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携手金融机构共建投资新通道

金融业 京津冀经济圈 京津冀
所属地区:上海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01日
近日,国家发改委联合40余家顶级金融机构及行业协会正式启动投融资合作对接机制。该举措旨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金融资本对关键领域的精准支持,聚焦短板领域攻坚,为重大战略项目搭建高效融资桥梁,推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和招商引资提质增效。
一、机制构建的核心目标
以“三去一降一补”和“十四五”规划为纲领,通过制度化平台连接政府部门与市场资本。重点破解基础设施、新兴产业领域融资堵点,引导资金流向京津冀协同发展、中西部铁路网建设、绿色低碳技术、智慧城市等国家战略项目,激活民间投资活力,优化PPP模式应用场景。
二、多维度服务赋能金融机构
发改委将提供四类深度服务:
1. 政策穿透式解读:针对“专项建设基金”“民营经济31条”等新政,开展定向培训化解信息不对称;
2. 项目池动态管理:建立覆盖新基建、高端制造、民生工程的推荐清单,实时更新项目进度与融资需求;
3. 趋势研判联合实验室:定期组织经济形势闭门研讨会,融合智库分析与市场一线反馈;
4. 问题响应直通车:建立金融机构在重大工程参与中的障碍申报通道,协同财政部、央行跨部门协调解决。
三、全谱系资本力量协同作战
参与主体呈现“国有资本+市场机构”双轮驱动特征:
- 政策性银行:国开行、进出口银行重点保障跨境基建及战略产业;
- 商业银行梯队:五大国有银行与招商银行等股份制银行提供基础信贷;
- 长期资本平台:社保基金、中国人寿等险资匹配长周期项目;
- 专业投资机构:中信证券、博时基金设计结构化融资方案;
- 特殊资产处置方:华融资产等化解存量债务风险;
- 行业协会枢纽:基金业协会等促进行业标准共建。
四、重点投资赛道图谱
机制优先引导资金注入三类领域:
1. 区域协同动脉:京雄城际、津冀港口群升级等交通一体化工程;
2. 硬科技攻坚:第三代半导体、工业母机等卡脖子技术产业化;
3. 民生补短板:城市群应急医疗中心、县域污水管网改造工程。
五、创新风控保障体系
引入“资金-项目-政策”三维监测模型:动态追踪专项贷款流向,设置新兴产业投资容错机制,建立PPP项目全生命周期评估体系,通过数字化平台实现穿透式监管,严控地方债务新增风险。
六、预期撬动效应分析
据测算,该机制有望带动万亿级社会资本:保险资管协会可释放约3000亿另类投资额度;专项建设基金将放大5倍杠杆效应;中西部铁路PPP项目平均融资周期缩短40%。在雄安新区、成都都市圈等试点区域已储备首批127个重点项目。
此机制标志着投融资体制改革进入深度协同阶段,通过打破条块分割、打通信息孤岛、打造信用共同体,为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提供可持续金融动能。下一步将扩展至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形成全国统一项目要素流通网络。

上海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上海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上海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