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产业结构优化成效显著 招商引资同步推进二次开发

所属地区:上海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31日
上海市通过系统性产业结构调整,持续推动实体经济提质增效与生态环保协同发展。最新数据显示,当地已完成逾千项企业调整任务,同步强化招商引资与二次开发衔接,有效盘活闲置资源。通过重点区域专项治理、负面清单动态管理及环保督察联动机制,逐步构建起绿色低碳的现代产业体系。
一、重点区域专项治理加速产能优化
围绕年度目标任务,上海市锁定16个重点区域实施产业结构调整专项行动,采取“四锁定”机制压实主体责任。在重金属污染防治、水源保护区整治等领域,建立企业清单化管理模式,对超标排污等行为实施分类处置。截至河道周边企业调整完成率超九成,其中关停类企业进度显著快于预期。
二、环保督察与产业调整深度协同
将中小河道综合整治、水源地保护等生态工程纳入产业结构调整整体布局,形成环保标准倒逼机制。针对二级水源保护区内企业,配套出台专项扶持政策,通过“关停并转”组合拳减少污染存量。某环保监测报告显示,相关区域水质指标较调整前改善明显,印证了“压减落后产能就是最大环保”的治理思路。
三、资源要素市场化盘活机制创新
建立全市统一的产业结构调整信息服务平台,打通土地、厂房、设备等要素的线上发布渠道。线下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评估资源价值,推动调整后空间高效再利用。某典型案例中,原高耗能企业地块经改造后引入智能制造项目,实现亩均税收提升近三倍,验证了“腾笼换鸟”的经济效益。
四、负面清单动态管理强化源头管控
上海市持续修订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将高能耗、高排放项目纳入禁止类目录。通过跨部门数据共享,对违规企业实施预警监测。某经济分析报告指出,这种前置化管控使新引进项目单位能耗同比下降约12%,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腾出环境容量。
五、二次开发全周期服务提升效能
要求各区在制定调整方案时同步编制二次开发规划,建立招商引资项目储备库。某工业园区通过“标准厂房+定制服务”模式,将传统纺织企业腾退空间改造为生物医药专业园区,实现产业链精准衔接。统计显示,此类项目的平均闲置周期缩短至原有时长的三分之一。
当前,上海市正研究制定产业结构调整与城市更新联动政策,探索形成“淘汰落后—空间再造—产业导入”的良性循环。相关专家表示,这种全链条治理模式既破解了土地资源约束,也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实践样本。

上海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上海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上海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获取园区招商政策资料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