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赴深学习优化投资促进路径
所属地区:上海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02日
为提升招商引资能级,上海市组成专项团队实地考察深圳标杆实践,围绕专业化机制、全球网络及服务生态开展深度调研,探索构建符合超大城市特色的投资促进新体系。
一、专业化招商机构重构
深圳设置专属投资推广署,按先进制造、现代服务、前沿科技三大领域设立专项部门。该架构参考国际化机构运作机制,形成"产业研究-目标锁定-项目落地"闭环流程。例如,针对半导体产业链,组建由技术专家、市场分析师组成的攻坚小组,实现"一链一策"精准服务。
二、立体化全球网络布局
第一级依托政府驻欧美日澳经贸代表处,构建核心联络点;第二级通过购买服务在41个国际城市设立58个合作网点,2023年新增人工智能产业专项服务站;第三级联动350余家商协会搭建资源枢纽。纽约、东京等重点站点建立"24小时响应"机制,2022年促成78个跨国项目对接。
三、全周期企业培育生态
深圳湾创业广场推行"6+6"服务体系:前端提供专业孵化、融资路演平台,中端配备媒体推广、技术交易市场,后端建设创业公寓与公共加速器。通过"初创企业成长图谱"动态跟踪3000家企业需求,2023年关键配套服务响应效率提升40%。
四、产业链精准招商路径
深圳按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八大重点产业绘制全球企业热力图,锁定200家目标企业分级攻坚。上海市可构建"四维分析法":产业匹配度、技术领先性、区域布局契合度、投资强度,建立动态企业数据库,定期更新招商策略。
五、市场化协作模式创新
前海自贸片区形成"四个一"机制:一个国际化园区运营主体、一套全球资源采购标准、一批专业服务机构白名单、一个双向投资服务平台。2023年通过该模式引入23个国际技术转化项目,推动12家本土企业出海。
六、双轮驱动机制探索
深圳设立非营利性投资促进中心,采用理事会治理模式,吸纳跨国企业、金融机构参与决策。上海市拟建立"政府引导基金+市场运营机构"协同体系,在浦东、临港试点招商项目市场化评估机制,对重点项目实施全流程效益跟踪。
此次调研为上海市优化投资促进体系提供关键参照:需从机构职能科学化、网络渠道多元化、服务供给精细化三维突破,通过构建产业靶向招商机制、创新全球资源整合方式、完善市场政府协作范式,全面提升国际资源配置能力。下阶段上海市将制定产业链招商三年计划,建立分级分类企业服务标准,打造全球投资促进网络枢纽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