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工会借智培育工匠新高地

所属地区:上海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03日
面对产业转型升级需要,上海市正通过深化产教融合吸引高端制造业项目落户,其中高技能人才支撑成为招商引资核心优势。新组建的焊接、数控及设计制造三大技能实训基地,作为工会整合社会资源的重要载体,正在搭建覆盖全市的职业能力提升平台,为城市创新发展注入新动能。
一、技能缺口倒逼培育体系革新
当全国高级技工缺口逼近千万量级,劳动生产率仅达国际均值四成的现实面前,技能人才断档已成为制约产业升级的瓶颈。聚焦先进制造业发展前沿,上海率先构建现代职教体系。实训基地通过引进智能焊接机器人等尖端设备,突破传统师徒传艺局限;联合院校开发虚实结合的数控编程课程,实现高危工序的沉浸式教学,多维度填补技能提升空白。
二、资源聚合打通人才成长通道
工会组织正打破体制壁垒构建协同网络:纵向衔接市、区两级培训资源,横向联合装备制造龙头企业共建实训中心。在松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政企共建的智能制造共享实训中心服务周边53家企业职工技能认证;浦东新区工会则开发"工匠云课堂",为新能源汽车领域技术人员提供即时更新的技术课程包,实现跨企业知识共享。
三、竞赛机制激活人才成长生态
建立"培训-竞技-认证"闭环体系:职业技能联赛覆盖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战略行业,2023年全市组织专项赛事87场;率先推行"赛证融通"改革,世界技能大赛获奖选手可直接认定高级技师资格。在临港新片区,人工智能算法大赛涌现出的12名金奖选手,全部被重点企业聘为技术总监,形成技能价值转化的标杆示范。
四、精神涵育构建工匠文化场域
开展"百万职工技能登高"行动,建设"工匠精神主题馆"等文化阵地。徐汇区打造滨江工匠文化长廊,集中展示88位"上海工匠"的创新成果;闵行开发区设立工匠创新工作室集群,促成老师傅绝技转化32项国家专利。通过设立技能人才专项住房政策、优秀工匠特殊津贴等制度,切实提升技能人才社会认同。
五、协同网络打造终身学习平台
构建"1+N"工匠培育联合体:以上海开放大学为枢纽,联动67家企业大学设立学分银行。嘉定区工会试点"匠星培养计划",优秀学员可进入高校攻读工程硕士学位;青浦区与江浙皖共建长三角工匠学院,实现数控加工等12个工种技能证书互认。这套立体化培育体系,正推动上海向全球卓越制造基地目标迈进。
六、长效机制赋能城市创新战略
将工匠培育纳入科创中心建设整体布局:在张江科学城配套建设技能提升服务站,支持研发人员与技师联合攻关;制定技能人才薪酬指引标准,重点行业高级技师年薪突破30万元;对输送市级工匠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形成"高技能-高产出-高回报"的良性循环,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筑牢人才基石。

上海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上海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上海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