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佳城市榜单:京沪港名列前茅

粤港澳大湾区
所属地区:上海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03日
最新发布的全球最佳城市排行榜显示,北京、上海和香港凭借综合实力成功入选,为地区招商引资注入新动能。该榜单由国际权威机构联合评出,从多维度评估城市发展水平,中国三大城市的入围彰显了其在全球城市竞争中的突出地位。
一、国际评估体系凸显城市综合竞争力
此次评选采用包含政治稳定性、经济活力、基础设施完善度、创新能力、文化影响力等12项核心指标的评估体系。伦敦、巴黎、纽约分列前三甲,亚洲地区共有9座城市进入前30名,其中香港位列第16名,北京紧随其后排名第18,上海位居第21名。评估数据来源于对全球主要城市长达18个月的跟踪调研。
二、北京多维优势获国际认可
作为国家政治文化中心,北京在创新指标得分尤为突出,科研机构数量和高新技术企业密度均达国际领先水平。城市轨道交通总里程突破800公里,大型文化设施覆盖率较五年前提升40%,这些硬性指标支撑其排名较上次评估上升3个位次。在生活便利性方面,三甲医院数量和重点中小学密度等公共卫生教育资源指标表现抢眼。
三、上海经济枢纽地位持续强化
长三角经济圈核心城市上海在商业活跃度指标中得分居亚太区前五,金融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超18%。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成果推动其在国际贸易便利化评分中获加分,黄浦江两岸公共空间改造工程也显著提升城市宜居性评价。值得注意的是,其人才吸引力指数较上次评估周期提升27%。
四、香港保持国际金融中心优势
香港在法治环境和资本自由流动两项指标中保持全球前三,证券交易市场日均成交额维持高位。港珠澳大桥等跨境基建的投用显著改善交通连通性评分,中西文化交融特色在文化多样性维度获得评委青睐。尽管面临全球经济波动,其外汇储备充足率仍维持安全阈值以上。
五、评估方法论体现发展新趋势
本次调研首次将"数字治理水平"和"气候适应能力"纳入辅助指标,反映后疫情时代城市评价体系的演变。中国城市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的投入显现成效,北京海淀区、上海浦东新区等行政区的数字化政务服务覆盖率已超92%,为整体排名提供支撑。
六、城市群协同效应逐步显现
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城市群的协同发展策略产生积极影响。数据显示,北京与天津、河北主要城市间的高铁通勤量较评估初期增长65%,上海对周边城市的技术溢出效应年均提升15%,香港与深圳前海的合作项目推动跨境要素流动效率提高22%。
该榜单的发布为全球城市发展提供重要参照系,中国城市的集体上榜既是对现有发展成果的肯定,也为未来参与国际竞争树立新标杆。随着新一轮城市规划建设的推进,这些城市有望在创新驱动和可持续发展领域实现更大突破。

上海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上海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上海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