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青岛保税区激活全球竞争力新路径

综合保税区
所属地区:上海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01日
国务院最新政策赋予综合保税区高质量发展战略定位,通过制度创新与功能拓展全面提升开放能级,为地方招商引资构建国际化平台。此次改革聚焦五大核心功能建设,21项创新举措将显著优化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营商环境,培育参与国际竞争新优势。
一、构建内外联动加工制造枢纽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试点全面推开,解决了区内企业长期面临的增值税"痛点"。允许承接区外委托加工业务,打破原有"两头在外"限制,拓展企业市场空间。重点产品目录调整方面,手机等自产商品免于自动进口许可,直接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政策先行先试机制让新设园区实现"开园即享惠",首批30家试点企业2023年进出口额突破百亿美元。
二、打造开放型研发创新高地
科研用耗材监管实行"按实际耗用核销",解决了研发机构物料积压难题。国家级创新平台优先落户政策,推动南京综保区建成生物医药研发集聚区。海关高级认证企业享受"免担保"等48项便利措施,苏州工业园研发企业通关时效压缩70%。医疗器械研发特别通道已助力深圳园区12个项目取得欧盟CE认证。
三、培育国际物流分拨核心节点
跨境货物流转实施"一单多报"模式,成都铁路港全年减少报关单证15万份。整车保税仓储政策激活天津港平行进口车业务,仓储周转率提升50%。文物艺术品"保税展示+交易"模式在厦门实现常态化运作,回流文物估值超50亿元。郑州机场保税航油系统每年为航空公司降低运营成本8亿元。
四、延伸全球检测维修产业链
上海外高桥率先开展飞机发动机全球维修,年处理量达200台套。再制造产业关键技术突破,无锡园区新能源汽车电池梯次利用项目投产。长沙海关"远程查验"新模式覆盖85%保税维修商品,验放时效从72小时压缩至6小时。
五、创建新型销售服务中心
跨境电商进口政策全面适用后,宁波保税区进口美妆年度交易额突破80亿元。天津东疆飞机租赁业务占全国总量90%,资产规模超千亿。上海期货交易所原油期货保税交割业务2023年交割量达300万桶。自贸试验区38项创新制度率先在综合保税区落地,广州南沙实现"无感监管"货物总值260亿元。
政策红利已显现实效:苏州工业园综合保税区研发投入强度达8%,高于全国高新区平均水平;郑州新郑综保区智能终端产量占全球七分之一;深圳前海保税维修业务年均增长45%。各地海关配套出台78项实施细则,建立"企业问题清零机制",确保改革举措全面落地见效。本次系统化改革将重构综保区发展生态,为中国制造参与全球价值链高端竞争开辟战略通道。

上海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上海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上海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