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招商】上海新能源汽车发展引领全球

新能源 汽车产业
所属地区:上海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31日
上海市通过持续政策创新与招商引资,已构建完善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链,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应用标杆城市。多重举措有效推动制造体系升级与市场应用扩张,形成技术创新与基础设施协同发展的良性循环格局。
一、产业体系构建取得突破性进展
上海市建立覆盖研发制造、购置补贴、通行便利等领域的全周期产业政策体系。2016年,当地新能源汽车制造产值首次突破百亿元门槛,增长率显著高于传统汽车产业水平。在整车集成、电池管理系统等关键领域的技术突破,带动产业链上游材料企业形成集群发展态势。生产基地布局方面,浦东新区、嘉定区等多个制造基地已完成智能化生产线改造,为国际品牌落地提供完备的生产配套环境。
二、充电服务网络实现高密度覆盖
配套设施建设与车辆推广形成正向循环机制。2016年度新增充电设施数量创历史新高,主城区实现3公里充电服务圈覆盖目标。充电技术创新领域,60千瓦快充设备实现规模化部署,智能充电管理平台接入率超过行业平均水平。居民小区充电桩安装审批流程的规范化改革,有效解决私人用户充电难题,该项服务模式已被多个省市借鉴采用。
三、商业模式创新引领全球变革
电动汽车分时租赁体系在上海市取得规模化发展成效。截至2016年底,主要分时租赁企业运营网络覆盖国内二十余个重点城市,网点密度居全球首位。该模式通过智能调度系统实现车辆高效周转,单车日均使用频次达传统租赁车辆的3.2倍。在公务用车改革领域,市级机关新能源汽车采购比例较实施前提升45个百分点,形成可复制的绿色出行示范方案。
四、产业可持续发展机制持续深化
上海市启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试点工程,建立从退役检测、梯次利用到材料回收的闭环管理体系。在2017年工作计划中,重点推进电池性能评估标准的制定,已有动力电池储能示范项目正式投入运行。国际合作方面,设立专项基金引进海外先进电机控制技术,多个跨国研发中心计划落户当地自由贸易试验区。针对充电设施运营环节,正探索充电桩错峰智能电价机制。
五、政策协同体系发挥关键支撑作用
当地创新实施的差异化牌照管理政策,使新能源汽车上牌占比持续突破新高。2016年推行的新能源汽车专用通行权政策覆盖中心城区主要交通干道,车辆通行效率提升23个百分点。在财政扶持层面,建立企业研发投入加计扣除的动态调整机制,技术转化周期平均缩短至十八个月。金融配套领域则推出供应链票据贴现专项通道,有效缓解零部件企业资金周转压力。
上海市通过系统化制度设计持续巩固产业优势地位,其构建的"技术研发-制造升级-市场应用-基础设施"四维协同发展模式,为全球城市交通电动化转型提供了重要实践样本。在产业技术标准制定领域的话语权持续增强,多项核心参数指标已纳入国际行业标准修订草案。

上海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上海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上海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获取园区招商政策资料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