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临港大型海洋公园开建 与迪士尼协同打造文旅新极
海洋经济产业
所属地区:上海-浦东新区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06日
上海临港地区启动大型海洋公园建设项目,作为区域招商引资重点工程,该项目将与上海迪士尼乐园形成文旅协同效应。项目规划投资规模较大,建筑面积近二十万平方米,涵盖多个展示场馆、互动体验项目及特效影院,建成后预计年游客量可观,助力临港打造国际文旅目的地,推动区域经济与产业升级。
一、项目定位与核心功能特色
该海洋公园定位为国内旗舰式大型海洋主题文旅综合体,核心功能涵盖海洋生物展示、科普教育、互动体验及特效娱乐等多个领域。项目规划建设的展示场馆将聚焦极地海洋生态、珍稀海洋生物等主题,通过现代化展陈技术呈现海洋世界的多样性;大型海洋动物互动体验项目将为游客提供近距离接触海洋生物的机会,增强参与感与趣味性;特效影院则结合沉浸式技术,打造海洋主题的视听盛宴,满足不同年龄段游客的需求。作为区域文旅产业的重要载体,项目旨在通过差异化定位,填补上海东南部大型海洋主题文旅设施的空白。
二、交通网络优化构建协同基础
为推动海洋公园与迪士尼乐园实现协同发展,地方政府正规划建设连接两地的快速交通体系。该交通网络将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地面公交为补充,通过加密公交线路、延伸轨道线路等方式,缩短两地通行时间,提升游客跨园游览的便利性。快速交通线的建设不仅将促进两大文旅项目之间的客流联动,还将串联起沿线商业、住宿等配套设施,形成“文旅+交通+服务”的一体化发展格局,为区域文旅资源的整合利用奠定基础。
三、文旅资源联动实现效应叠加
海洋公园与迪士尼乐园在文旅定位上具有显著的互补性。迪士尼乐园以童话IP、主题娱乐为核心,吸引家庭客群及年轻游客;海洋公园则以海洋生态、科普互动为特色,侧重自然教育与沉浸式体验,能够吸引对海洋文化感兴趣的游客群体。两者通过协同发展,可形成“主题娱乐+海洋科普”的复合型文旅产品体系,延长游客在区域内的停留时间,提升人均消费额度。同时,两地可通过联合营销、套票优惠等方式,增强对国内外游客的吸引力,推动上海东南部文旅市场的整体升温。
四、区域人气集聚助力城市功能提升
临港地区通过布局海洋公园、规划建设国内顶级天文馆等文旅项目,正着力打造“文旅+科普”的特色产业集群。这些项目的落地将显著提升区域的公共服务水平,丰富市民及游客的文化生活选择。随着文旅设施的完善,临港地区对人口的吸引力将进一步增强,有助于集聚常住人口与流动人口,优化区域人口结构,缓解以往人口导入不足的问题。人气的提升还将带动区域商业、教育、医疗等配套设施的完善,推动临港从产业开发区向功能完善的现代化新城转型。
五、产业带动效应赋能经济发展
海洋公园项目的建设与运营将对临港地区相关产业产生显著带动作用。在建设阶段,项目将拉动建筑、建材、工程设计等产业的需求,为当地企业提供发展机遇;建成运营后,将直接带动旅游服务、餐饮住宿、零售商贸、文化创意等产业的增长,创造大量就业岗位。此外,项目还将吸引与海洋主题相关的文创产品研发、科普教育机构等配套产业入驻,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为临港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助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六、规划布局完善文旅产业生态
临港地区在文旅产业布局上秉持“多业态融合、差异化发展”的理念,除海洋公园外,规划建设的天文馆将聚焦宇宙探索与科普教育,与海洋公园形成“海洋+宇宙”的科普文旅双极。未来,临港还将结合区域自然禀赋与产业特色,进一步拓展文旅业态,如发展滨海休闲、工业旅游等项目,构建多元化的文旅产业生态体系。这一系列规划不仅将提升临港的城市文化软实力,还将助力上海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增强城市在全球文旅市场的竞争力。
七、协同发展模式探索区域合作新路径
海洋公园与迪士尼乐园的协同发展,为上海乃至国内大型文旅项目的区域合作提供了新路径。通过政府引导、企业运作的方式,两地可在资源共享、客源互送、服务标准统一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避免同质化竞争,实现互利共赢。这种协同模式不仅适用于文旅产业,还可为区域内其他产业的合作发展提供借鉴,推动临港与周边区域形成功能互补、产业联动的发展格局,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
八、生态保护与文旅开发的平衡实践
作为海洋主题公园,项目在规划建设过程中注重生态保护与文旅开发的平衡。展示场馆及互动项目的设计将遵循海洋生物保护原则,采用环保材料与节能技术,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同时,项目将通过科普教育活动,向游客传递海洋保护理念,提升公众的生态环保意识。这种“保护优先、合理开发”的模式,既实现了文旅资源的有效利用,又履行了企业的社会责任,为国内同类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示范。
