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张江高科助推营商环境优化新布局
营商环境
所属地区:上海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01日
发改委年内以减轻企业负担为核心,出台多项政策措施,力争减负超1500亿元,为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招商引资创造良好条件。这些措施聚焦降低用能成本、规范收费机制,助力企业轻装上阵,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大局。
一、回顾过往减负成效显示,2016年至2017年间,相关部门推进能源价格优化、物流效率提升及收费清理工作,累计减轻企业负担额度显著,为企业发展提供坚实支撑。成效体现在多个领域,包括但不限于简化审批流程、压减不合理费用,推动了营商环境的持续改善。
二、降低用电成本是今年工作的重点之一,涉及金额较大,预计将惠及工商业用户。措施包括优化电价形成机制,指导地方加强监管,确保政策落地。例如,上海市结合区域特点制定实施方案,聚焦制造业密集区域,为招商引资项目提供成本优势。这一过程严格遵守定价规则,避免违规收费行为。
三、电信和物流领域同步推进改革,包括降低通信资费标准、简化运输环节费用等,涉及额度可观。此外,中介服务和行业协会收费进一步规范,旨在消除垄断性收费现象。南京市在交通枢纽区试点物流降本增效,结合园区企业需求调整政策,提升了物流效率。所有措施均基于合法合规原则,保障公平竞争环境。
四、强化天然气输配监管是另一关键环节,地方层面加快制定输配价格规则,包括成本审核和价格核定工作。浙江省在杭州湾区域试点新规,督促企业公开收费信息,减少用户负担。该措施以小步快跑方式推进,覆盖短途管道和配气服务,确保政策精准覆盖产业链下游。
五、整体方案还强调长效机制建设,完善政府定价目录清单制度,动态调整服务项目收费标准。对不符合法规要求的收费立即取消,竞争性服务领域放开价格管制。配套制度涵盖行政事业性收费精简,持续简化企业运营环节。例如,北京市在自由贸易区推行动态管理机制,为招商引资注入新动力。
六、政策合力预期实现年度减负目标,结合财政部主导的政府性收费规范,非税负担总体降幅符合规划要求。措施注重实效,推动成本持续降低,为企业构建透明有序的发展环境。地方政府如苏州市积极响应,在产业园区落地实施细则,助力微观主体提升竞争力。
全程坚持"横到边,竖到底"工作原则,覆盖各行业领域,确保政策红利直达企业。未来将聚焦制度创新和服务优化,巩固减负成果,为经济稳增长提供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