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张江迎来生物医药招商引资重大突破
生物科技产业
所属地区:上海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31日
浦东新区张江科学城在生物医药领域实现重大招商引资突破,全球知名医药企业正式启用其在华建立的首个符合国际标准的生物药物生产基地。该基地首期投资额逾七千万欧元,建成后成为区域内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生物制药设施,并被纳入国内首批生物制药合同生产(CMO)试点项目。此举标志着国内生物医药产业链关键环节实现跃升,为本土创新药物产业化注入强劲动力。
一、填补高端制造空白,树立行业新标杆
该基地的建设严格遵循国际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配备了国际一流水准的生物反应器、纯化系统及自动化控制平台。其核心价值在于弥补了国内在高端生物药物规模化生产领域的产能与技术缺口。基地设计采用模块化柔性生产理念,能够灵活适应单克隆抗体、重组蛋白等复杂生物药的多样化生产需求。通过引入国际先进的生产工艺与全过程质控体系,为中国市场及全球供应链提供符合欧美监管标准的高质量生物药产品,显著提升了本土高端生物制造的国际化水平。
二、CMO模式突破产业化瓶颈,激活创新生态
作为国内首批生物制药合同生产试点单位,该基地的运营模式创新具有里程碑意义。其核心机制与“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MAH)”制度形成深度协同。2015年起,国家在部分区域启动MAH制度试点,允许研发机构持有药品批文而不自建工厂。试点政策于2016年遴选首批实践企业,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生物医药产业生态。过去,本土研发机构常因缺乏生产设施与资金,在成果转化阶段面临困难,导致创新项目在后期被迫低价转让,业内称为“青苗困境”。CMO平台的确立,将产业链中的生产瓶颈转化为开放服务平台,使专注研发的中小企业能以可承受的成本获得国际标准的生产能力,推动在研新药跨越“最后一公里”实现市场转化。
三、政策体系持续完善,推动改革深化
国家层面的制度改革为该基地功能发挥奠定了基石。2015年启动的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试点,解绑了药品批文与生产资质的强制捆绑,为专业化分工扫清障碍。2016年底发布的《“十三五”生物产业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将“加速新药创制和产业化”、“推动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作为核心战略任务。地方层面积极配套实施细则,优化监管流程与服务,构筑起涵盖技术标准、监管体系、产业协同的全链条政策支持网络,持续释放制度红利。
四、引领产业能级跃升,强化区域竞争力
该基地的投产直接提升了上海乃至中国在全球生物医药产业中的地位。其运营不仅直接引入国际领先的生产管理经验,更通过技术溢出效应加速本土企业工艺升级。基地具备承接国际订单的能力,有助于国内企业参与全球创新药供应链。对张江科学城而言,该设施强化了从早期研发、临床研究到商业化生产的闭环生态体系,吸引更多国内外创新项目落地。同时,通过合同生产服务,显著降低了生物药初创企业的产业化门槛与风险,激发源头创新活力。
五、契合市场增长动能,塑造产业未来格局
中国生物医药产业正经历高速增长期,行业分析显示其年均复合增速稳定在20%左右,预计市场规模将很快突破千亿级。这种增长主要受居民健康需求提升、医保覆盖扩大、创新药审评加速等多重因素驱动。该基地在此时启用,精准对接了市场对高质量生物药产能的迫切需求。更深远的影响在于,它将重塑产业价值分配模式——国内研发机构不必再受制于生产短板,能够完整实现创新成果的市场价值;跨国企业则能借助该平台更高效服务中国市场。这种分工深化与合作升级,将推动中国从“制药大国”向“制药强国”转型进程,为全球生物医药发展贡献中国力量。
一、填补高端制造空白,树立行业新标杆
该基地的建设严格遵循国际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配备了国际一流水准的生物反应器、纯化系统及自动化控制平台。其核心价值在于弥补了国内在高端生物药物规模化生产领域的产能与技术缺口。基地设计采用模块化柔性生产理念,能够灵活适应单克隆抗体、重组蛋白等复杂生物药的多样化生产需求。通过引入国际先进的生产工艺与全过程质控体系,为中国市场及全球供应链提供符合欧美监管标准的高质量生物药产品,显著提升了本土高端生物制造的国际化水平。
二、CMO模式突破产业化瓶颈,激活创新生态
