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江高科技园区推“科技卡”破解科技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小微企业 企业融资
所属地区:上海-浦东新区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05日
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近日推出以企业“信用档案”为基础的“科技卡”,作为国内首款“随借随还”借贷合一的银行卡,旨在解决科技中小企业融资“三无”困境,为区域招商引资与科技创新注入新动能。
一、破解融资痛点:科技小微企业的“信用突围”
科技小微企业作为创新驱动的重要力量,普遍面临轻资产、缺乏传统抵押物的问题,加之信用累积不足、评价体系缺失、交易场景缺乏,长期陷入融资难、融资慢、融资贵的困境。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立足区域产业特点,聚焦科技企业发展需求,以企业“信用档案”为核心,创新推出“科技卡”,通过构建基于信用的融资新模式,打破传统金融服务对有形资产的依赖,为科技小微企业开辟了一条信用融资的新路径。
二、产品创新设计:“随借随还”激活资金效能
“科技卡”在产品设计上实现多项突破,核心优势集中体现为纯信用、高效率与灵活性。作为无抵押、无担保的纯信用产品,其授信额度上限达150万元,可满足科技小微企业日常运营、研发投入等多元化资金需求。“随借随还”的特性让企业可根据实际资金使用情况灵活调度,有效降低财务成本;审批流程的优化则确保符合条件的企业在提交申请后一个星期内即可授卡使用,大幅提升融资效率。此外,卡片用途广泛,覆盖企业生产经营各环节,进一步增强了对科技小微企业的适配性。
三、多方协同机制:构建信用融资生态闭环
“科技卡”的推出是多方协同的成果,由张江高科技园区管委会牵头组织,张江园区企业信用促进中心联合担保公司、银行共同参与,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信用支撑”的合作模式。管委会发挥政策统筹与资源整合作用,信用促进中心依托企业信用档案体系提供数据支撑,担保公司与银行则通过风险共担机制降低信贷风险,多方协同不仅提升了金融服务的精准性,更构建起以信用为纽带的融资生态闭环,为科技小微企业信用价值的转化提供了制度保障。
四、市场积极响应:信用融资需求集中释放
“科技卡”推出后迅速获得园区内科技小微企业的青睐,市场需求得到集中释放。通商科技卡在推出初期,便吸引多家企业提交申请,部分企业已成功获批并投入使用;中银科技卡、上银科技卡、浦江科技卡等同类产品推出后,亦在短时间内收到大量申请,反映出科技小微企业对信用融资产品的迫切需求。企业反馈显示,“科技卡”有效缓解了其短期资金压力,尤其在研发投入、原材料采购等关键环节提供了及时支持,助力企业稳定经营与创新发展。
五、信用体系支撑:从“三无”到“信用赋能”的跨越
“科技卡”的核心支撑在于张江高科技园区构建的企业“信用档案”体系。该体系通过整合企业注册登记、纳税记录、知识产权、研发投入、履约情况等多维数据,形成全面、动态的企业信用画像,填补了科技中小企业信用评价的空白。基于信用档案的融资服务,使原本缺乏信用累积的科技小微企业能够凭借自身信用获得金融支持,实现从“无信用累积、无信用评价、无信用交易”到“信用可量化、信用可融资、信用可增值”的转变,为破解科技企业融资“三无”现状提供了根本解决方案。
六、优化营商环境:助力区域招商引资与产业升级
“科技卡”的推出是张江高科技园区优化营商环境、强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举措。通过为科技小微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融资支持,园区进一步增强了对科技创新企业的吸引力,有助于集聚更多优质科技资源,为招商引资工作奠定坚实基础。同时,信用融资模式的推广将激励企业更加重视信用建设,推动形成“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良好氛围,促进区域产业生态的持续优化,为张江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提供有力支撑。
七、模式复制价值:为科技金融创新提供“张江经验”
作为国内首款“随借随还”借贷合一的信用银行卡,“科技卡”的实践为科技金融创新提供了可借鉴的“张江经验”。其以信用档案为基础、多方协同为保障、产品创新为核心的运作模式,不仅适用于上海张江,也为其他地区解决科技小微企业融资问题提供了思路。未来,随着企业信用档案体系的不断完善与金融科技的深度应用,“科技卡”有望进一步拓展服务范围、提升服务效能,成为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金融工具,助力更多科技企业通过信用赋能实现创新成长。

上海浦东新区产业园区

上海浦东新区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上海浦东新区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