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贸前三季度逆势增长 招商引资注入新动能
外贸进出口
经济发展
所属地区:上海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03日
本年度前三季度,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达22.91万亿元,同比增长2.8%,在世界经济增长放缓、贸易保护主义升温的复杂环境下,展现出强劲发展韧性。招商引资等稳外贸举措持续发力,推动外贸结构优化升级,总体呈现“稳中有进、提质增效”的良好态势。
一、外贸运行总体平稳,发展韧性持续显现
本年度前三季度,我国外贸进出口规模实现稳定增长,其中出口12.48万亿元,进口10.43万亿元,贸易顺差2.05万亿元。面对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外部需求波动等挑战,外贸发展不仅在总量上保持增长,质量也在稳步提升。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占比进一步提高,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保持较快增速,有效对冲了部分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压力;进口方面,大宗商品进口量稳价优,优质消费品、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进口持续增加,更好满足了国内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需求,外贸发展的平衡性和可持续性不断增强。
二、贸易伙伴结构优化,区域合作纵深推进
我国外贸市场开拓成效显著,贸易伙伴布局更趋多元合理。前三季度,对欧盟、东盟两大贸易伙伴进出口分别达3.57万亿元、3.14万亿元,占外贸总值的15.6%和13.7%,区域经贸合作机制持续发挥作用,中欧班列、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等合作平台为双边贸易注入新动力。同时,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保持较快增长,新兴市场份额稳步提升,有效降低了对单一市场的依赖。市场多元化战略的深入实施,使得我国外贸在复杂国际环境中拥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强的抗风险能力。
三、市场主体活力迸发,民营企业成增长主力
民营企业作为外贸发展的重要市场主体,活力和竞争力持续增强。前三季度,民营企业进出口9.69万亿元,占外贸总值的42.3%,比重较上年同期提升2.9个百分点,首次超过四成,成为拉动外贸增长的第一动力。其中出口6.4万亿元,进口3.29万亿元,民营企业凭借机制灵活、创新能力强等优势,在开拓新兴市场、发展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方面表现突出,不仅拓宽了自身发展渠道,也为我国外贸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四、国内经济平稳运行,筑牢外贸发展根基
国内经济的稳定增长为外贸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相关数据显示,本年度1月至8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均保持稳定增长,经济基本面良好。制造业的稳定发展为出口提供了充足的优质供给,完整的产业链供应链保障了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国内消费市场的持续扩大则为进口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形成了“供给-需求”良性互动的外贸发展格局。国内经济的平稳运行为我国应对外部风险挑战、实现外贸持续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政策效应持续释放,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近年来,我国持续出台一系列稳外贸政策举措,政策红利逐步释放。通过两次提高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率,减轻企业出口成本;先后出台自主降低关税政策、两次下调进口环节增值税税率,激发进口潜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前三季度我国进口、出口整体通关时间较2017年分别缩短56.4%、64.7%,企业通关效率显著提高。这些政策举措有效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为外贸企业减负松绑,营造了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发展环境。
六、国际竞争力稳步提升,全球贸易份额扩大
在全球贸易增长放缓的背景下,我国外贸竞争力稳步提升。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相关数据,本年度1月至7月,我国进出口增速高于德国、日本、韩国等主要贸易国家,占全球贸易的份额较上年同期提升0.1个百分点。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我国产业结构的持续优化、科技创新能力的不断增强以及外贸新业态新模式的蓬勃发展,充分展现了我国在全球贸易格局中的重要地位和较强的发展韧性。
七、招商引资成效显著,为外贸注入新动能
招商引资作为稳外贸、促发展的重要抓手,在本年度前三季度发挥了积极作用。各地通过举办招商推介活动、优化投资环境、落实惠企政策等举措,吸引了一批高质量外资项目落地,特别是在高端制造、现代服务、跨境电商等领域,外资企业的技术、资金和管理优势与我国完整的产业链相结合,进一步提升了我国外贸产品的附加值和国际竞争力。同时,招商引资也带动了相关配套产业发展,形成了“引进来”与“走出去”良性互动的外贸发展新格局,为外贸持续增长注入了新动能。
八、外贸新业态蓬勃发展,增长空间持续拓展
