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外资股比限制下月取消 上海成开放前沿阵地

新能源产业 汽车产业
所属地区:上海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05日
国家发改委、商务部联合发布外商投资准入新政,明确自下月起取消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外资股比限制,专用车领域同步开放。这一举措是我国扩大汽车产业对外开放、优化招商引资环境的关键步骤,将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推动汽车产业与全球产业链深度融合。
一、政策逐步开放,构建市场化准入环境。2017年,国家发改委发布《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率先放开外商在华设立纯电动汽车整车合资企业的数量限制,以及汽车动力电池领域的外资股比限制,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开放奠定基础。同年,国务院印发相关文件,提出进一步减少外资准入限制,持续优化外资发展环境。2018年,发改委明确汽车行业分类型过渡期开放时间表,标志着我国汽车产业开放进入系统性推进阶段。
二、新政明确开放路径,分阶段破除股比限制。根据发布的《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新能源汽车、专用车整车制造外资股比限制自下月起正式取消。在汽车制造业领域,除上述两类车型外,其余整车制造仍维持中方股比不低于50%的要求,且同一家外商在国内建立同类整车产品合资企业不超过两家。按照规划,2020年将取消商用车外资股比限制,2022年取消乘用车外资股比限制及合资企业数量限制,实现汽车产业全面开放。
三、新兴外资车企迎发展机遇,市场竞争格局优化。行业分析指出,相较于传统外资车企,未受既有产能布局和合资伙伴束缚的新兴外资新能源车企,将更直接受益于股比限制取消。目前,已有外资新能源车企确定在华建设生产基地,中国作为全球最大新能源汽车市场,其消费潜力与产业配套能力为外资企业提供广阔空间。新政落地后,外资车企可通过独资形式在华开展生产经营,进一步提升在华业务自主性与市场响应速度。
四、开放推动产业升级,助力全球产业链协同。取消新能源汽车外资股比限制,有利于吸引更多外资投入研发与制造,促进技术交流与产业创新,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同时,这一政策也是我国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具体体现,将增强外资在华投资信心,优化招商引资结构,使中国汽车市场在全球产业链中的枢纽地位更加巩固,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供有力支撑。

上海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上海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上海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