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汽车业迎春 新策释放复苏信号
汽车产业
所属地区:上海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01日
随着全国经济稳步复苏,汽车产业链招商引资成效初显,汽车市场在连续21个月下行后首次迎来正增长。中央和地方协同发力,多项消费刺激政策精准落地,撬动消费潜力释放,为产业复苏注入强劲动能。
一、市场企稳回升态势明确
2020年4月国内汽车产销结束连续下滑态势,单月销量突破200万辆关口。值得关注的是,商用车型创下单月历史销售峰值,重型货车单月增幅达六成以上,反映基建物流领域活力显著恢复。生产端数据显示,全国整车企业产能利用率已回升至疫前水平,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汽车产业集群复产率达95%以上。
二、政策组合拳形成支撑合力
全国超过20个省级行政区推出汽车消费激励措施,涵盖购置税减免、以旧换新补贴、新能源车牌照优惠三大方向。广东省设立专项资金促进汽车下乡,单市财政投入超5亿元;上海市新增4万张非营业性客车牌照额度,较原计划增幅达50%。这些举措有效化解了前期累积的消费观望情绪,尤其是首次购车群体成交率提升明显。
三、产业链协同复苏特征显著
汽车零部件供应体系恢复速度快于预期,关键零部件库存周转周期缩短至28天。新能源汽车板块表现亮眼,动力电池装车量环比上升三成以上,充电桩建设数量创季度新高。在技术升级领域,L2级自动驾驶新车渗透率提升至35%,车联网前装搭载率同比翻番。
四、头部企业引领转型突破
自主品牌市场占有率回升至42%,其中新能源产品贡献七成增量。多家企业加速布局模块化平台,新车型研发周期压缩至18个月。出口市场逆势增长,乘用车海外交付量环比提升28%,特别在东盟市场占有率突破6%,创历史最好成绩。
五、全球供应链风险仍存挑战
海外二级供应商复工率不足六成,导致部分高端芯片交付周期延长至26周。国际航运滞港问题致使单车物流成本增加13%,对出口业务形成压力。多家主机厂已启动国产替代方案,关键芯片的国内验证进度加快,预计三季度可形成替代能力。
当前汽车产业正经历深度结构调整,智能化与电动化双轨并进。据产业研究机构预测,下半年市场将延续温和增长态势,全年产销量有望恢复至2500万辆规模。随着新基建项目加速落地,商用车需求将持续释放,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战略机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