九、文旅品牌建设提升区域影响力
海洋公园的建设将进一步丰富上海文旅品牌矩阵。依托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的区位优势与交通枢纽地位,项目有望吸引国内外游客,成为上海文旅的新名片。通过持续的品牌运营与市场推广,临港文旅产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将不断提升,助力上海打造具有全球吸引力的文旅目的地。同时,品牌效应还将带动区域土地价值提升,吸引更多优质产业与资源向临港集聚,形成良性发展循环。
十、政策支持保障项目顺利推进
地方政府为支持海洋公园等重大功能性项目建设,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措施。在土地供应、规划审批、财政补贴等方面给予项目支持,优化营商环境,保障项目顺利推进。同时,政府还将加强对区域文旅产业的统筹规划,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与运营中的问题,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政策的持续支持将为临港文旅产业的长期发展提供坚实保障,推动区域文旅经济持续健康增长。
一、项目定位与核心功能特色
该海洋公园定位为国内旗舰式大型海洋主题文旅综合体,核心功能涵盖海洋生物展示、科普教育、互动体验及特效娱乐等多个领域。项目规划建设的展示场馆将聚焦极地海洋生态、珍稀海洋生物等主题,通过现代化展陈技术呈现海洋世界的多样性;大型海洋动物互动体验项目将为游客提供近距离接触海洋生物的机会,增强参与感与趣味性;特效影院则结合沉浸式技术,打造海洋主题的视听盛宴,满足不同年龄段游客的需求。作为区域文旅产业的重要载体,项目旨在通过差异化定位,填补上海东南部大型海洋主题文旅设施的空白。
二、交通网络优化构建协同基础
为推动海洋公园与迪士尼乐园实现协同发展,地方政府正规划建设连接两地的快速交通体系。该交通网络将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地面公交为补充,通过加密公交线路、延伸轨道线路等方式,缩短两地通行时间,提升游客跨园游览的便利性。快速交通线的建设不仅将促进两大文旅项目之间的客流联动,还将串联起沿线商业、住宿等配套设施,形成“文旅+交通+服务”的一体化发展格局,为区域文旅资源的整合利用奠定基础。
三、文旅资源联动实现效应叠加
海洋公园与迪士尼乐园在文旅定位上具有显著的互补性。迪士尼乐园以童话IP、主题娱乐为核心,吸引家庭客群及年轻游客;海洋公园则以海洋生态、科普互动为特色,侧重自然教育与沉浸式体验,能够吸引对海洋文化感兴趣的游客群体。两者通过协同发展,可形成“主题娱乐+海洋科普”的复合型文旅产品体系,延长游客在区域内的停留时间,提升人均消费额度。同时,两地可通过联合营销、套票优惠等方式,增强对国内外游客的吸引力,推动上海东南部文旅市场的整体升温。
四、区域人气集聚助力城市功能提升
临港地区通过布局海洋公园、规划建设国内顶级天文馆等文旅项目,正着力打造“文旅+科普”的特色产业集群。这些项目的落地将显著提升区域的公共服务水平,丰富市民及游客的文化生活选择。随着文旅设施的完善,临港地区对人口的吸引力将进一步增强,有助于集聚常住人口与流动人口,优化区域人口结构,缓解以往人口导入不足的问题。人气的提升还将带动区域商业、教育、医疗等配套设施的完善,推动临港从产业开发区向功能完善的现代化新城转型。
五、产业带动效应赋能经济发展
海洋公园项目的建设与运营将对临港地区相关产业产生显著带动作用。在建设阶段,项目将拉动建筑、建材、工程设计等产业的需求,为当地企业提供发展机遇;建成运营后,将直接带动旅游服务、餐饮住宿、零售商贸、文化创意等产业的增长,创造大量就业岗位。此外,项目还将吸引与海洋主题相关的文创产品研发、科普教育机构等配套产业入驻,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为临港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助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六、规划布局完善文旅产业生态
临港地区在文旅产业布局上秉持“多业态融合、差异化发展”的理念,除海洋公园外,规划建设的天文馆将聚焦宇宙探索与科普教育,与海洋公园形成“海洋+宇宙”的科普文旅双极。未来,临港还将结合区域自然禀赋与产业特色,进一步拓展文旅业态,如发展滨海休闲、工业旅游等项目,构建多元化的文旅产业生态体系。这一系列规划不仅将提升临港的城市文化软实力,还将助力上海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增强城市在全球文旅市场的竞争力。
七、协同发展模式探索区域合作新路径
海洋公园与迪士尼乐园的协同发展,为上海乃至国内大型文旅项目的区域合作提供了新路径。通过政府引导、企业运作的方式,两地可在资源共享、客源互送、服务标准统一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避免同质化竞争,实现互利共赢。这种协同模式不仅适用于文旅产业,还可为区域内其他产业的合作发展提供借鉴,推动临港与周边区域形成功能互补、产业联动的发展格局,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
