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黄浦江岸线综合利用规划获批助力招商引资

所属地区:上海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31日
上海市近期批复同意《黄浦江岸线综合利用规划-核心段》,将统筹休闲游憩、越江交通及公务码头岸线布局,推动沿线码头升级变革,此举旨在提升滨水空间吸引力,驱动招商引资活动,吸引更多文旅和商业投资,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规划背景与总体目标
黄浦江两岸45公里滨江公共空间在2023年底实现贯通开放,标志着上海水岸整合进入新阶段。此次核心段规划范围为杨浦大桥至徐浦大桥之间45公里岸线,遵循“确保滨江贯通开放、坚持水陆联动、确保安全保障民生”三大原则,聚焦打造世界一流滨水空间,以绿色生态、舒适便捷为核心特色。上海市在2017年启动滨江贯通工程后,持续优化岸线功能,此次规划获批是推进城市更新和国际大都市建设的关键举措。通过科学布局基础设施,规划强调传承历史文脉,融合自然景观与现代设施,为市民和游客提供多元化休闲体验。
二、交通设施升级与码头布局优化
在越江交通方面,现有轮渡站点将保留,同时新增世博L4、L5码头及梦中心、前滩等4处客运码头,增强两岸连通效率。邮轮游船码头整合后,形成北外滩国际客运中心等13处站点,覆盖十六铺、秦皇岛等重点区域,完善水上客运网络。公务码头设计为“2基7站”体系,支撑行政和公共服务需求。此外,游艇码头规划11处,遵循总量控制、分散布局、适度发展原则,后续根据地区发展动态调整。这类改造不仅响应民众出行便捷需求,还将激活水陆联动机制,推动码头设施智慧化升级。
三、经济驱动与投资机遇的拓展
该规划为招商引资注入新动力,通过提升滨水空间品质,吸引国际邮轮、高端旅游和商业开发项目入驻。上海市自2023年滨江开放以来,已观察到文旅投资增长态势,此规划将进一步扩大对外资吸引力,包括游轮经济、文创产业等领域。以水岸联动为契机,规划强调经济可持续性,通过优化码头功能,带动周边产业集聚,形成旅游消费热点,助力区域商业生态繁荣。相关部门预计,规划实施将催生新就业机会,并强化上海在全球水岸城市中的竞争力。
四、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规划严格执行生态优先原则,确保黄浦江航道航运安全,不影响滨江公共空间开放。在布局码头设施时,优先考虑绿色生态设计,如植被修复和污染防控措施。上海市在2018年滨江工程基础上强化监测体系,规划提出后续优化机制,适应气候韧性需求。通过分散布局游艇码头,避免过度开发,维护生物多样性和水环境健康,此举延续上海市多年来的环境治理成果,为市民打造安全舒适的亲水环境。
五、未来发展展望与综合效应
面向未来,规划将加速上海建设国际滨水名城的步伐,结合智慧城市技术推进码头智能化。借鉴2023年滨江开放后的成功经验,后续实施中强化社会反馈机制,确保规划与民众需求无缝衔接。此轮升级不仅巩固上海在全球水岸旅游的地位,还将通过设施优化释放经济活力,支撑城市长期繁荣。相关部门表示,规划落地是城市现代化进程的重要里程碑。

上海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上海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上海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获取园区招商政策资料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