作为国内首批生物制药合同生产试点单位,该基地的运营模式创新具有里程碑意义。其核心机制与“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MAH)”制度形成深度协同。2015年起,国家在部分区域启动MAH制度试点,允许研发机构持有药品批文而不自建工厂。试点政策于2016年遴选首批实践企业,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生物医药产业生态。过去,本土研发机构常因缺乏生产设施与资金,在成果转化阶段面临困难,导致创新项目在后期被迫低价转让,业内称为“青苗困境”。CMO平台的确立,将产业链中的生产瓶颈转化为开放服务平台,使专注研发的中小企业能以可承受的成本获得国际标准的生产能力,推动在研新药跨越“最后一公里”实现市场转化。
三、政策体系持续完善,推动改革深化
国家层面的制度改革为该基地功能发挥奠定了基石。2015年启动的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试点,解绑了药品批文与生产资质的强制捆绑,为专业化分工扫清障碍。2016年底发布的《“十三五”生物产业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将“加速新药创制和产业化”、“推动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作为核心战略任务。地方层面积极配套实施细则,优化监管流程与服务,构筑起涵盖技术标准、监管体系、产业协同的全链条政策支持网络,持续释放制度红利。
四、引领产业能级跃升,强化区域竞争力
该基地的投产直接提升了上海乃至中国在全球生物医药产业中的地位。其运营不仅直接引入国际领先的生产管理经验,更通过技术溢出效应加速本土企业工艺升级。基地具备承接国际订单的能力,有助于国内企业参与全球创新药供应链。对张江科学城而言,该设施强化了从早期研发、临床研究到商业化生产的闭环生态体系,吸引更多国内外创新项目落地。同时,通过合同生产服务,显著降低了生物药初创企业的产业化门槛与风险,激发源头创新活力。
五、契合市场增长动能,塑造产业未来格局
中国生物医药产业正经历高速增长期,行业分析显示其年均复合增速稳定在20%左右,预计市场规模将很快突破千亿级。这种增长主要受居民健康需求提升、医保覆盖扩大、创新药审评加速等多重因素驱动。该基地在此时启用,精准对接了市场对高质量生物药产能的迫切需求。更深远的影响在于,它将重塑产业价值分配模式——国内研发机构不必再受制于生产短板,能够完整实现创新成果的市场价值;跨国企业则能借助该平台更高效服务中国市场。这种分工深化与合作升级,将推动中国从“制药大国”向“制药强国”转型进程,为全球生物医药发展贡献中国力量。
上海招商项目
更多项目
浦东二次创业招商引资优化行动加速实施
2025-08-31
浦东新区商会调研助推招商引资环境升级
2025-08-31
浦东新区以政务云升级赋能智慧城市建设
2025-08-31
松江牵动G60科创走廊招商引资新布局
2025-08-31
市西软件园青浦崛起筑就数字产业新高地
2025-08-31
青浦区招商引资成果丰硕开启发展新篇章
2025-08-31
上海自贸海关高效助企报关注册三日出证
2025-08-31
上海自贸区创新红利赋能招商引资新篇章
2025-08-31
上海自贸区打造全球航运资源配置新高地
2025-08-31
上海自贸区多措并举打造全球投资新高地
2025-08-31
上海自贸区金融租赁助力企业融资迈新阶
2025-08-31
上海自贸区聚能 外贸上半年两位数跃升
2025-08-31
上海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上海市崇明区长兴镇人民政府关于新凤翔公司西侧围墙修缮工程项目的批复
2025-03-14
崇明关于印发《东平镇镇属企业、民非组织负责人考核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
2025-02-25
上海黄浦关于明确黄浦江沿岸E06-1地块公共绿地设施接管单位的批复
2024-11-19
长宁关于同意上海长宁中山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收购上海菱腾置业有限公司的批复
2024-04-10
上海黄浦关于黄浦江沿岸E10单元E02-7地块公共绿地工程初步设计方案的批复
2024-03-28
长宁关于同意无偿划转上海长宁中山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股权的批复
2024-03-15
长宁关于同意上海长宁中山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增资的批复
2024-02-20
上海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上海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立即获取