区域协同发展推进器
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框架下,该平台联合三省一市环境交易所建立碳配额互认机制。去年启动的"绿色技术南太湖走廊",已促成32项节能技术跨省市转移转化。定期举办的国际低碳产业对接会,累计吸引北欧、新加坡等地84家环保企业参与。为强化人才培养,平台联合高校开设碳管理师认证课程,年培训专业人才超600人次。
五、城市转型发展新动能
作为国家低碳试点城市,上海市通过立法保障出台碳排放双控制度。在临港新片区内运行的"风光氢储"一体化项目,年清洁能源供应能力达50万千瓦。城市更新项目中强制执行的绿色建筑标准,推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面积突破千万平方米。公共交通领域推广的氢燃料巴士示范线路,单车年均减碳量达60吨。
通过构建"政策-市场-技术"三位一体的支撑体系,该研究平台正加速绿色创新要素集聚。平台计划于2024年发布制造业低碳转型指数,建立覆盖重点产品的碳标签体系。随着全国碳市场扩容在即,上海打造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体系,将为全国低碳发展贡献更多制度创新样本。

上海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上海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上海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获取园区招商政策资料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