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贸区打造创新资源跨境流动高地
外贸进出口
所属地区:上海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01日
上海正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持续优化创新资源跨境流动环境,通过搭建国际化平台、完善政策体系、深化国际合作等举措,有效促进全球创新要素集聚,为招商引资和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一、构建多层次政策体系,夯实跨境流动制度基础。上海聚焦创新资源跨境流动需求,出台系列政策举措,形成覆盖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的制度保障体系。上海自贸试验区实施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持续缩减外资准入限制,扩大跨境服务贸易开放领域,为海外创新主体进入上海提供便利。针对海外人才,推出涵盖签证、居留、工作许可、生活保障等全链条支持政策,降低人才跨境流动门槛。在知识产权领域,建立健全跨境知识产权保护协作机制,提供快速审查、维权援助等服务,为创新成果跨境转化提供制度保障。
二、打造国际化创业平台,强化资源集聚功能。上海自贸试验区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自2015年启动以来,不断探索离岸创新创业新模式,成为海外人才创业的重要载体。该基地具备区内注册、海内外经营、空间载体功能齐备等优势,为海外项目提供从孵化到产业化的全流程服务。通过举办“创业汇”等品牌活动,常态化开展海外项目路演、对接交流,促进海外创业人才与投资机构、孵化平台的深度合作,形成有效的项目征集与筛选机制,推动优质创新项目在上海落地。
三、深化国际合作网络,拓展跨境流动渠道。上海积极构建全球创新合作网络,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达国家创新节点城市的交流合作。在海外设立创新中心、联络点,对接当地优质创新资源,吸引海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在上海设立研发中心、联合实验室等。同时,支持本土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走出去”,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工程,推动创新成果跨境共享与转化,形成双向互动的创新资源流动格局。
四、完善配套服务体系,提升跨境服务效能。围绕创新资源跨境流动的关键环节,上海持续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专业化水平。在人才服务方面,设立国际人才服务窗口,提供“一站式”服务,简化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居留许可办理流程。在金融服务方面,推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改革,允许符合条件的科创企业开展跨境股权融资、债权融资,支持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降低企业跨境资金使用成本。在技术转移方面,建设国际技术转移中心,提供技术评估、交易撮合、法律合规等服务,促进先进技术在上海落地转化。
五、推动区域协同发展,放大创新辐射效应。以上海自贸试验区为引领,联动浦东、张江科学城等重点区域,形成创新资源跨境流动的核心承载区。浦东发挥改革开放先行优势,集聚大量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研发中心和科创企业,成为全球创新资源的重要枢纽。张江科学城聚焦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建设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吸引海内外顶尖科研团队入驻,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跨境协同,带动长三角地区创新资源共享与联动发展。
通过上述举措,上海正逐步构建起要素自由流动、平台高效运作、服务体系完善的创新资源跨境流动生态,不仅为自身招商引资和科创中心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也为全国创新资源跨境流动探索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未来,上海将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持续优化创新环境,进一步提升全球创新资源配置能力,助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