八、生态保护与文旅开发的平衡实践
作为海洋主题公园,项目在规划建设过程中注重生态保护与文旅开发的平衡。展示场馆及互动项目的设计将遵循海洋生物保护原则,采用环保材料与节能技术,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同时,项目将通过科普教育活动,向游客传递海洋保护理念,提升公众的生态环保意识。这种“保护优先、合理开发”的模式,既实现了文旅资源的有效利用,又履行了企业的社会责任,为国内同类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示范。
九、文旅品牌建设提升区域影响力
海洋公园的建设将进一步丰富上海文旅品牌矩阵。依托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的区位优势与交通枢纽地位,项目有望吸引国内外游客,成为上海文旅的新名片。通过持续的品牌运营与市场推广,临港文旅产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将不断提升,助力上海打造具有全球吸引力的文旅目的地。同时,品牌效应还将带动区域土地价值提升,吸引更多优质产业与资源向临港集聚,形成良性发展循环。
十、政策支持保障项目顺利推进
地方政府为支持海洋公园等重大功能性项目建设,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措施。在土地供应、规划审批、财政补贴等方面给予项目支持,优化营商环境,保障项目顺利推进。同时,政府还将加强对区域文旅产业的统筹规划,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与运营中的问题,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政策的持续支持将为临港文旅产业的长期发展提供坚实保障,推动区域文旅经济持续健康增长。
上海浦东新区招商项目
更多项目
张江GPCR科研集群引领新药研发突破
2025-09-09
张江健康产业生态升级 逸思产业园聚力康桥高地
2025-09-09
张江四大创新创业集聚区构建全球科创资源引力场
2025-09-09
上海自贸区扩容升级 陆家嘴金桥张江纳入新蓝图
2025-09-09
张江人工智能岛揭牌 打造全球科创中心智能引擎
2025-09-09
金砖银行总部落沪 浦东世博园区开启国际金融合作新篇章
2025-09-09
浦东"注册官"创新服务助力自贸区招商引资跑出加速度
2025-09-08
上海浦东优化消费环境 普通化妆品消费税政策迎新调整
2025-09-08
浦东服务业首季营收利润双增 新兴动能引领高质量发展
2025-09-08
浦东软件园双企登新三板 创新引擎助力招商引资新突破
2025-09-08
浦东软件园携手上海联通打造NB-IoT智慧园区标杆
2025-09-08
浦东打造国际影视全产业链高地 赋能上海文化品牌建设
2025-09-08
上海浦东新区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上海浦东关于川沙新镇浦东运河西侧D04A-23等地块绿地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批复
2025-02-12
上海浦东关于下达上海市浦东新区塘桥街道城市建设管理事务中心2025年预算的通知
2025-02-11
上海浦东关于祝桥镇江镇社区E3-2地块新建绿化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批复
2025-01-27
上海浦东关于祝桥镇江镇社区E3-3地块新建绿化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批复
2025-01-27
上海浦东关于编报2024年度浦东新区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报告的通知
2025-01-23
上海浦东关于明确周家渡16-03等地块项目绿地设施接管单位的批复
2025-01-22
浦东新区民政局关于开展区级社会组织2024年度检查和年度报告的通知
2025-01-20
浦东新区民政局关于协同做好区级社会组织2024年度检查的函
2025-01-20
上海浦东关于同意浦东新区田野农产品加工配送中心能力提升项目列入2025年立项计划的批复
2025-01-20
上海浦东新区产业园区
-
上海南汇工业园区
上海-浦东新区
-
上海浦东合庆工业园区
上海-浦东新区
-
达之路钻石文化创意产业园
上海-浦东新区
-
张江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
上海-浦东新区
-
创智空间·张江信息园
上海-浦东新区
-
芳华德必运动LOFT
上海-浦东新区
上海浦东新区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上海浦东新区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立即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