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招商】上海破解科技成果转化难题 聚焦四大关键环节

科技成果转化
所属地区:上海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31日
上海市近期出台的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将招商引资与创新生态建设深度融合,通过系统性改革打通产学研协同的堵点。该方案围绕主体能力提升、信息共享机制完善、服务体系建设及生态优化四大方向,推出15项具体措施,旨在加速科技创新资源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全球科创中心建设提供制度支撑。
一、强化创新主体能力破解高校院所与企业协同难题
针对高校院所科技成果"束之高阁"与企业技术需求"无人问津"的结构性矛盾,上海市从2023年起实施创新主体培育计划。在高校端,推动建立以质量贡献为导向的评价体系,将成果转化成效纳入学科评估指标;在企业端,通过税收优惠和研发补贴双轮驱动,重点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建立联合实验室。浦东新区已率先试点"揭榜挂帅"机制,累计发布关键技术需求超过200项。
二、构建信息共享平台激活成果转化"种子资源"
为解决科研成果信息碎片化问题,上海市于2022年建成覆盖长三角的科技成果数据库,整合全市36所高校、58家科研院所的专利数据。通过建立标准化披露制度和定期路演机制,实现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精准对接。徐汇区打造的"技术交易所"平台,已促成生物医药领域技术交易额突破50亿元。
三、提升服务机构能级架设产学研"高速桥梁"
针对科技中介服务散弱现状,上海市在2021年启动专业化机构培育工程,建立技术经纪人认证体系,形成覆盖评估、法务、融资的全链条服务网络。静安区建设的国际技术转移枢纽,引进全球知名技术转移机构12家,培养持证技术经理人380余名。杨浦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全流程法律保障。
四、优化全链条生态打造创新要素"强磁场"
着眼制度环境建设,上海市在2023年修订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建立国资评估免责清单,完善科学家兼职取酬机制。闵行区构建的"环高校经济圈",整合孵化空间、中试基地和产业园区资源,形成15分钟转化服务圈。临港新片区试点"跨境技术通关"绿色通道,推动国际创新资源高效流动。
通过这系列组合拳,上海市正构建起"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最新统计显示,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同比增速连续三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专利转化率较五年前提升12个百分点,科技创新"核爆点"效应逐步显现。

上海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上海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上海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获取园区招商政策资料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