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贸区新政助力平行进口车扩容提质

外贸进出口
所属地区:上海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31日
为促进汽车平行进口贸易发展,国家认监委推出三大举措优化CCC认证要求,通过放宽授权文件审核、取消非量产车数量限制、简化工厂检查程序等政策组合拳,进一步释放自贸区招商引资活力。2024年数据显示,在整体进口车市场下行背景下,平行进口车占比逆势增长至10%,成为稳定外贸的新动能。
一、政策创新破解行业痛点
针对平行进口车长期面临的授权文件获取难问题,新规允许试点企业在确保车辆一致性的前提下,无需提交原厂授权文件即可申请认证。此举直接降低了中小贸易商的准入门槛,使更多市场主体能够参与国际采购竞争。在天津自贸区某试点企业,政策落地后进口车型备案效率提升40%,中东版、欧规车等特色车源显著增加。
二、规模效应激活市场潜力
取消非量产车进口数量限制是本次改革的核心突破。以往企业进口限量版、改装版车型需逐台申报,现在只需建立完善的一致性管控体系,即可实现批量认证。广州南沙保税港区率先试点的企业表示,新规使其年度进口规模可突破500台,物流成本和终端售价预计下降15%-20%。
三、监管优化降低运营成本
创新推出的"境内工厂检查替代境外检查"机制,大幅缩减了企业时间成本。对于仅在自贸区内进行座椅调整、仪表盘汉化等非结构性改装的车辆,经抽查合格后可豁免海外验厂。厦门象屿保税区试点案例显示,单车认证周期从90天压缩至30天,仓储费用节省超百万元。
四、质量保障筑牢发展根基
政策松绑同时强化了事中事后监管,要求企业建立全链条追溯系统。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建立的平行进口车质量服务平台,通过VIN码溯源、零部件备案等方式,2024年消费者投诉量同比下降26%。认监委将动态调整企业白名单,对违规改装、一致性不达标的企业实施退出机制。
五、产业联动培育新增长极
各自贸区借政策东风完善配套服务,青岛前湾保税港区建成专用检测线,深圳前海试点"保税展示+跨境电商"模式。2024年平行进口车带动汽车金融、售后维保等产业链规模突破80亿元,天津、大连等港口城市形成集采购、通关、展销于一体的特色产业集群。
此次政策调整标志着我国汽车进口管理从"严进宽管"向"宽进严管"转型,既满足消费者多元化需求,又为构建双循环格局提供制度创新样本。随着试点经验在全国复制推广,平行进口车有望在高端汽车市场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上海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上海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上海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