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招商】全球智慧航运新纪元启幕 洋山自动化码头冲刺运营

智能制造
所属地区:上海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31日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迎来重大突破,全球规模最大的集装箱全自动化码头——上海洋山深水港区四期工程,已全面进入开港试运营百日倒计时冲刺阶段。这一标志性工程的启用将显著提升上海港口能级,吸引全球航运巨头与高端物流企业集聚,对促进长三角区域招商引资和国际贸易枢纽建设具有深远战略意义。
一、工程进展与规模实力
该工程自数年前启动建设以来,始终是全球港口行业瞩目的焦点。其核心区域——总用地面积约223万平方米的码头已初步成型。近期巡查显示,工程主体建设已基本完成,用于集装箱装卸的关键设备,包括高性能岸桥(岸机)和轨道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门机)的安装工作宣告结束。目前,建设者正全力以赴进行全系统联动调试,这些复杂而精细的调试工作是保障未来高度自动化运作流畅、安全的核心环节。按照规划,项目将于今年年底前开港投入试运营,并预期在初步运行阶段实现约四百万TEU(标准箱)的年吞吐能力。工程充分考虑了未来的可持续发展需求,具备强大的扩容潜力,其最终设计能力将远超此初步规模。
二、全自动化运作体系的核心技术突破
区别于传统码头运作模式,洋山深水港区四期工程的核心在于其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全自动化”。这依赖于一系列尖端技术的深度融合:
1.智能设备驱动:码头关键装卸环节将由数十台配备先进导航与定位系统(如激光扫描、磁钉引导等)的无人驾驶自动引导运输车(AGV)承担,这些AGV能自主规划路径、精准运送集装箱。
2.智能装卸调度:高大的自动化双悬臂梁轨道吊(ARMG)在集装箱堆场高效运行,结合自动化桥吊(ASC)在船舶装卸作业中的协同,由中央智能生产管理控制系统统一指挥调度,取代了传统依赖人员操作的模式。
3.中央决策“大脑”:一套覆盖全码头运作流程的智能集成控制系统构成了项目的“中枢神经”。这套系统基于人工智能算法和实时大数据分析,实现了从船舶靠泊计划、集装箱配载、设备最优路径规划到堆场资源动态调配的全流程智能化决策,显著提升码头的整体运行效率与作业精度。
三、绿色低碳发展的示范引领
作为新一代港口的标杆,洋山深水港区四期工程将节能环保理念贯穿始终:
1.能源结构转型:码头主供能系统采用了清洁的电能替代传统的化石燃料。大量AGV首次尝试应用换电模式,通过“高架导轨+光伏发电辅助”的能源供给方式进行运行,大幅降低设备的碳排放强度。
2.设施绿色化:堆场的轨道吊等大型设备全部采用电力驱动,从源头上杜绝了传统港口设备的废气排放问题。码头辅助照明等方面也广泛采用节能技术,显著降低了整体能耗水平。
3.环境友好集成:项目的设计与运营策略全面融入生态友好理念,旨在最大限度地减少港口运行对环境可能产生的干扰,在追求高效运作的同时,致力打造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现代化智慧港口范本。
四、重塑全球航运格局的战略意义
上海洋山深水港区四期工程的启用具有里程碑式的战略意义:
1.强化上海枢纽地位:该项目是上海构建更高能级国际航运中心的关键拼图,将显著提升上海港的整体竞争力和集装箱吞吐能力,巩固其在全球港口序列中的领先地位。
2.驱动区域协同发展:作为长三角世界级港口群的核心组成部分,其高效率的运作模式将有力辐射周边港口,如与浙江省的宁波舟山港等协同联动,共同优化区域供应链网络,降低物流成本,提升服务品质。
3.赋能产业链升级:其高度自动化、智能化的特性对上海及长三角区域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智慧物流、信息技术等现代服务业具有强大的拉动效应,吸引高附加值产业集聚,并为中国港口行业的技术升级和模式创新提供可复制的重要经验。
4.提升全球航运标准:作为全球最大规模的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其成功运营将深刻影响未来全球港口的建设标准和发展方向,为世界范围内新一代智能、绿色港口的建设树立标杆和参考蓝本。
随着各项测试调试工作紧锣密鼓地展开,上海洋山深水港四期这一“无人码头”正以其空前的规模与智能化水平,准备向世界展示中国航运业的前沿科技成就。它不仅将彻底改变码头作业的传统面貌,更预示着全球港口行业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的未来方向。这一超级工程的诞生,标志着上海乃至中国在全球港口数字化革命浪潮中迈出了引领性的一步,并将在未来深刻重塑全球供应链的运行效率和国际航运格局。

上海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上海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上海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获取园区招商政策资料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