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港深化经贸金融协同 自贸区与国际仲裁中心共促开放

金融业 自贸区
所属地区:上海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04日
沪港两地人文相亲、经济相融,合作交流底蕴深厚。自香港回归祖国以来,特别是2003年《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签署及沪港经贸合作会议机制建立后,两地在经贸、金融等领域的合作持续深化,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形成了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良好格局。
一、合作机制持续升级,构建多层次交流平台
2003年,《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正式签署,为沪港合作奠定制度基础。同年,经国务院批准,上海市政府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建立沪港经贸合作会议机制,聚焦落实CEPA框架下各项举措。随着合作领域不断拓展,2015年该机制正式更名为沪港合作会议,合作范围从经贸延伸至科技创新、专业服务、青年发展等多个领域。近年来,沪港合作会议定期召开,双方围绕金融市场互联互通、产业协同发展、区域合作等议题达成多项共识,推动签署一系列合作备忘录,为两地常态化交流提供坚实保障。
二、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打造国际金融枢纽
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沪港两地在金融领域的合作成果丰硕。2014年,“沪港通”正式开通,实现上海与香港股票市场的互联互通,成为两地金融合作的标志性成果。开通以来,“沪港通”交易机制不断优化,交易标的范围逐步扩大,有效促进了两地资本市场的双向开放。2014年,总部位于香港的汇丰银行在上海自贸试验区设立支行,成为首批入驻自贸区的外资银行之一,为上海金融创新提供了实践样本。2016年,香港国际仲裁中心在上海自贸试验区设立代表处,成为首个在沪设立机构的国际仲裁中心,进一步完善了上海自贸试验区的法律服务体系,助力营造国际化营商环境。此外,两地在人民币跨境支付、绿色金融、金融科技等领域的合作也稳步推进,共同提升国际金融服务能力。
三、双向投资纵深发展,夯实经贸合作根基
长期以来,香港是上海外商投资的重要来源地,尤其在服务业领域贡献突出。依托CEPA及后续补充协议,香港服务业企业在沪投资准入门槛不断降低,投资领域从传统商贸、房地产向金融、科技、专业服务等高端领域拓展。同时,香港也是上海企业“走出去”的重要平台。上海企业通过在香港设立地区总部、分支机构或开展并购合作,积极拓展国际市场。近年来,随着“走出去”战略的深入实施,上海对港投资项目数量和金额保持增长态势,涉及金融、科技、制造业等多个行业,两地形成了双向投资、优势互补的经贸合作格局。
四、携手融入国家战略,拓展全球合作空间
沪港两地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在“一带一路”建设、区域协调发展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2017年,上海市相关部门与香港贸发局共同组织沪港企业赴泰国、越南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考察,挖掘基础设施建设、贸易投资等领域商机。此后,两地持续深化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合作,推动企业联合参与沿线国家项目,共享发展机遇。同时,沪港积极探索与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的协同联动,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人才交流等方面加强合作,共同服务国家发展大局。此外,两地还注重青年交流与创新创业合作,通过举办论坛、实习计划等活动,为青年人才搭建交流平台,培养两地合作的后备力量。

上海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上海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上海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