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一带一路”上海论坛聚焦国际合作与招商引资

一带一路
所属地区:上海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06日
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召开一周年之际,上海举办首届“一带一路”上海论坛,由上海社会科学院、中联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香港贸易发展局联合主办,获联合国训练研究所、“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支持。论坛以推动国际合作与全球经济治理为核心,为沿线国家招商引资搭建交流平台,吸引数百名国内外专家学者、企业界人士及外国驻沪机构代表参与,共商“一带一路”建设新路径。
一、论坛举办的背景与组织架构
作为“一带一路”倡议下的重要智库交流平台,首届“一带一路”上海论坛的举办,旨在响应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需求,深化国际合作共识。主办方整合国内智库研究力量与国际合作资源,联合香港贸易发展局发挥区位优势,吸引“一带一路”相关国家专家参与,形成跨区域、多领域的研讨格局。支持方联合国训练研究所与“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则为论坛提供了国际化的学术支撑与网络资源,推动研讨成果向政策实践转化。
二、国际参与格局与合作共识
论坛吸引了来自亚洲、欧洲、非洲等多个“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专家参与,涵盖经济、外交、学术等多个领域。与会各方围绕“一带一路”建设的实践路径、全球经济治理创新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形成多项共识。大家普遍认为,在当前全球化面临挑战的背景下,“一带一路”倡议为促进国际经贸合作、完善全球经济秩序提供了新方向,而上海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在推动沿线国家招商引资与项目对接中具有独特优势。
三、“一带一路”建设的全球影响与实践成效
与会专家指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特别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召开后的一段时间里,建设成果显著,国际社会的认知与参与度持续提升。从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到经贸投资合作,从金融融通到人文交流,“一带一路”已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相关调查显示,多数沿线国家央行认可“一带一路”对全球经济的助力作用,认为其为各国搭建了开放包容的公共合作平台,有效促进了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
四、国际机构视角下的开放包容理念
联合国相关部门代表在论坛中表示,“一带一路”倡议的开放性与包容性,为国际社会开展对话合作提供了契机。通过加强政策沟通与项目协同,有助于实现开放、公平、共享的发展目标。首届“一带一路”上海论坛的举办,正是这一理念的具体实践,为不同国家、机构之间的交流搭建了桥梁,推动更多务实合作项目落地。
五、同步研讨活动与区域合作深化
在上海主论坛举办的同时,上海社会科学院在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同步举办国际研讨会,聚焦中乌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合作前景。作为中亚重要国家,乌兹别克斯坦与中国在经贸、能源、人文等领域合作基础深厚,研讨会的召开有助于进一步挖掘双边合作潜力,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注入新动能,也体现了“一带一路”建设从全局规划到区域深耕的发展路径。
六、长效机制建设与未来发展规划
主办方透露,首届“一带一路”上海论坛后,将计划每年定期举办,打造常态化的国际交流平台。未来论坛将围绕不同主题,加强研究合作与学术交流,推动智库成果转化,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同时,通过拓展国际合作网络,吸引更多国家和机构参与,促进政策对接、项目合作与招商引资,助力构建更加紧密的“一带一路”伙伴关系。
七、智库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作用
作为论坛主办单位之一,上海社会科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智库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承担着政策研究、风险评估、成果传播等重要职能。通过举办论坛等学术活动,能够整合国内外研究资源,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为企业合作搭建桥梁,为公众理解“一带一路”倡议提供专业解读。未来将进一步加强与沿线国家智库的合作,共同开展课题研究,推动知识共享与能力建设。
八、全球经济治理的中国方案与实践路径
与会专家强调,“一带一路”倡议不仅是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更是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中国方案。通过倡导开放、透明、包容、非歧视的国际经济秩序,“一带一路”为破解当前全球化发展困境提供了新思路。在实践中,中国与沿线国家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让合作成果惠及更多国家和民众,展现了负责任大国的担当。
九、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机遇与责任
论坛期间,企业界代表围绕“一带一路”项目合作分享经验。大家认为,“一带一路”为企业“走出去”提供了广阔空间,尤其是在基础设施建设、能源开发、制造业升级等领域,合作潜力巨大。同时,企业在参与过程中需注重可持续发展,遵守当地法律法规,履行社会责任,实现互利共赢。主办方表示,未来论坛将进一步加强政企对接,为企业招商引资提供信息服务与资源支持。
十、人文交流对“一带一路”建设的支撑作用
除经济合作外,与会专家还关注人文交流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通过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的交流,能够增进沿线国家民众相互理解与信任,为务实合作奠定社会基础。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拥有丰富的人文资源,未来可依托论坛平台,推动与沿线国家在文化遗产保护、青年交流、学术研讨等方面的合作,打造“民心相通”的纽带。
十一、金融合作助力“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
金融融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与会专家指出,当前“一带一路”金融合作已形成多元化融资体系,包括多边开发银行、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及资本市场等。未来需进一步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加强风险防控,提升资金使用效率,为基础设施项目和产业合作提供稳定的资金支持。同时,推动人民币在沿线国家的使用,有助于降低汇率风险,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
十二、绿色发展理念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视,“一带一路”建设也日益强调绿色环保理念。联合国相关部门代表在发言中提到,希望“一带一路”项目能充分考虑环境影响,推动绿色能源、循环经济等领域合作,助力全球气候治理。与会专家建议,中国与沿线国家可共同制定绿色标准,加强环保技术交流,将“一带一路”打造成为绿色发展之路。
十三、“一带一路”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协同发展
论坛研讨认为,“一带一路”倡议与东盟一体化、欧亚经济联盟等区域合作机制具有协同效应。通过加强政策对接与项目联动,能够促进区域内贸易自由化、投资便利化,提升区域经济整体竞争力。以上海为枢纽,中国可进一步加强与东亚、中亚、中东欧等区域的经济联系,推动形成陆海统筹、东西互济的开放格局。
十四、数字经济为“一带一路”注入新动能
在数字时代背景下,“一带一路”建设正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与会专家指出,加强数字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动电子商务合作、促进数字技术转移,有助于缩小沿线国家数字鸿沟,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上海在数字经济领域具有先发优势,可通过论坛平台分享经验,推动与沿线国家在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的合作,打造“数字丝绸之路”。
十五、法治合作保障“一带一路”项目顺利实施
为确保“一带一路”项目的可持续性,法治合作至关重要。与会专家建议,中国与沿线国家应加强法律交流与协调,完善争议解决机制,为企业提供稳定的法律环境。同时,推动国际商事仲裁、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合作,提升“一带一路”建设的法治化水平,增强国际社会对合作项目的信心。
十六、面向未来的“一带一路”合作展望
论坛最后,与会各方一致认为,“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各国持续努力、久久为功。首届“一带一路”上海论坛的举办,为未来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随着常态化交流机制的建立,以及更多国家和机构的参与,“一带一路”将在促进全球经济复苏、完善全球治理、推动人类共同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上海也将继续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节点,为国际合作与招商引资贡献力量。

上海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上海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上海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