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材料产业四策助力高端制造招商引资创新深化
所属地区:上海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17日
2024年,上海积极招商引资,持续优化新材料产业发展环境,推动高端制造业升级。在政策支持下,新材料产业正快速迈向规模化和集约化,市政府聚焦分类施策、平台建设、服务协同和政策集成四方面发力,加强企业合作与成果转化。通过这些措施,上海旨在提升新材料产业竞争力,吸引全球投资,促进产业链深度融合和创新突破。
一、针对新材料领域的前沿、关键及基础层级,实施差异化推进策略。在2023年,上海已初步构建框架,今年深化区分创新前沿如量子材料引导、核心应用如汽车合金支持以及基础支撑如石化环保转型。通过分类基金和政策倾斜,强化细分市场对接,例如推动前沿材料快速产业化、关键材料满足重点行业需求、基础材料实现智能化改造。此举旨在提升材料自给率和产业韧性。
二、强化四大技术载体建设以加速成果转化应用。支持制造业创新中心提升研发能力、推动研发转化功能平台整合资源、完善新材料测试评价设施确保质量、优化生产应用示范点推广实践。2023年以来,上海已建立多个示范基地,今年新增专项投入,促进协同研发与产学研融合。例如,在集成电路材料领域,平台服务覆盖设计至量产阶段,减少研发周期并提升转化效率。这类建设将加强技术创新链结,赋能高端装备制造。
三、构建综合服务平台体系强化产业对接和服务拓展。依托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平台举办新材料展示活动,同时建立产业链对接机制促进企业交流。去年专展吸引全球参与者,今年扩大规模整合线上资源,为企业提供展示合作机会。此外,平台服务延伸至物流、金融等支持领域,增强新材料在航空、汽车集群中的配套能力。通过定期对接会和服务网络,上海强化了产业生态互联,为创新企业创造开放协作环境。
四、综合运用多维政策工具优化产业发展生态。结合首批次新材料补贴、工业强基项目支持、重大项目服务通道、人才基地建设机制及产业投资基金,提供全方位保障。在2024年,政策涵盖外资企业同等扶持,例如税收优惠和创新券发放,促进国际研发合作。去年应用经验显示,政策组合提升了材料企业存活率和创新投入比例,未来将加强绿色转型和智能化升级路径。这一系列措施为招商引资提供稳定环境,助力上海构建更具活力的新材料创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