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等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发展,成为外贸增长的新亮点。跨境电商凭借线上交易、非接触式交货等优势,有效应对了疫情等不确定因素影响,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则为中小微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供了便利,降低了贸易门槛。这些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不仅拓宽了外贸渠道,也推动了外贸数字化转型,为我国外贸发展开辟了更广阔的增长空间。
九、大宗商品进口保障有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前三季度,我国大宗商品进口保持稳定,有力保障了国内产业链供应链安全。能源、矿产、农产品等大宗商品进口量稳价优,通过多元化进口渠道、优化采购方式等举措,有效应对了国际市场价格波动等风险。大宗商品的稳定进口,为国内制造业生产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保障,确保了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运行,为外贸出口的稳定增长奠定了基础。
十、服务贸易协同发展,外贸结构更趋完善
在货物贸易保持增长的同时,服务贸易也实现稳步发展,外贸结构更趋完善。旅游、运输等传统服务贸易保持稳定,数字服务、金融服务、知识产权服务等新兴服务贸易快速增长,成为服务贸易增长的新动力。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协同发展,不仅提升了我国外贸的整体竞争力,也为外贸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总体来看,本年度前三季度我国外贸在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下实现稳定增长,是国内经济平稳运行、政策效应持续释放、市场主体活力增强、国际竞争力提升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下一步,随着各项稳外贸政策的深入实施和招商引资等举措的持续推进,我国外贸有望继续保持平稳发展态势,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一、外贸运行总体平稳,发展韧性持续显现
本年度前三季度,我国外贸进出口规模实现稳定增长,其中出口12.48万亿元,进口10.43万亿元,贸易顺差2.05万亿元。面对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外部需求波动等挑战,外贸发展不仅在总量上保持增长,质量也在稳步提升。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占比进一步提高,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保持较快增速,有效对冲了部分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压力;进口方面,大宗商品进口量稳价优,优质消费品、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进口持续增加,更好满足了国内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需求,外贸发展的平衡性和可持续性不断增强。
二、贸易伙伴结构优化,区域合作纵深推进
我国外贸市场开拓成效显著,贸易伙伴布局更趋多元合理。前三季度,对欧盟、东盟两大贸易伙伴进出口分别达3.57万亿元、3.14万亿元,占外贸总值的15.6%和13.7%,区域经贸合作机制持续发挥作用,中欧班列、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等合作平台为双边贸易注入新动力。同时,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保持较快增长,新兴市场份额稳步提升,有效降低了对单一市场的依赖。市场多元化战略的深入实施,使得我国外贸在复杂国际环境中拥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强的抗风险能力。
三、市场主体活力迸发,民营企业成增长主力
民营企业作为外贸发展的重要市场主体,活力和竞争力持续增强。前三季度,民营企业进出口9.69万亿元,占外贸总值的42.3%,比重较上年同期提升2.9个百分点,首次超过四成,成为拉动外贸增长的第一动力。其中出口6.4万亿元,进口3.29万亿元,民营企业凭借机制灵活、创新能力强等优势,在开拓新兴市场、发展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方面表现突出,不仅拓宽了自身发展渠道,也为我国外贸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四、国内经济平稳运行,筑牢外贸发展根基
国内经济的稳定增长为外贸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相关数据显示,本年度1月至8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均保持稳定增长,经济基本面良好。制造业的稳定发展为出口提供了充足的优质供给,完整的产业链供应链保障了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国内消费市场的持续扩大则为进口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形成了“供给-需求”良性互动的外贸发展格局。国内经济的平稳运行为我国应对外部风险挑战、实现外贸持续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政策效应持续释放,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近年来,我国持续出台一系列稳外贸政策举措,政策红利逐步释放。通过两次提高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率,减轻企业出口成本;先后出台自主降低关税政策、两次下调进口环节增值税税率,激发进口潜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前三季度我国进口、出口整体通关时间较2017年分别缩短56.4%、64.7%,企业通关效率显著提高。这些政策举措有效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为外贸企业减负松绑,营造了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发展环境。
