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FDI强劲回暖 三产引资占比九成
所属地区:上海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05日
招商引资成效持续显现,根据近期统计数据,本市外商直接投资保持向好态势,合同项目与金额实现双增长,第三产业成引资主力,结构优化特征突出。
一、外资规模实现量质齐升
2024年一季度,全国实际使用外资实现正增长,本市同步呈现积极态势。3月单月,本市新签外资项目数量增幅超两成,合同金额同比提升超一成,实际到位资金增幅逾14%。此轮增长凸显外资对区域发展预期的持续改善,也反映本市营商环境优化政策成效逐步释放。
二、第三产业主导地位持续强化
现代服务业成为外资布局核心领域。3月数据表明,全市近97%的新签外资项目集中于第三产业,合同金额占比高达90%。细分行业中,科技创新、专业服务、金融商务及数字贸易领域表现活跃。外资加速流入高端服务业,既契合本市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战略方向,也显示国际资本对区域服务能级升级的长期信心。
三、第二产业外资结构调整深化
同期,第二产业外资项目数量与金额均出现回调,但结构呈现优化趋势。外资主要投向高端制造、新能源技术及生物医药等先进制造业领域,传统制造业占比进一步下降。部分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虽总量减少,但单体规模扩大,技术合作深度提升,反映外资布局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深耕。
四、制度型开放激发引资新动能
本市近期推出一系列高水平开放举措,包括深化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试点跨境数据便利化流通机制、完善国际人才配套服务等,显著增强外资准入便利性。2024年新实施的跨境投资负面清单缩减至31条,带动金融、医疗等敏感领域外资准入限制实质性放宽。政策红利转化为引资实效,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深化为外资提供制度保障。
五、全球资本流向印证区域竞争力
国际资本流动数据显示,亚太地区对高附加值服务业的投资偏好持续增强。本市凭借完备的产业链配套、高水平人才储备及高效服务体系,在跨国企业区域总部选址、研发中心布局中保持领先地位。外资密集加码研发设计、供应链管理等价值链高端环节,推动产业生态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
六、未来引资聚焦新质生产力
业内观察指出,下一阶段外资政策将重点引导外资投向绿色低碳、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等前沿领域。本市已规划建设多个国际化科创园区,通过“基础研究+应用转化+场景开放”集成体系吸引全球创新资源。随着新型基础设施加速完善与国际合作平台扩容,外资有望在培育新质生产力进程中发挥更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