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招商】沪上投贷联动破冰 科创融资创新路径

科技创新 企业融资
所属地区:上海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31日
上海市在深化科技金融改革中取得重要突破。近日,国家开发银行通过招商引资引入创新金融模式,协同旗下股权投资平台,成功实现本市首笔针对科技创新型企业的"投贷联动"业务落地,为破解高新技术产业融资瓶颈开辟了实践路径。
一、制度创新赋能科技金融新生态
自2016年起,国家开发银行率先在北京中关村等地探索"信贷+股权投资"联动服务模式。2022年监管部门完善制度框架后,该模式在上海市获得系统性推进。本次试点基于商业银行与投资机构间的风险共担机制,通过股权投资基金识别企业价值、银行配套流动资金支持,形成全生命周期融资服务闭环,有效解决科技创新型企业在技术转化阶段的资金缺口。
二、主体协同完善金融服务链条
在本单业务实施中,国家开发银行上海市分行提供数千万元级流动性支持,强化企业经营造血能力。同时,其全资子公司国开金融公司所属专业科技投资机构——国开科技创新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以市场化方式注入资本金。这种双向赋能既保障企业日常运营资金需求,又优化资产负债结构,为后续技术研发和产能扩张奠定基础。
三、高新技术企业获得精准滴灌
创建于1994年的郑明现代物流,在近三十年发展中逐步建立智能化温控供应链体系。该企业在2013年被认定为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后,持续投入冷链物联网、智慧仓储等核心技术研发。本次融资支持将专项用于新能源冷藏车置换及智能分拣系统升级,凸显金融机构对实体企业智能化改造的精准扶持。这既契合上海市打造国际冷链枢纽的发展规划,也是金融机构助力制造业高端化转型的典型实践。
四、产业升级带动区域经济效能
作为长三角重要冷链服务商,该企业技术升级将直接提升农产品跨区域流通效率,降低上海市生鲜产品流通损耗率约15个百分点。据行业研究显示,2023年长三角冷链物流规模已突破四千亿元。本次业务创新通过强化产业链核心企业的技术实力,间接带动区域近百家中小供应商提升标准化水平,形成"以大带小"的协同发展格局。
五、示范效应激活科创资本循环
本次首单业务的落地标志着上海市科技金融改革进入实操深化阶段。参照北京、深圳等地的实践效果,此类模式可推动风险投资与银行信贷资金配比从过去的1:3提升至1:5以上。2023年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入库数量突破两万家,其中70%存在中期融资需求。该模式的复制推广,将为上海市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提供可持续的资本支撑体系。
六、监管创新保障可持续发展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在2023年三季度初发布的科技金融改革方案中,明确提出建立容错纠错机制。本次业务严格遵循"股权投资先行、信贷支持跟进、多方风险隔离"原则,实行专户资金监管,确保金融资源切实流入技术创新领域。监管部门同步建立动态跟踪机制,定期评估资金使用效能,保障创新业务健康有序发展。
此创新实践已纳入上海市"十四五"科技金融改革典型案例库。数据显示,采用投贷联动模式的企业在融资后三年内,研发投入平均增幅达35%,专利申请量实现翻倍增长。随着上海市加快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科创中心,此类产融结合新模式将持续释放制度红利,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上海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上海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上海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获取园区招商政策资料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