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招商】浦东外贸逆势领跑全国 韧性增长彰显开放优势

外贸进出口
所属地区:上海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14日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和复杂多变的国际经贸环境,上海浦东新区通过精准施策、招商引资和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对外贸易实现逆势增长。统计数据显示,浦东外贸增速持续领先全国,展现出强劲的发展韧性和开放优势。通过率先复工复产、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拓展防疫物资出口等举措,浦东不仅稳住了外贸基本盘,更为全国外贸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示范样本。
一、率先复工复产赢得发展先机
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初期,上海浦东新区快速响应,通过建立企业复工复产白名单制度,协调解决供应链、物流等关键问题。这种高效应对为外贸企业赢得了宝贵的复苏时间窗口,使得重点企业产能迅速恢复至疫情前水平。其中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战略性产业表现突出,为后续外贸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上海海关推出的"两步申报""提前申报"等便利化措施,进一步提升了浦东口岸通关效率。
二、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协同复苏
浦东新区充分发挥外向型经济优势,依托昌硕科技、英特尔贸易等跨国企业区域总部,承接更多集团全球业务。这些龙头企业通过加强本地化采购、拓展亚太市场等方式,带动上下游配套企业共同发展。特别是在消费电子领域,浦东企业抓住全球居家办公需求激增的机遇,推动相关产品出口显著增长。同时,防疫物资出口成为新增长点,医疗器械企业出口额同比实现两位数增长。
三、制度创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浦东新区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出跨境贸易便利化系列举措。通过拓展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功能,实现进出口环节监管证件全部联网核查。上海自贸试验区率先试点的"一业一证"改革,大幅降低了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这些制度创新有效提升了贸易便利化水平,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显示,浦东跨境贸易指标位居全球前列。稳定的政策预期和透明的监管环境,增强了外资企业在浦东扩大投资的信心。
四、进口增速反超驱动结构优化
进入下半年后,浦东外贸呈现进口增速反超出口的新特点。这主要得益于国内市场需求回暖带动消费品进口增长,以及制造业升级对先进技术装备的持续需求。浦东机场口岸跨境电商进口业务量保持全国第一,奢侈品、生鲜等高端消费品进口显著增长。同时,大宗商品贸易平台建设成效显现,铁矿砂、原油等资源性产品进口稳步回升。这种进出口均衡发展的态势,反映出浦东外贸结构正在向更高质量方向演进。
五、开放平台赋能外贸创新发展
浦东新区依托进博会、自贸试验区等国家级开放平台,持续扩大制度型开放。通过打造"6天+365天"常年展示交易平台,推动展品变商品、参展商变投资商。外高桥保税区升级为综合保税区后,跨境电商、保税维修等新业态蓬勃发展。临港新片区率先试点跨境资金池、跨境人民币结算等金融开放政策,为外贸企业提供了更便利的跨境金融服务。这些开放创新举措有效提升了浦东参与国际竞争的新优势。

上海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上海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上海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获取园区招商政策资料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