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招商】中国服务出口逆势增长 知识密集型领域表现亮眼

外贸进出口
所属地区:上海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11日
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全球贸易的背景下,中国服务出口实现逆势增长,单月规模达2316.2亿元,同比增长6.9%,创下年度增速新高。这一成绩凸显了中国服务贸易结构的持续优化和抗风险能力,为招商引资提供了新的机遇。数据显示,知识产权使用费、个人文化娱乐服务及运输服务等知识密集型领域成为增长主力,推动全年服务贸易逆差大幅收窄53.9%,反映出中国在高端服务领域的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
一、服务出口结构性突破特征显著
根据商务部发布的数据,中国服务出口在多重压力下呈现三大亮点:一是知识产权使用费出口同比激增76.6%,表明科技创新成果国际转化能力增强;二是个人文化娱乐服务出口增长46.5%,体现文化软实力输出成效;三是运输出口增长56.9%,受益于国际物流需求激增和供应链韧性。这些领域合计贡献超四成服务出口增量,标志着中国正从传统劳动密集型服务向高附加值领域转型。
二、全年服务贸易呈现触底回升态势
尽管全年服务进出口总额同比下降15.7%,但分季度观察显示明显改善趋势。第一季度受疫情冲击最为严重,第二季度后降幅持续收窄,至第四季度单月出口转为正增长。其中,旅行服务进口因国际客流中断下降显著,但剔除旅行服务后的整体进出口仅下降0.6%,说明其他服务门类已基本恢复至疫前水平。这种"V型"复苏曲线印证了"稳外贸"政策的有效性。
三、知识密集型服务占比持续提升
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出口占总额比重较上年提升7.8个百分点,达到44.5%。除出口表现突出外,其进口也保持稳定,形成电信计算机、金融服务、专业咨询等双向活跃的贸易格局。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报告显示,中国已成为全球专利、商标申请量第一大国,为相关服务出口奠定基础。这种结构性变化与《"十四五"服务贸易发展规划》中"提升知识密集型服务竞争力"的目标高度契合。
四、区域协同发展形成新支撑点
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地区贡献率达75%,其中上海市、北京市、广东省等地率先探索跨境数据流动、国际职业资格互认等制度开放。中西部地区承接服务外包合同额增长26%,成都市、西安市等城市在数字服务领域形成特色集群。这种梯度发展格局既巩固了传统优势区域,也培育了新的增长极。
五、政策组合拳助力逆差缩减
通过缩减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扩大技术出口便利化试点、开展数字贸易港建设等举措,中国服务供给能力持续增强。同时,"宅经济"催生的云服务、在线教育等新业态拓展了国际市场空间。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中国是主要经济体中少数实现服务出口正增长的国家,这种表现对平衡国际收支、稳定外汇储备具有战略意义。
当前,全球服务贸易数字化、智能化趋势加速演进,中国依托制造业基础和市场优势,正在形成"制造+服务"双轮驱动的新外贸格局。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生效实施,未来在数字经济、环境服务等领域的国际合作将进一步打开增长空间,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关键支撑。

上海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上海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上海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获取园区招商政策资料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