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光谷沪上招商擘画集成电路产业蓝图

集成电路
所属地区:上海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29日
近日,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简称"武汉光谷")通过在上海举办专题招商引资活动,推动万亩集成电路产业园建设进入实质性阶段。本次招商聚焦集成电路产业链生态构建,吸引了产业链上下游的研发机构与企业代表参与,旨在通过打造产城融合示范区,加速产业集群化发展,为区域经济注入新动能。
一、战略布局夯实产业根基
武汉光谷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早已将集成电路列为重点发展领域。基于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战略,该区在2018年启动了占地万亩的专业化园区规划。园区选址依托区域内成熟的交通网络和科教资源,重点布局芯片设计、先进封装、关键设备与材料四大板块,同步预留商务服务与人才社区空间。这一布局既呼应了国家解决"卡脖子"技术的迫切需求,也为承接沿海产业转移提供了载体支撑。
二、精准招商激活产业链条
在沪举办的专题推介会采用"链式招商"新模式,针对性地邀请涵盖设计软件、光刻设备、晶圆制造等细分领域的专业机构。与会代表普遍认同武汉在科教资源与区位市场的双重优势。活动现场促成多项合作意向,包括某国际芯片设计企业计划设立华中研发中心,两家设备供应商拟建立区域技术服务中心,以及三家封装测试企业筹备联合建立技术验证平台。
三、政策赋能构建创新生态
园区配套推出专项政策体系,包含设备购置补贴最高可达15%、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突破国家基准、高层次人才个税返还等实质性举措。同时设立规模达百亿元的专项产业基金,重点支持关键技术攻关与国产化替代项目。这些政策在2018年招商过程中被重点解读,形成了"政策—资本—技术"三位一体的创新保障机制。
四、产城融合破解人才瓶颈
针对行业对高端人才的刚性需求,园区首创"双社区"开发模式。在产业园区半径3公里范围内,规划建设人才公寓、国际学校、三甲医院等配套设施,同步引入第三方专业运营机构提供"人才服务包"。通过建立院士工作站与校企联合实验室,2018年已达成五项人才定向培养计划,实现从单一生产功能向"工作—生活—研发"复合生态的转型。
五、生态协同提升集群效能
区别于传统工业园区的碎片化发展,该园区创新实施"生态圈认证"机制。入驻企业需承诺开放10%以上的专利技术供圈内共享,强制参与废水处理、危废回收等公共环保系统。目前已形成材料企业毗邻芯片厂、封装厂衔接检测中心的闭环布局,物料流转半径缩短至500米以内,有效降低产业链协作成本。
园区首期工程已于2018年完成土地平整与主干路网建设,首批入驻的8个项目涵盖半导体材料与设备制造领域。按照开发进度规划,2020年前将建成20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配套设立省级集成电路检测认证中心,形成年产值超过300亿元的产业聚集区,为长江经济带集成电路产业协同发展提供关键支点。

上海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上海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上海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获取园区招商政策资料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