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招商】长三角五地共建海洋经济协同发展新平台

所属地区:上海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29日
近日,长三角地区海洋产业协同发展迈出关键一步,南通、舟山、上海浦东、宁波四地的5个海洋产业园区和基地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打造区域性海洋经济创新平台。此次合作旨在通过招商引资整合涉海资源,推动产业集聚与技术创新,为长三角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一、构建跨区域协同机制填补产业短板
2024年启动的此次合作,重点针对长三角海洋产业存在的结构性短板。南通重点发展海工装备与生物医药,舟山聚焦远洋渔业与油气储运,上海浦东强化海洋金融与科技研发,宁波则突出港口物流与智能制造。通过建立统一的资源调度平台,实现产业链互补,避免同质化竞争。据公开资料显示,长三角海洋经济总量占全国比重超30%,但高端装备制造、深海技术等领域仍存在对外依存度较高的问题。
二、两大核心任务驱动高质量发展
合作协议明确两大实施路径:其一是建立产业转移对接机制,通过数字化系统实时匹配各地园区载体空间与项目需求,2023年试运行的舟山-浦东船舶工业协作示范区已促成3个高端配套项目落地;其二是组建海洋科技创新联盟,四地将联合设立专项基金,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此前,南通已与宁波合作开展海洋防腐材料技术攻关,相关成果应用于东海油气田开发。
三、人才共享破解关键技术瓶颈
区域协同特别强调人才要素流动。根据合作框架,2024年起将实施"海洋人才绿卡"制度,实现四地高层次人才职称互认、科研设备共享。舟山已率先推出跨区域项目"揭榜挂帅"机制,吸引上海浦东的海洋遥感团队参与智慧渔场建设。公开数据显示,长三角涉海科研机构超过200家,但创新资源分布不均,此次合作有望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四、金融协同护航全产业链发展
为化解海洋产业投资周期长、风险高的痛点,四地将探索设立海洋产业子基金,重点支持深海养殖、新能源船舶等新兴领域。上海浦东将发挥国际金融中心优势,为跨区域项目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2023年长三角海洋领域融资规模已突破500亿元,但资金主要集中在传统港口建设,新协议将引导资本向绿色低碳领域倾斜。
此次合作标志着长三角海洋经济从单点突破进入系统推进阶段。通过打破行政壁垒、优化资源配置,有望在深远海开发、蓝色碳汇等国家战略领域形成示范效应,为海洋强国建设提供区域实践样本。

上海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上海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上海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获取园区招商政策资料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