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港新兴产业园启动打印耗材再制造项目 开辟循环经济新路径

战略新兴产业 招商项目 制造业
所属地区:上海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04日
上海临港新兴产业园2024年在招商引资领域取得重要突破,成功引入并启动了一项聚焦办公打印耗材再制造的关键项目。该项目致力于打造从废旧墨盒硒鼓回收、专业再制造到资源化利用的闭环产业链,有效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是临港地区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实践成果。
一、 瞄准关键废弃物,破解资源环境双重挑战
中国作为全球办公打印设备的生产和使用大国,伴随数字化办公普及,打印机及其耗材的使用量持续攀升。然而,传统的线性消费模式带来巨大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压力。数据表明,制造全新墨盒和硒鼓消耗相当数量的石油资源;更严峻的是,每年产生的大量废弃耗材,因为复杂的材料构成和低下的回收利用率,大部分最终成为无法自然降解的固体废弃物,其体积庞大且成分复杂,安全处置难度大,对土壤和水源构成长期潜在风险。上海临港引入专业的再制造项目,正是针对这一普遍存在的产业痛点,探索循环利用新路径。
二、 精细分选与先进工艺,实现资源最大化再生
该项目的核心价值在于通过一系列精细化的处理和前沿技术,将看似无用的废旧硒鼓、墨盒重新转化为合格的再生产品。处理流程科学严谨:首先对收集到的废旧耗材外壳进行选择性和智能化破碎;继而利用多级物理清洗和高效除尘技术,严格分离并回收内部残留的贵重墨粉,这些高品质墨粉经过处理可作为再生原料回用。对于构成复杂的塑料、金属等非核心部件,项目采用先进的涡电流分选等物理分选方法,实现材料的精确分类。分选出的各类材料后续经过规范的再生处理流程,最终转化为可重新投入生产的原材料。整个工艺链旨在实现废弃物近乎全组分的资源化利用,严格遵循“零填埋、零污染”的环境目标。权威机构评估确认,经此规范再制造流程生产的墨盒和硒鼓,其核心功能与性能指标与新制造产品相当,在确保使用体验的同时显著减少了原生材料消耗和碳排放。
三、 数字化平台高效链接,构建闭环循环经济模式
为有效支撑废旧耗材的规模化回收与再生产品的市场化流通,项目主体开发并运营了一个综合性的数字化回收与销售平台。该平台显著提升了回收网络的触达效率和响应能力:终端用户可以通过简便的线上操作,发出回收请求并追踪服务进程,专业回收人员能够迅速响应、提供便捷的上门回收服务,极大地降低了用户的参与门槛和回收成本。同时,该平台也成为临港再制造基地高质量再生产品直达终端用户(包括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消费者)的重要销售渠道,有效缩短了供应链,保证了产品信誉。这种“一键回收、便捷销售”的模式,有力打通了回收、再制造与复用的关键环节,为打印耗材领域构建了一个高效、透明、可信赖的循环经济生态圈,有力推动了绿色消费习惯的养成。
四、 政策赋能与集群效应,打造绿色再制造产业高地
上海临港地区长期将再制造产业作为推动区域经济绿色低碳转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予以重点培育和支持。地方政府在园区规划、基础设施建设、配套政策完善等方面给予该项目倾斜性支持。临港管理方积极发挥平台作用,提供高标准生产空间、共享环保设施和完善产业链服务,致力于吸引上下游关联企业和专业技术人才汇聚,加速形成涵盖回收拆解、关键部件修复、再制造加工、销售流通等环节的完整产业集群。这不仅能优化项目自身的运营环境,更关键的是有助于降低整个产业体系的综合成本,提升整体竞争力。临港相关管理人士明确指出,办公耗材再制造在落实“绿色办公”理念方面蕴含巨大市场潜力和减污降碳协同效应,将不遗余力地培育类似宜达胜项目发展壮大,并热忱欢迎更多具备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和富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投身这片充满前景的绿色产业蓝海。
五、 广阔前景引领变革,循环模式示范效应显著
临港新兴产业园此次布局打印耗材再制造项目,不仅是对具体环境问题(固体废弃物污染)和资源约束(石油、塑料消耗)的针对性解决方案,更是上海乃至全国推动生产方式绿色化转型、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示范。该项目通过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有力证明了在高科技支持下,循环经济模式可在特定产业领域实现商业可行性和环境效益的双赢。在构建“无废城市”、实现“双碳”目标的宏观背景下,此类具有良好经济、社会、环境综合效益的项目将获得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其成功经验和技术路径,有望在信息产业相关耗材的循环利用乃至更广阔的制造领域产生积极的示范与带动作用,为绿色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能。

上海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上海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上海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