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PPP资产证券化项目落地助力招商引资新突破

招商项目
所属地区:上海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29日
近日,中国首批传统基础设施PPP资产证券化项目的正式获批,为招商引资注入新动力。国家发改委向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提交了首批九个推荐项目,涵盖交通设施、工业园区、水务、固废处理等关键领域,推动基础设施融资创新。这一进展通过沪深交易所严格审查后实现,为地方经济腾飞提供资金支持,加速市场化运作进程。
一、PPP资产证券化政策背景与重要意义
在2024年,中国政府深化公共基础设施改革,将PPP模式与资产证券化结合,旨在优化融资结构。此前,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联合发布相关指导文件,强调证券化作为盘活存量资产的有效手段。此举不仅缓解地方政府财政压力,还通过市场化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提升公共服务效率。对于招商引资工作,引入证券化产品可增强项目的透明度和流动性,降低投资风险,鼓励民营资本进入传统基建领域,推动产业协同发展。
二、首批项目审核过程与具体进展
2024年初,国家发改委启动了PPP资产证券化项目的试点工作,首批推荐项目经多轮筛选后确定。沪深交易所作为核心监管机构,对申报材料进行了严格审核,包括财务稳健性、合规性评估等环节。经过数轮评估,部分项目在3月获得无异议函,确保其符合挂牌要求。例如,河北省廊坊市固安县工业园区供热项目凭借稳定收入模式通过审查,而浙江省杭州市庆春路隧道项目则依托高效运营记录获批。整个过程强化了风险防控机制,确保产品设计符合金融市场标准,避免潜在系统性风险。
三、项目类型与区域分布特点
首批项目集中在传统基础设施领域,交通设施类占比较高,主要覆盖高速公路、桥梁和隧道;工业园区项目包括固安县的项目在内,聚焦区域经济发展;水务及固废处理项目则分布于水资源丰富的南方省份和工业化密集区。区域分布上,京津冀、长三角等经济带成为重点,其中江苏省苏州市的工业园区项目通过证券化模式盘活资产,山东省济南市的水务项目促进城市供水升级。这些案例展示了证券化如何将长期投资转化为可交易资产,帮助地方政府吸引更多外来资本,驱动本地产业升级。
四、对招商引资与经济带动作用
从招商引资角度看,PPP资产证券化项目的落地,通过释放资产流动性,为企业和投资者提供新机遇。在2024年,这一机制强化了社会资本参与基建的热情,例如天津市在垃圾处理项目引入外资合作后,拉动相关产业链就业。整体上,项目降低了融资成本,提升地方政府公信力,未来将进一步扩展到更多城市如上海市的交通枢纽项目。随着试点扩大,需持续优化监管框架,确保项目可持续性,以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上海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上海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上海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获取园区招商政策资料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