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电力产业园区煤电价格调整预期升温 火电业绩迎复苏契机

所属地区:上海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04日
当前华北电力产业园区火电行业正处于转型调整期,煤电价格调整预期持续升温,行业业绩有望逐步复苏。随着电力需求稳步增长及政策环境优化,火电企业经营压力得到缓解,为区域能源产业招商引资创造了有利条件。
一、火电行业面临阶段性压力,业绩底部特征显现
近年来,火电行业在能源结构转型与市场环境变化中面临多重挑战。国家发改委数据显示,2023年一季度,全国五大发电集团火电业务亏损面扩大,利润同比出现大幅下降,延续了此前的承压态势。这一局面主要源于两方面因素:一是电煤价格在2023年上半年维持高位运行,同比涨幅明显,推高火电企业燃料成本;二是煤电标杆上网电价在2023年初未作调整,使得成本上升难以通过电价传导。中债资信电力行业研究团队的测算结果显示,以2023年全年电煤价格较年初水平小幅下降5%的情景模拟,华东、华南等用电需求旺盛、市场化交易电价弹性较高的地区,火电企业尚可维持微利状态;而华北、西北等地区由于电煤运输成本较高、电价调整空间有限,多数煤电企业陷入亏损境地,行业整体业绩触及阶段性底部。
二、煤电价格联动机制作用显现,调整预期增强
我国煤电价格形成机制历经多次改革,已逐步建立起“基准价+上下浮动”的市场化定价体系,旨在平衡煤炭与电力行业利益,保障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回顾历史,这一机制在煤价大幅波动时多次发挥调节作用。例如,2018年夏季,受煤炭供应偏紧影响,电煤价格同比上涨超过20%,国家发改委随即启动电价调整,允许市场化交易电价上浮,有效缓解了火电企业成本压力;2022年,面对国际能源价格冲击及国内煤价高位,相关部门进一步扩大电价浮动范围,保障了煤电企业的合理收益。当前,行业监测数据显示,2023年国内上市煤电企业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已降至较低水平,接近过去15年的低位。参考历史调整先例,当行业回报率持续低于合理区间时,政策层面往往会通过价格手段进行干预。因此,市场普遍预期,2024年煤电价格存在上调可能性,这将直接改善火电企业的盈利空间。
三、电力需求保持稳健增长,驱动火电利用率提升
电力需求的稳步增长是火电行业复苏的重要支撑。国家能源局发布的2023年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显示,全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5%左右,其中工业用电占比超过70%,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具体来看,制造业中的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用电需求尤为突出,新能源汽车、光伏组件、数据中心等新兴产业用电量同比增幅均超过两位数;居民生活用电受气温变化及电气化水平提升影响,也保持稳定增长。尽管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持续扩大,但受限于间歇性、波动性特点,火电作为可靠的基荷与调峰电源,其作用依然不可替代。与此同时,国家在2023年初出台的《关于进一步规范煤电建设的通知》等政策,严格控制新增火电装机规模,推动行业由“量增”向“质优”转变。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火电装机增速低于用电需求增速约1个百分点,存量机组利用小时数同比提升约200小时,火电设备利用率的提高将有效摊薄单位固定成本,对业绩回升形成有力支撑。
四、政策与市场协同发力,行业复苏基础夯实
火电行业的业绩反弹不仅依赖于价格与需求因素,还得益于政策支持与市场环境的持续优化。在政策层面,国家推动煤电与新能源深度融合发展,鼓励火电企业改造升级为灵活性调峰电源,参与电力辅助服务市场。2023年,多个省份出台了火电调峰补偿政策,调峰收益已成为部分火电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同时,煤炭中长期合同制度不断完善,2023年全国电煤中长期合同签约率超过90%,合同履约率保持在较高水平,煤价大幅波动的风险得到有效控制,为火电企业成本稳定提供了保障。在市场层面,随着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深入,跨省跨区电力交易规模不断扩大,火电企业通过参与市场化交易获得更灵活的定价空间。此外,火电企业自身也在积极推进节能降碳改造,超临界、超超临界机组占比持续提升,供电煤耗不断下降,运营效率逐步提高。综合来看,政策与市场的协同作用正在为火电行业构建更加稳固的复苏基础,行业研究机构预测,从2024年二季度开始,火电企业业绩有望进入环比回升通道,逐步走出阶段性低谷。

上海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上海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上海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