六、国际竞争力稳步提升,全球贸易份额扩大
在全球贸易增长放缓的背景下,我国外贸竞争力稳步提升。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相关数据,本年度1月至7月,我国进出口增速高于德国、日本、韩国等主要贸易国家,占全球贸易的份额较上年同期提升0.1个百分点。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我国产业结构的持续优化、科技创新能力的不断增强以及外贸新业态新模式的蓬勃发展,充分展现了我国在全球贸易格局中的重要地位和较强的发展韧性。
七、招商引资成效显著,为外贸注入新动能
招商引资作为稳外贸、促发展的重要抓手,在本年度前三季度发挥了积极作用。各地通过举办招商推介活动、优化投资环境、落实惠企政策等举措,吸引了一批高质量外资项目落地,特别是在高端制造、现代服务、跨境电商等领域,外资企业的技术、资金和管理优势与我国完整的产业链相结合,进一步提升了我国外贸产品的附加值和国际竞争力。同时,招商引资也带动了相关配套产业发展,形成了“引进来”与“走出去”良性互动的外贸发展新格局,为外贸持续增长注入了新动能。
八、外贸新业态蓬勃发展,增长空间持续拓展
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等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发展,成为外贸增长的新亮点。跨境电商凭借线上交易、非接触式交货等优势,有效应对了疫情等不确定因素影响,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则为中小微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供了便利,降低了贸易门槛。这些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不仅拓宽了外贸渠道,也推动了外贸数字化转型,为我国外贸发展开辟了更广阔的增长空间。
九、大宗商品进口保障有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前三季度,我国大宗商品进口保持稳定,有力保障了国内产业链供应链安全。能源、矿产、农产品等大宗商品进口量稳价优,通过多元化进口渠道、优化采购方式等举措,有效应对了国际市场价格波动等风险。大宗商品的稳定进口,为国内制造业生产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保障,确保了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运行,为外贸出口的稳定增长奠定了基础。
十、服务贸易协同发展,外贸结构更趋完善
在货物贸易保持增长的同时,服务贸易也实现稳步发展,外贸结构更趋完善。旅游、运输等传统服务贸易保持稳定,数字服务、金融服务、知识产权服务等新兴服务贸易快速增长,成为服务贸易增长的新动力。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协同发展,不仅提升了我国外贸的整体竞争力,也为外贸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总体来看,本年度前三季度我国外贸在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下实现稳定增长,是国内经济平稳运行、政策效应持续释放、市场主体活力增强、国际竞争力提升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下一步,随着各项稳外贸政策的深入实施和招商引资等举措的持续推进,我国外贸有望继续保持平稳发展态势,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上海招商项目
更多项目
上海春运营运升级促招商引资
2025-09-03
上海对外承包工程实现新突破
2025-09-03
上海浦东商业新地标蓄势待发
2025-09-03
上海自贸区担纲外贸核心引擎
2025-09-03
喀什与上海企业携手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2025-09-03
京沪深金融新政或将点燃资本创新热潮
2025-09-03
北虹桥文化新地标崛起
2025-09-03
上海港锚地联合查验新篇章
2025-09-03
上海科技创新五年规划启动
2025-09-03
上海浦江岸擘画产融新图景
2025-09-03
芯片巨头落子上海张江
2025-09-03
上海创新文化地标落成
2025-09-03
上海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上海市崇明区长兴镇人民政府关于新凤翔公司西侧围墙修缮工程项目的批复
2025-03-14
崇明关于印发《东平镇镇属企业、民非组织负责人考核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
2025-02-25
上海黄浦关于明确黄浦江沿岸E06-1地块公共绿地设施接管单位的批复
2024-11-19
长宁关于同意上海长宁中山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收购上海菱腾置业有限公司的批复
2024-04-10
上海黄浦关于黄浦江沿岸E10单元E02-7地块公共绿地工程初步设计方案的批复
2024-03-28
长宁关于同意无偿划转上海长宁中山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股权的批复
2024-03-15
长宁关于同意上海长宁中山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增资的批复
2024-02-20
上海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上海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立即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