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安招商】上海绘制产业地图引导资本集聚 打造高密度产业新区

所属地区:上海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31日
上海市通过编制全产业链数字化产业地图,创新性引导社会资本向重点功能区和转型区域集聚,为招商引资提供精准导航。这一举措旨在优化空间资源配置,强化产业链协同,推动高端高新产业形成集群效应,同时依托数字化政务服务体系提升投资便利度,近期已有多个外资项目落地印证其成效。
一、构建“现状+未来”双维度产业导航体系
上海市于2023年正式上线的产业地图采用动态更新机制,覆盖一二三产全链条。现状图整合了16个重点产业的6500余家核心企业和创新平台数据,包括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图则划定“3+5+X”重点发展带,其中临港新片区聚焦智能新能源汽车,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强化数字贸易,世博地区培育文化创意产业。这种双图模式既呈现现有资源分布,又明确各区产业准入标准,避免同质化竞争。
二、重点区域锚定差异化发展路径
在五大转型区域中,宝山区吴淞板块规划建设新材料产业园,普陀区桃浦智创城重点发展工业互联网,闵行区吴泾片区转型清洁能源研发基地。这些区域通过产业地图明确土地存量、能耗指标等要素,配套专项政策包。例如临港新片区对符合地图导向的项目给予固定资产投资奖励,2023年二季度该区域智能制造领域投资同比提升23%。
三、数字化工具赋能资本高效匹配
依托政务大数据平台,产业地图开发了智能匹配系统。投资者可在线查询目标区域的产业链完整度、人才储备等78项指标,系统自动推送潜在合作伙伴。2023年上半年通过该工具促成的产业链对接项目达47个,包括某跨国药企在张江科学城落地的研发中心项目,从洽谈到签约仅用58天。
四、制度创新强化要素保障机制
配套推出“一业一策”实施细则,对地图标注的重点领域实施审慎监管。在浦东新区试点“用地清单制”,提前完成地质灾害评估等9项审批,使项目拿地后审批时间压缩70%。同时建立跨部门产业用地绩效评估机制,对低效用地实行“腾笼换鸟”,2023年全市累计盘活存量产业用地1.2平方公里。
五、开放生态吸引全球资源汇聚
2023年三季度集中签约的外资项目中,90%符合产业地图导向。某德国汽车零部件企业依据地图指引,将亚太研发中心落户嘉定区智能传感器产业园,与区域内3家本土企业形成技术协同。上海还通过国际咨询委员会等渠道,定期向跨国机构更新产业地图英文版,增强投资预期稳定性。
当前上海正通过动态完善产业地图指标体系,将碳足迹、数据要素等新兴维度纳入评估,进一步引导资本投向绿色低碳、元宇宙等新赛道,持续提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

上海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上海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上海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获取园区招商政策资料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